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专题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海南古代民间独特的捐资助学现象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专题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9年09月0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海南古代民间独特的捐资助学现象

    海口市永兴镇陈球村的村门

    海口市永兴镇陈球村“太原境主庙”里的“育才宾兴”石碑

    海口市永兴镇博昌村王子科在祠堂前的“美彰盛传”宾兴碑旁

    “宾兴”,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助学行为,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家穷交不起学费,或没钱赶考的优秀学子,这一文化现象在海南尚有文物遗存,那就是海口市永兴镇两块清代光绪年间的“宾兴”碑刻。

    细读碑文,不但可以想见当年民间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义举,也足见当地村民培育人才的拳拳之心,以及对考取科举功名、荣耀乡里门户的迫切心愿。

    海南文史专家王俞春是羊山永兴镇人,曾提到在他的家乡有两座宾兴石碑,于是邀他同去寻访。

    “自古人才之兴,端由学校,学校之设,必有资助,而后可悠久焉。”

    集腋成裘,只为“育才宾兴”

    永兴镇陈球村的村门用清一色的火山石垒砌而成,门额上嵌着一块石刻牌匾,“运启文明”4个繁体楷字端庄大方,被漆得红红的,煞是显眼,落款为“道光元年十二月二十日”;门额背面也有一牌匾,上书“礼义淳风”4字,虬劲有力,但是没有落款。如以道光元年(1821年)为建村门的时间,迄今也有近200年的历史了。

    陈球村是王俞春母亲的娘家,一进村,上了年纪的人都认得他,免不了要寒暄一番。王俞春小时候就注意到了村口“太原境主庙”里所立的一座石碑,此次再访,已说不清是第几次看到了。

    碑额刻有“育才宾兴”,碑文除了几个字无法辨认之外,大体意思还是比较明了。“陈球庄育才宾兴序:自古人才之兴,端由学校,学校之设,必有资助,而后可悠久焉。我村自道光年间于丙午科,陈君绵标,以文才游泮,陈君奇俊,以武艺采芹,一时称盛,增光闾里。厥后寥寥无闻,正因学校未隆,宾兴未设,无以培后进育成材耳!”首先说明了立碑的原因。

    原来,陈球村在道光丙午年(1846年)的时候,还出过陈绵标、陈奇俊一文一武两位秀才,一时间声名远播,家里村里都很光彩。只是后来就没出什么人才了,有识之士认为这是学校教育不兴和助教机构未设的缘故。

    碑文还写到,原先村里还有一座“学宫”,年久而崩坏,1886年已集合村修造落成;光绪十三年(1887年),村里有人提出创立宾兴,并付诸行动,“爰集同人助捐义囊,共得制钱二十六千余”,这些钱将用于资助贫寒而优秀的学子入学和赶考,“因颜其名曰‘育才宾兴’,盖取养育人才之义也。”

    序文的末尾充满信心,认为创设了宾兴,就等于有了基础和根本,就不愁以后没有人才了。“根本既立,然后才可成、名可得,将见多士挺立,堪资栋梁之选,文人蔚起,足为邦国之光。”勒碑时间为“光绪十三年季夏”。

    “尝闻人文鹊起,科甲蝉联,胥由宾兴以养士,是宾兴之举由来尚矣。”

    “倾囊捐赀”,期待凤翔盛世

    祠堂,半掩半开的大门之内,是高过人头的茅草和灌木,而且密密麻麻的,无法进入。好在放牛回村的村民王子科,得知海南日报记者的来访目的后,硬是用脚踩出了一条弯曲的小道,记者尾随其后,终于在祠堂的屋檐下,看到了一座宾兴碑。

    碑上文字,字字清晰,字数比陈球村的要多,如何运作“宾兴”事业也更具体些。

    在碑额“美彰盛传”4字之下,便是正文——

    凤文宾兴序:尝闻人文鹊起,科甲蝉联,胥由宾兴以养士,是宾兴之举由来尚矣。溯我支祖惠爱公自宋肇基百仓,历元、明、清,子孙蕃衍,原建祠堂一座,可为先灵式凭,亦可为后人藏修耳,然有藏修而无斧资,何以培后人成大器乎?故由宋以来,未必无吐凤之才,未必无从龙之彦。第若学古者,限于家资鲜给;好观光者,阻于囊橐未充,是以未闻有士之三升也……即时出簿倾囊捐赀,统筹制钱一百七十六千,用权子母,将利息以为各项分给,俾讲求道德者有所帮资,踊跃功名者得其凭藉。有文中鸣凤之期,因名之曰“凤文宾兴”焉。由是文学日隆,文人辈出,如凤之翔于盛世,如凤之鸣于高岗,掇巍科,膺显秩,成公辅之器表,著作之才胥。

    碑文左侧还胪列了“创首”、“值事”和“协理”共22人的名字,只是落款处没有时间,但从文中的“岁辛未春”,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勒碑时间为同治十年,即1871年。

    文中的“权子母”出自《国语》,原意说的是古代国家铸钱,以重币为母,轻币为子,权衡它们的轻重而使用,有利于民,后来其最初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也被称作“权子母”。

    王俞春告诉记者,博昌村王氏宗亲正是用统筹到的捐款,放贷生利,循环经营,帮助那些“讲求道德者”和“踊跃功名者”。

    此外,碑文还透露出了博昌村原名“百仓”,“百仓”和“博昌”在羊山方言里发音相同,即使在海南话中,也是基本一致的。碑上还刻上了先后两笔捐款的数额,以及刻碑的具体开销,“财务公开”做得很好,这笔账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能稽考。

    “四庄共田三十四丁半。道光二十年,张方伯岳崧合绅民公置买。苗米在西一图一甲输纳。”

    “宾兴”事业,海南特有文化

    对宾兴文化颇有研究的王俞春说,除了永兴镇陈球村、博昌村这样以“教育基金会”形式存在过的宾兴文化现象外,很多村庄本着激励和支持本村、本族子弟读书,也通过捐款、捐田的方式,设立“宾兴田”、“宾兴坡”、“宾兴山”和“宾兴铺”,用以出租。

    前几年,王俞春还见过海口东山镇退休教师王树俊保存的一本特别的“账簿”,记录着民国初期东山几个甲的王姓宗亲,在东山墟共有的“宾兴铺”的设立原由和经营情况。

    其实,“宾兴”最初的意思与捐资助学毫无关系,“宾兴”二字最早见于《周礼》,“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完六德、六行和六艺后,乡大夫就会举荐贤能之人,并以饮酒之礼将他们作为宾客款待,然后再向君王献上他们的履历。

    后来,地方官员设宴招待参加乡试、会试的读书人,也叫做“宾兴”。明代的海南地方志提到,各府、州、县官府设宴迎送接待应举士人的费用,一般都向各县摊派。

    王俞春认为,查考山东、江苏、福建等多地的府志和县志,发现第二种意义的“宾兴”现象,在我国内地也很普遍,但捐资助学意义上的“宾兴”,则是目前所掌握的史料中海南所独有的;此种意义上的宾兴文化,可能在清代道光年间才出现。

    光绪《定安县志》记载,全县的宾兴田共有6庄,所需劳力四十三丁;最早的一庄是南薰庄田,八丁半,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由举人陈赞元、生员胡谟邀约绅民捐银900两购置。这是在海南志书中找到的最早的“宾兴田”记载,距今整整180年。

    7年后,海南“探花郎”张岳崧等人捐置更多,占去了全县总额的绝大多数。“四庄共田三十四丁半。道光二十年,张方伯岳崧合绅民公置买。苗米在西一图一甲输纳。”

    张岳崧一生热衷教育,在任职过的内地多省,不但兴建、修缮书院,还身体力行,捐俸助学。张岳崧在家乡带头捐钱购置宾兴田的1840年,已是这位琼州才子的暮年,却依然对教育爱心有加。两年后,他在家病逝,享年69岁。

    “宾兴”文化不但在琼北盛行,在其他地区也能看到其踪迹。如光绪二十年(1894年),昌化盐商韩永良就创建了“成德堂宾兴义学”,经费来源是成德堂的“盐息”,每年抽出30千文作为师生“膏火”,在今东方墩头、玉章和北黎3地轮流设教。

    (据《海南日报》 文\图 陈 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