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社会创新
   第12版:国际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专题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古代书院学田制及其启示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社会创新

第12版
国际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专题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古代书院学田制及其启示

    坐落于长沙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变迁,始终保持其文化教育功能

    寄托着人们对一代文豪苏轼敬意和对学问尊崇的东坡书院

    ■ 刘海燕

    教育的发展、继承和创新同样重要,中国古代教育遗留的宝藏异常丰富,其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书院的教育经验,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借鉴。古代书院产生于五代时期,历经元、明、清,其由盛而衰,曲折发展的历史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资料。目前,我国许多历史悠久的中小学甚至高等院校,都是由书院演化而来的,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书院制度,无论是成功或失误,其经验都是很有价值的。

    古代书院的学田制

    教育经费的筹措始终是关键,充足的经费使得学校得以维系发展的,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如此。曾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教授曾指出,社会民主化程度愈高,筹措大学办学经费的任务就愈益艰巨。也就是说要使高等教育获得使社会和公众完全满意的发展,集资、敛财,越来越具有技巧性和挑战性。

    在集资养学方面,中国古代书院有着很独特的经验。经费是维系书院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农业封建社会中,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田制”可以说是古代书院在集资养学方面的一大创举。

    东佳书堂是目前有记载的最早书院学田,南唐徐锴《陈氏书堂记》中说:“(东佳)为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四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这二十顷田,虽未冠以“学田”之名,但确有“学田”之实。中国在封建社会时的支柱就是小农经济,那个时候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大凡一个书院的开办,置学田是其首要任务,学田落实了,书院才有稳定的财源。娄性在《白鹿洞学田记》中说:“书院不可无田,无田是无院也”,“院有田则士集,而讲道者千载一时;院无田则士难以集,院随以废。”可见学田的作用之重要。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就很注意学田的建设,认为这是维持书院的“久远之计”。他制定了购置的计划,筹集了一部分购置田地的资金。

    许多书院都有自己的学田,据洪迈《容斋随笔》所载,南唐时庐山国学曾置学田数十顷,收取田租以支付学校的各项开支。书院学田数量是随书院大小而不很均等的,万历3年(1575年)白鹿洞书院有田二三百亩,岳麓书院在嘉庆19年(1540年)则有学田2222.9亩。

    学田的来源

    一是私家捐赠;二是地方政府划拨;三是皇帝的所谓御赐。在三种渠道中,私人捐赠尤为突出。由于传统的书院,大多数由私人所创,而为书院设置学田,是创建书院的连带工作。我们可以说,民众的捐助,是书院学田中最基本来源。官府的划拨,往往有赖于主政者个人的喜好和意愿,也就难免有“或作或辍”之弊,而民众的捐助,是书院学田最持久、最稳定的来源。书院从民间集资,或由个人出资,或由家族筹集,亦有由地方公众等集钱银、田地和房屋的,其中也有是由地方官史带头倡捐的。

    在中国现存的地方志或专门的书院志中,记载土地和银两的捐赠事例非常多。不仅除地方官绅、富庶人家,家境一般的普通百姓也有捐赠,当然,捐赠通常是有组织的。西北地区方志中有一则有趣的记载:一位县太爷上任后,为兴建书院,曾连续三天宴请地方土绅,直到他们愿掏腰包为止。有的地方官员带头兴学,将自己的部分信奉甚至变卖夫人的首饰钗簪捐献出来。

    学田收入的管理

    书院是一个教育机构,但又不是完全意义的纯消费性的机构,又是一个兼有经营性质的经济实体。书院本身的经济活动,是维持书院生存的必要手段。书院经费的经常维持是依靠学田,学田出租便是书院最主要的经营活动。学田出租的形式各地是不一样的,各个时期也不一样的。清代岳麓书院的学田大都“登载在书院户头之下,但书院并不直接经营,一般来讲,学田都分散在各地,如宁乡县有三处,计250亩,长沙县19处计552亩等。租谷由各官府代为‘经理’授受,由善化县碾成米后连同每个月的膏火银一起发放到书院”。这是一种间接经营。清代白鹿洞书院学田租佃的情况则是另外二种形式,其一是把他们直接租给佃户,第二,由二地主承佃转租,实际上第二种人租佃了学田的90%左右。从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的经营情况看,它们的学田都不是直接经营的,而是间接经营的,前者依靠官府,后者主要靠二地主的承佃转租,这种做法的原因虽各有异,但怕麻烦,“儒士不善理财”可能是其共同的原因。

    公众兴办的书院中,一般都会推举若干经理人员轮流值年负责,掌管办学经费,修缮院舍,购置器具,聘任山长,并与山长共同商办书院大事。很多书院吸收年长学徒参加书院管理,担任堂长、斋长、管干、经长、引赞等职事,管理风纪、经济、迎宾、祭祀图书、作息等事务。有时学徒还参与了书院志的编校、院田的清查、田租的征收工作。公众代表负责管理,既能反映地方公众的要求,亦可发挥其办学积极性,对书院资金筹集、院舍建设、院产保管,学徒教育都能起作用。这种管理方式也使书院组织比较紧凑简单,教学行政人员很少,例如,白鹿洞书院通常就只把管理人员维持在15人左右。这种简单的机构,比较容易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一般行政费用开支较少,而学生参加管理,既实行了民主管理,也让学生得到一些津贴,以改善生活。

    学田的收入有的用来修复或扩大旧书院,有的甚至用来新建书院,余者存入钱庄生息,供师生膏火、奖励及其它开支。有的书院学田(如岳麓书院)包括若干种类,如供书院吃的叫“食田”,供祭祀用的叫“祭田”,有的院长专门设有“食米田”。此外还有奖赏田、旅资田等,但不一定专款专用。

    在集资养学方面最成功的范例之一是岳麓书院,它自北宋开宝9年(公元976年)创建以来,一直是全国著名的书院之一。它拥有从岳麓山脚到湘江边广阔而肥沃的学田,整个岳麓山实际上属于它的管辖。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书院改学堂后的20世纪50年代,而此前租种书院学田的农民,在新中国建立后才脱离与书院的关系。据《岳麓书院志》等资料记载,该院宋代有学田50顷;明代有学田222.9亩;另有水塘,湖坝等41处,以及可供出租的许多屋基、茶园等;清代也还有学田1595.5亩,另有数千两白银存商生息。上述资料还说明,当时90%以上的收入都用于教学,行政管理开支不及l0%。

    对民办学校的启示

    书院经济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长期关注与支撑,学田的来源渠道多元;学田的经营多样合理,地方官员以身作则关心学田的置办,监督学田收入的使用;书院机构简单,行政开支较少;学田经费收支条文明晰,便于监督。书院学田制的这些成功做法,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整理的,对于目前我国举步为艰的民办教育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民办学校应该给自己正确定位。所谓“民办”,即社会力量办学,它的优势是办学方式多样化和可选择性。体现在专业设置、教师聘任、招生就业、课程教学、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比较灵活,适应性社会需求,既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元化的需求。

    其次,民办教育应该树立“成本”和“效益”观念,积极推进教育产业,成为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典范。目前我国民办学校经费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学费收入;社会捐资、投资、集资;政府补贴等。学费作为民办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个正常现象,然而目前多数民办学校所收的学费只能满足日常经费支出,不能形成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社会捐资、投资、集资就非常有必要。例如可以由企业投资办学,采取基金制,即企业建立教育发展基金,支持学校办学;有的是建立教育产业集团,企业直接进入教育领域,产学合作,“以产养学”,进而“以学养学”。股份制学校则有效利用了社会闲散资金,调动社会各方面关心教育、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民办高校应该树立“大教育”观,充分利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来为教育服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少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使教育步入良性循环。

    最后,从长远来说,政府对民办学校,应该是民办公助。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资助主要通过对学校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财务的监管,调控资金流向,提高民办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中介组织的作用,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等评估,颁发质量合格证书和学校认可资格证书,并实行不同等级不同收费办法以鼓励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同时选取部分有较强办学实力、有较强办学特色、有较大影响的民办高校,通过政府拨款扶助,鼓励他们发展。

    (据《科技创新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