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王勇 7月2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 一个为7个省份10个县的教育局局长、学校校长进行培训的培训班正式开班。让人意外的是,开班仪式上,坐在第一排中间的是两个小学生,出席的领导则陪在了两边。 “我们的项目坚持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今天两个孩子坐在中间,因为他们的利益最大。”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汪文斌表示。 汪文斌提到的项目是基金会的“伊利方舟”项目,一个为儿童安全、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的公益项目。而此次启动的正是项目第七期总结交流暨第八期启动培训班。 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机构、项目当然应该坚持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能让参与的孩子坐在前排中央的又有几家机构几个项目呢?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学校想要进行安全教育该从哪儿着手呢?作为家长,有能力有方法考察学校安全、和孩子一起进行安全实践吗? 儿童安全涉及方方面面,该如何查找安全隐患、提出应对措施、进行防范教育并进行监管? 行动指南来了 如果有一套指南,能够一一对照去检查、完善校园的安全情况,儿童安全自然就不会停留在口头上了。然而,现有的教育体系内并没有这样的指南。 “很多时候,我们的儿童安全工作还是一种‘抚摸’,不是‘扎针’,既没有‘扎到穴位’,也没有‘针’。”汪文斌表示。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伊利方舟”项目拿出了一套指南,这就是《方舟全息图》。 “《方舟全息图》就是一个诊断图,给校园安全看病。只有看出病在哪里,学校才能组织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障孩子的安全。”汪文斌表示。 《方舟全息图》囊括了对校园周边安全、校内外交通安全、校园设施安全、教学活动与管理安全、师生身心健康、校园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校园保卫安全、校园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假期安全等十个版块的评价指标。 每个版块都列出了具体的安全隐患类型、应对措施、防范教育内容、监管制度等四个维度的内容,并设置了评分标准。 其中自然灾害的应对,就列出了5项应对措施、2种防范教育形式、6项监管制度。 “对照《方舟全息图》,我们查找了安全隐患,还按照指导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河北省大名县马头小学校长朱建锋表示。 “平时学校校长抓安全都是讲的多,认为讲了就是抓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安全工作靠讲是不会完全做好的,必须去抓一些实在的东西。抓什么呢,《方舟全息图》给了全面的回答。”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中心学校副校长李增民强调。 《方舟全息图》出炉记 如此实用的《方舟全息图》是怎样出炉的呢?这离不开“伊利方舟”项目对儿童安全工作的长期坚持。 “伊利方舟”项目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内蒙古伊利集团设立于2012年,一直通过集中培训、实地回访、物资捐赠、创新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支持各地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和治理工作。 “一个社会孩子的安全都保证不了,遑论其他。”汪文斌强调,“我们要通过项目实施保证儿童的安全,促进他们的成长,最终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据项目官员何悦悦介绍,2012年到2015年,项目开展了全国性的儿童安全教育培训,并资助各地学校开展安全教育。2016年开始,为了帮助学校形成自主、可持续的儿童安全教育模式,项目开始研发“方舟全息图”。 “我们依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基金会自身的优势,邀请了专家和学者,在总结前期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方舟全息图1.0版。”汪文斌表示。 为了使方舟全息图更接地气、更实用,在“伊利方舟”第六期儿童安全专题研修班上,项目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以及专家学者一起对方舟全息图进行了修订。 “要让儿童乐用、老师能用、学校愿用、条件可用,必须和学校、老师一起不断磨合。”汪文斌表示。 在结合“伊利方舟”实施学校的实践反馈之后,项目正式推出了方舟全息图2.0版。 打造“安全生态校” 当然,有了方舟全息图并不等于学校就会自动变得安全。为此,项目提出了在方舟全息图指导下,建设安全生态校的要求。 学校根据方舟全息图梳理出安全短板、弱项和缺漏,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把学校的所有的因素、条件和资源进行优化,将人、财、物、技能、群体、个体、家庭统筹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机制,让学校成为一个有机的安全生态系统,这就是安全生态校。 怎样才能让学校积极参与呢?“我们采用了以公益撬动体制的方式,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保障工作的落实。”汪文斌表示。 而在实践中,这一工作也受到了地方教育部门的欢迎。 “2018年,我县开始实施‘伊利方舟’公益项目,以‘伊利方舟’安全理念,在19个小学积极开展安全生态校建设工作,并将创建‘生态校园’纳入我县学校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中。”大名县教体局副局长袁玉玲表示。 道真县则将项目纳入到了学校的年终考核中,根据考核情况还发放了“伊利方舟”补助经费122000元。 有了工具,还要让学校学会使用工具。为了让学校真正能够懂得如何去做,项目设计了四级培训机制。 每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培训,重点培训教育系统的领导、学校的校长等。培训合格的他们成为项目的“安全导航师”。项目会把所有培训的材料完整的给到他们,再开展县、乡、校的三级培训。 除此之外,项目组还会开展送教回访、观摩互动等活动,以强化“伊利方舟”实施的末端神经和指尖功能。 “在接受培训之后,我们充分利用了项目提供的安全大礼包,开展了各项安全行动,现在隐患越来越少了。”朱建锋强调。 “以前学校也开展安全教育,但很多时候会流于形式,孩子、家长印象都不深刻。现在学校的活动才是切切实实开展了,我们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大名县北关小学学生家长马秀景表示。 学校的安全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宣讲,“比起平时枯燥的课堂,安全课更好玩,让我更加兴奋。”内蒙古克一河小学三年级的李禹博表示。 目前,“伊利方舟”项目已经建立了309所“安全生态校”,培养了300多名儿童安全导航师,通过回访、培训、演练、活动,使得全国20多万名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得到了提升,安全健康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今年“伊利方舟”的实施县从之前的8个扩大到10个。 实施“七彩帆”行动 在建设安全生态校的同时,为了让家长也参与进来,2018年春节期间,项目还设计实施了“七彩帆”行动。“儿童安全,不能少了任何一个孩子,也不能缺席社会任何一个方面。”汪文斌强调。 行动通过发放、组装七彩风车,完成任务的形式让学校、学生、家长都参与进来。项目赋予黄、绿、紫、橙、红、蓝、粉七种颜色的帆叶不同的寓意,同时在每种颜色的叶片上还分别设置了小任务。 比如,橙色代表“团圆”,任务设置是拍一张带风车的全家福,再想想为爱你的人做哪几件事。 “我们把‘七彩帆’活动中的视频、图片发到了各班的家长群,很多在外打工的家长看到了在春节期间都回到了家乡。”朱建锋表示,“这是送给我们农村留守儿童最好的节日礼物。” 大名县制作了《爸爸妈妈 回家过年》公益宣传片。视频中,家长们手拿“亲爱的宝贝,我也想你,我答应你,今年回家过年”的牌子,让人感动不已。 据汪文斌介绍,活动共发放了28万个纸质风车,电子风车点击量达170多万人次,参与者覆盖了200多个地市。 “活动打通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成为链接师、生、亲的桥梁。指导家长学会在春节团聚期间以正确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像专家一样爱孩子。”汪文斌强调。 更多学校更多孩子更多未来 随着安全生态校的不断建设,项目对儿童安全的关注领域也越来越宽。 在调研中,基金会发现很多学校的学生中餐单调、搭配十分不科学,为了让学生吃得安全营养,从2018年秋季开始,基金会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组织专家研发了“健康食谱”。 目前,健康食谱已经在大名县50所小学推开使用,惠及学生2.4万人。 与此同时,安全生态校们在按照项目要求开展工作之外,也在探索新的工作方式。 今年5月8日,大名县举办了以《防溺水宣讲,助方舟远航》为主题的大型网络直播活动,全县约16万师生通过网络直播收听收看,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7万余人通过手机观看了现场直播。 “这不是伊利方舟项目的活动,但大名县是以‘方舟’的名义开展的,显示出‘伊利方舟’项目的安全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汪文斌强调。 “伊利方舟”已经形成了“爱心企业捐赠、公益组织实施、地方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助力、布点学校组织、家庭社区联动、全体儿童受益”的项目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成长起来了。 2018年10月秋天,内蒙古克一河小学十几名同学,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来到了河北大名县实验小学,这两个“伊利方舟”安全生态校的孩子们,在方舟安全理念的指引下,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学安全”。 “让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发现自己、认知自己、保护自己、挑战自己。”克一河小学副校长王洪艳强调。 这正是“伊利方舟”的理念,不仅讲“安全”,更多的是意识的培养、能力的提升、全方位的成长,让孩子们有不怕风险的勇气,有不惧困难的信心,有笑对未来、拥有梦想的资本。 “专业、专门、专注,让我们的项目能够贯彻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一直走下来。”汪文斌表示。 6年的探索,通过“伊利方舟”项目,基金会已经为儿童安全织了一张严密紧实的“全域网”,架起了一座连接家、校、社、师、生、亲的“立交桥”,铺就了一条社会各界助力的“宽航道”。 “我们用了六年时间来孕育这一项目,现在是‘杨家有女初长成’了。”汪文斌在培训班上动情地表示,他强调下一步要把项目做到大而强、深而透、新而优,推向社会、推向全国,让更多孩子受益。 据汪文斌介绍,项目将指引各个生态校,把他们的活动和做法进行精选、总结、提炼,汇编成“伊利方舟安全生态校案例集”,以让全国更多的乡村小学,共享伊利方舟的成果。 “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打造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儿童安全公益品牌。”汪文斌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