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国际
   第16版:公益慈善传统
社区设慈善捐赠点
居民在家门口做公益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国际

第16版
公益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9年07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社区设慈善捐赠点
居民在家门口做公益

    素社街学生为关爱老人的宣传“打卡”

    在2019年广州社工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广州市民政局为全市11个区24个试点镇(街)颁发了广州市慈善捐赠站点牌匾。截至今年6月,广州已有11个区26个试点镇(街)获慈善捐赠站点牌匾。

    慈善捐赠站点承担起了社区慈善捐赠功能,成为社区居民群众参与慈善活动、衔接慈善资源的服务平台。这也意味着,依托社工站设立的慈善捐赠站点将进一步衔接更多的社会资源服务社区居民。

    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社工站,正是其中一个慈善捐赠站点。每一周,部分困境妇女和居民会来到金沙街社工站,在社工或资深志愿者的带动下学习和实践一些“小技能”,而生产出来的天然香皂和布料手工品摆满了展柜。

    如今,金沙街社工站已经开始了慈善捐赠站点的美好设想。有热心慈善的企业家表示愿意帮助义卖这些产品,让这些产品产生更大的社区价值。金沙街社工站的社工阿Ben说:“金沙街慈善捐赠站点恰恰为这些慈善新想法提供了可能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这里的慈善互助精神。”

    将社区互助转化为慈善氛围

    在金沙洲岛上,金沙街新社区是广州市较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早在2011年,白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便开始负责运营和管理位于金沙街新社区的社工服务站,为残疾人、青少年、家庭、长者、义工等群体居民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如何使居住在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困难群体,从社工站获得社会资源支持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是金沙街社工站的一大重点工作。社工阿Ben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社区慈善的潜力。”

    “之前的一次中秋节,广东狮子会蓝天服务队在金沙洲滨江举办了一场慈善晚宴。”一位社工回忆道,很多社区困境长者的中秋都是一个人守着四面墙过,没人陪伴,比较孤单,且居家环境较差。那次晚宴通过广东狮子会蓝天服务队这一慈善团体和一些爱心企业的支持,邀请了金沙街辖内100名低保、低收户共度佳节,好不热闹。原来,晚宴剩余的席位均按每人150元的餐费向社区街坊开放名额。

    “当时这些‘报名费’都是用于慈善用途,为辖内有需求的贫困独居长者提供探访、应急陪诊及送餐照料服务,同时还为社区独居长者进行房屋修葺。”阿Ben也参与了那次慈善晚宴,对街坊们的参与热情颇为惊讶,“名额发出来,没过多久便‘抢’完了,而且大家还在晚宴上共捐了3万元。”

    慈善资源的融入,不仅仅带来了热闹。据了解,金沙街社工站的运营需要不少成本支出,爱心企业、各类公益慈善大赛的支持为金沙街社区开展困境家庭扶助提供了帮助。

    社工畅晓倩说:“我们每周会找一天开展包装、缝纫、布料创作的技能培训,来自社会的爱心资金都会用在请导师或购买原料上。”她回忆道,不少街坊都成了缝纫或天然皂制作的“小高手”。

    如果有活动需求,街坊们可以不到一个星期里做出上百个节日袜。而更多时候,这些产品被作为手工艺品由街坊们拿到集市上销售,补贴家用。邻里有难时,大家也会及时掏钱,伸出援手。

    此前,新社区便有一个单亲妈妈家庭,一家三人,只有奶奶、妈妈、女儿。“当时妈妈经常说丧气话,也经常求助。有一次家里的奶奶重症需要及时做手术,更是陷入了绝望。”很多街坊和社会人士得知后,伸出援手,令这家人筹到了手术费用,还得到了不少生活必需品。

    后来,这位妈妈在社工站的邀请下成为妇女志愿者,学习缝纫等技术。“以前她愁眉苦脸,现在则积极了很多,还和大家打成一片,经常做志愿者,孩子也顺利上幼儿园了。”社工阿Ben对此感慨颇深,社区里有慈善的“种子”,慈善捐赠站点的落地给社区带来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金沙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居委会通过开展慈善宣传活动,发动社区广大居民参与慈善工作。在保障性住房小区,社区居委会可以联合社工站,组织辖区困难家庭制作手工作品作为慈善义卖品,所得款项定向捐赠给慈善项目,营造‘人人慈善为人人’的氛围。”

    线下项目激活社区捐赠热情

    在广州市海珠区的素社街中,慈善正成为社区中平常的一部分。在这里,一栋栋五六层高的老房子密集矗立。

    已经77岁的黄伯就住在素社街其中一栋老房子的3楼。下楼喝早茶、逛公园、到市场挑菜买菜……过往,这些和老伴、街坊朋友一起的时间,构成了他和老街坊们丰富的每一天。然而,一次轻微中风后,那二三十级阶梯突然成了黄伯和外面世界接触的最大障碍。

    黄伯由于那次轻微中风的原因,腿脚无力,在家里踱步一会儿都觉得吃力,连去医院复诊也要等住在附近的儿子过来搀扶下楼。他也曾试过自己下两级楼梯,然而旧楼房的石楼梯没有扶手,光秃秃的墙面没有一处可以借力。“当时差点摔倒,不敢再尝试了。”黄伯说,这件事不敢告诉儿子和老伴,也不想再麻烦身边的人。

    后来,他习惯了踱几步站到三楼的窗口边,出神地看着楼下小公园或在下棋、或在谈天说地的老友,自己一个人,却显得格外安静。那连拐几道弯的二三十级阶梯,将他的乐趣隔离开来。

    “不仅仅是黄伯,‘可以自己下楼’其实也是很多旧楼房里高龄老人的愿望。”素社街社工站于2018年7月由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其社工站主任林琳说,素社街60岁以上老人约占常住总人口23%,是典型的老城区街道,“这里有大片不适合加装电梯的旧式楼梯房,容易导致社区内长者上下楼梯不便,甚至发生跌倒的事故。”

    “对老人来说,加装扶手是一个很实际的解决方案。”林琳透露,2018年8月,素社街决定对于市、区改造项目以外的165栋289个老旧楼道用1年左右时间分批加装扶手,方便社区老人出行,实现老人们“可以不受身体机能下降的影响,安全上下楼,自由地出行、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愿望。

    她透露,当时首批26个老旧楼道住户对加装扶手的同意率达84.5%。然而,安装扶手的钱从哪里来成了一个关键问题。每一栋楼需要50~60米扶手,平均需要花费5000元安装。当时素社街社工站就决定通过筹集社会资源为长者居住集中的老旧楼房加装扶手,并将项目上线到广益联募平台上。

    5000元一栋楼,对不少街坊来说是不菲的捐赠支出。然而,素社街在项目介绍上颇为“接地气”—“每筹集95元,我们就可以为长者配置一米扶手”,掀起不小的慈善热潮。

    为了让街坊参与到加装扶手的公益慈善项目中,林琳等社工设计了不少新颖的“慈善+”活动。她回忆道,2018年12月,素社街就开展了一场“慈善登高”—“为阿公阿婆加扶手爬楼体验活动”。

    那一天,社区亲子家庭、青少年团队、企业员工都来到现场,通过负重模拟长者爬楼梯体验。当完成负重爬升6栋楼的任务,一个社区少年感慨,“听社工说可能会迈不开步子,体验过后才明白年轻人走一步真的等于老人走两步,腿脚不那么利索了。”

    林琳还记得,那一天是很多人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老人爬楼下楼的难处。“大家就意识到了扶手真的很重要,很多人都在转发广益联募平台上的二维码。”林琳半开玩笑道,结果活动结束,大家打开广益联募平台的捐款记录一看,“从9.9元到几十元不等,多了很多街坊捐的零碎钱”。

    “这些项目需要不断的线下活动来激发街坊们的捐赠热情。”林琳透露,从这个别致的“慈善登高”开始,素社街还在社会各方的支持和组织下开展了“捐利是送祝福”“己亥春茗慈善拍卖”等活动,均筹到了逾1万元善款。

    不仅仅是社区街坊贡献了不少的爱心资源,林琳表示,在安装扶手这一项目上,素社街的企业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她解释道,为了募集更多的社会资源,素社街组建了“素社家园共建联盟”,得到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海珠分公司、北京观韬中茂(广州)律师事务所、广州粤资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陆加壹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美好家园养老集团、广东省唯品会基金会等的支持。

    林琳透露,目前素社街已完成老旧楼道加装扶手约64个,为居住的老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获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慈善捐赠站点未来或向全市铺开

    如今,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慈善之城”和实施“社工+”战略的决策部署,促进全市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5月,广州市民政局印发了《广州市实施“社工+慈善”战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该《方案》明确,将充分发挥街道(镇)社工站的平台作用,设立慈善捐赠站点,通过发动镇(街道)、村(居)、慈善组织、社工机构、志愿(义工)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等力量,设立社区慈善基金,衔接社会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着力打造“社工+慈善”战略可持续发展样本,推动社区治理改革创新。

    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段鹏飞表示,社工能够帮助推动社会治理和社区参与,同时衔接更多资源,而在调动公众参与公益慈善方面,也同样具备天然的优势。“在社工站内设立慈善捐赠站点,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做公益。今后依托广州市慈善会,或许还将打造线上参与平台,形成精准公益扶贫帮扶机制,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社会支持。”他说。

    不少社工站对慈善捐赠站点的未来颇为看好。包括金沙街和素社街社工站的负责人均表示,慈善捐赠站点提供了一个社区爱心人士、团体、企业以及机构奉献爱心的途径,更好地针对社区街坊开展社区服务。

    而在具体落地方面,白云恒福社会工作社总监助理李剑锋认为,其实很多社区原居民都有社区互助的习惯,而一些本地企业也会力所能及地希望有渠道回馈社区。但在过去,这些互助的故事往往需要一个不好的事来触动,他说:“在我看来,这样只是说明大家有这个心,整个社区有慈善氛围的基础,但要形成慈善氛围还需要努力。”

    素社街社工站主任林琳分享道,在筹集善款方面,其实企业还是主力军,但居民在物资捐赠方面有不少的发展空间,因为很多街坊透露自己有不用的东西,但还很新,希望拿去捐赠,而慈善捐赠站点恰好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据《善城》杂志)

    ■ 苏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