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假肢是肢体残疾人最重要的辅助装置之一,可以帮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那么假肢是如何制作的?肢体残疾人怎样才能获得资助、安装假肢? 7月中旬,《公益时报》记者跟随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假肢矫形适配救助项目执行团队赴青海为当地残疾人适配假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了解。 个性化适配 7月10日上午,青海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适配服务部,55岁的赵长青终于见到了专程来为自己适配假肢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假肢矫形部主任刘劲松。 少年时因不慎被火车碾压到腿部导致左侧小腿截肢的赵长青安装假肢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一直没有更换。为了减少磨损,赵长青只好用一层层的布包在左腿剩余的地方,再穿戴假肢。 刘劲松仔细检查了赵长青左侧残肢的情况。“小腿部分剩余的太少,不容易用力,比较难带动假肢,末端也不太能负重。比我之前了解的要复杂。”刘劲松表示。 经过会商,刘劲松团队决定为赵长青装配左侧跪式小腿假肢。 据刘劲松介绍,像赵长青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每一个肢体残疾人的肢残状况都不一样,并没有通用的标准型号假肢可以使用,需要个性化适配。 因此,一般来说,假肢适配需要经过以下一些步骤: 首先,要进行残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残肢长度、残肢关节活动度、残肢是否有挛缩、残肢肌力、残肢膝关节稳定性、残肢软组织情况、残肢伤口愈合情况、残肢疤痕情况、疤痕是否有粘连、残肢末端软组、残肢末端承重性、残肢皮肤敏感性、残肢表面温度等。 其次,制作假肢。具体步骤如下:通过石膏绷带取阴型——根据阴型制作阳型——根据阳型制作内衬套——用树脂、板材等材料制作接受腔——接受腔、关节、脚板等对线组装——试样——成品。 “因为每个残疾人的情况不同,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细节调整。”刘劲松强调。 再次,康复训练。装上假肢的残疾人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康复训练熟悉假肢的使用。“穿过假肢的大概要两个星期,没穿过的要一个月以上。”刘劲松表示。 社会力量参与 据刘劲松介绍,由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相应的费用也比较高,很多残疾人并不能进行这样的个性化假肢适配。赵长青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得益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假肢矫形适配救助项目的开展。 “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大病救助类的公益项目中几乎没有康复领域的。与此同时,我国有肢体残疾人2472万人,假肢适配的需求特别大。作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我们在这一领域是有优势的,于是我们就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一起探讨推出了假肢矫形适配救助项目。”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宣传活动部副部长常达表示。 项目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执行,通过全国各省区市康复中心、社区为网络,筛选贫困肢体患者进行假肢矫形适配手术,并通过后期专业康复训练,让其具有基本劳动能力,具有生活独立性。 据刘劲松介绍,一般来说,项目坚持为家庭贫困的残疾人提供帮助,他说:“孩子优先,家里的顶梁柱优先,技术上要求更高,在地方做不了的优先。” 救助对象可以到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来进行适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也会根据情况到地方进行适配。“一方面减轻患者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与当地的技术人员交流,促进地方假肢适配的水平。”刘劲松表示。 据常达介绍,项目自2016年开展,至今已实施4年,通过网络募款超过1000万元。 2019年项目专家组计划深入西藏、宁夏、青海等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救助筛查工作,目标在以上地区救助48名患者。 此次在青海地区开展的项目救助工作开始于三个月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假肢矫形部和青海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一起开展了受助患者的筛查工作,共筛查出受助患者13人。 在相关申请材料得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审批通过后,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派出专家组,为患者实地进行检查、测量取型、制作、适配调整、训练指导等工作,计划利用3至4周的时间,完成13位受助患者(17具假肢)的装配工作。 融入社会发展 尽管目前通过项目装配完假肢的残疾人的规模还不是太大,但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有了假肢,残疾人可以和平常人一样工作,甚至创业。独腿快递小哥李洪军便是其中之一。 1985年出生的李洪军,4岁时母亲过世,是舅舅把他抚养成人。小学没毕业,李洪军便踏上社会。17岁时因为工地上的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腿。手术之后,李洪军回到初中继续学习,初中毕业的时候已经20岁了。 毕业之后,李洪军当过工人、做过残疾人艺术团演员、开过报刊亭、送过快递。送快递的那段日子,对李洪军来说显得十分艰难。“主要是行动不方便,动作慢很多,”他最怕的是送大件货物,因为腿脚不便一个人搬不动。 2017年,获得假肢矫形适配救助项目救助的李洪军来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派出有骨科医生、假肢工程师、康复治疗师等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其进行会诊,并讨论制定配置方案,最终为他适配了假肢。 经过几周的康复训练,包括简单的负重、重心转移、杠内行走、杠外行走、上下楼梯、上下破、室外复杂路面行走等,李洪军终于一步步地从不会使用假肢到可以拄单拐行走再到最后可以不用拄拐行走。 有了假肢的帮助,李洪军更有自信心了。刚开始送快递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家快递门店。2018年“双11”,李洪军和朋友合伙的快递驿站终于开业了。 人才培养是大问题 假肢矫形适配救助在残疾人救助、脱贫攻坚等领域的作用无疑是十分重大的,但目前要大规模推广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经费问题待解。与先心病、白血病等大病相比,假肢适配的紧迫性并没有那么强,在互联网公开募捐时比较难募集资金的,推出此类项目的慈善组织很少。仅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一家能解决的问题有限。 “我们希望把这一项目打造成一个品牌,通过募捐建立一个救助的资金池。”常达表示。 第二,专业人才、设备不足。如前所述,假肢适配需要一个一个去处理,“相当于成衣与定制的区别。”刘劲松表示,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我国的假肢矫形师十分稀少,培养的机构也很少。 据刘劲松介绍,德国八千万人口就有2000多家假肢矫形机构,而我国甚至部分省一级都没有专门的假肢矫形室。 “我们到地方执行项目的时候材料都是自带的,会借用地方的设备,但不少地方的技术可及性不够,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地开发。尽管如此,要求是一样的,我们强调工作人员要有工匠精神。”刘劲松强调。 ■ 本报记者 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