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国际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需要新动力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国际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需要新动力

    5月30日,“新动力“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公益主题论坛在京举行

    ■ 本报记者 王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社区养老和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决定对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加大税费优惠政策支持。

    这一举措是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巨大助力,为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但养老服务机构依然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谁来提供养老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情况报告》显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63万,若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而目前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服务人员不足50万人,持证人员不足2万人,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培训机构、大学职业教育能不能往养老领域输入大量的人才实际上是关系到整个养老产业能不能往前走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强调。

    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需要新思路新动力。5月30日,“新动力“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公益主题论坛在京举行,来自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养老机构等的嘉宾就此进行了研讨。

    高职、高专是绝对主体

    5月30日,“新动力”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公益主题论坛在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女性是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主要性别构成,占比超75%。而高职、高专等职业化教育是我国养老服务高等教育的绝对主体,占比近90%。在这其中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护理等是目前养老服务高等教育主要相关专业。

    目前年收入8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是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家庭背景,其中农村户籍学生占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生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这份调查与几年前相比体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比如有超过7成的大学生考虑到养老行业发展的前景而选择就业。同时家庭支持的比例也有令人欣喜的变化,至少有过半家庭持中立或支持的态度。有超过7成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表态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但这也取决于学校的教学以及实习机会的提供。”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成绯绯表示。

    报告显示,健康管理、康复护理、行政管理是我国大学生愿意从事的养老服务工作前三大类型,偏向专业化。而3001元-7000元是超七成我国大学生期待的养老服务工作税前薪资水平。

    学生培养规模极为不足

    尽管受调查的大学生显示出积极的变化,但实际上,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按照目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我国难以满足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失能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

    报告显示,我国养老服务类相关专业教育仍然集中分布在一些高职和高专院校之中,而普通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教育层次非常稀少。

    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院校最多的养老服务类专业)为例,在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全国目前共有181所院校开设,几乎全部都是高职或高专院校,而且这些院校大多都在2015年之后才设立该专业。

    “这些学校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招生困难。按照1000多万的需求,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培养,才能满足现在老年人服务的需求。”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王建民表示。

    不仅如此,报告显示,越临近毕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从事本行业工作的意愿越小,随着升入高年级,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则持续降低。这是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实施1+X证书制度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才能够扩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让更多人投入养老服务业呢?

    “‘职教20条’的改革已经注意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明确提出要在学前、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打通中高职衔接,扩大招生规模,从培养人才数量上加大供给。另一个即是最具亮点的‘1+X’试点,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旨在让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符合并满足行业用人需求、企业用人条件,从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进行提升。”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张明亮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作为首批老年护理1+X培训评价组织试点单位,已经开始在国内相关院校启动探索。

    张明亮提到的“职教20条”是指2019年初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5月29日至30日,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培训会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在培训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提出,各院校要做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衔接,优化课程设置,将培训内容及考核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意味着非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获取养老服务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养老服务人才。

    社会力量带来新动力

    怎样才能让更多学生了解并愿意学习养老服务知识技能并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呢?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动力。

    在摩根大通的资助下,2015年,慈爱嘉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实施了新动力中国养老护理人才公益培训项目。

    “当时养老服务发展并未像如今这样广泛关注,养老两个字刚刚成为社会热点。但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却已经是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如果一个年轻人将养老作为自己的首要职业选择,这是非常少见的。”慈爱嘉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新动力项目组负责人刁文表示。

    刁文表示:“让非优势大学生通过宣讲和培训最终能够选择进入养老服务行业,解决自身就业发展困境的同时,满足中国老龄化人才供给严重缺乏的矛盾。这是新动力中国养老护理人才公益培训项目发起的初心。”

    新动力核心培训内容涉及养老服务行业发展、为老服务沟通、居家康复护理知识、认知障碍认知、康复体育、中医基础技能、社区活动等10余项市场急需的内容模块。

    带着这些宣讲与培训内容组合,项目组走进多所高校(其中很多并不是养老服务专业)。据刁文介绍,截至目前,已有844名非优势大学生参加了2-3天的新动力项目主题培训,有768名学生进入养老服务相关单位实习,共计有610余名学生最终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就业,成为行业发展新动力。

    “我的老家在甘肃一个不太发达的地区,我肯定无法在那里实现自己的追求,可对于自己所学的养老服务,我实在又无法鼓足勇气选择进入。就在这时,学校请来了新动力项目组。”小武对当时所参与的宣讲和课程内容早已记不清,但她清楚地记得项目组老师对养老服务发展的全景描述,激发了她试一试的决心。从2015年至今,小武从照护员、培训助理一路成长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站长。

    项目受益学生专业分布涉及老年服务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护理、中医、家政、社工等十余项。“部分高校已经将新动力项目培训的内容和课程,作为了学分,纳入了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这个是我们非常期待看见的结果。”摩根大通环球慈善亚太区总监徐丹表示。

    “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紧紧抓住职业教育改革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不遗余力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就能够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养老服务人才,为创造广大老年人幸福美好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张明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