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年检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用“时间银行”养老,看上去很美
《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用“时间银行”养老,看上去很美

    民政部日前对人大代表在全国推广“时间银行”的建议答复称,已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突破,建立能够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时间银行”的推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实际上,在今年的宁波市两会上,同样有政协委员对“时间银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颇受追捧的“时间银行”,在现实中面临诸多困难。

    “时间银行”能缓解养老院压力

    宁波享老联盟一直在探索“时间银行”的施行。在负责人叶晓龙的概念里,“时间银行”是一种创新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借鉴商业银行的储蓄模式和管理方式,鼓励低龄老人和其他志愿者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服务时长可以储存,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再用这些储存的时间进行兑换。

    “当服务人员有需要时,可凭‘时间存折’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验证过‘存折’的信息后,将指派其他服务人员为其服务。”

    对于那些已经把时间存起来,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如住进养老院等)不使用“时间”的老人,“时间银行”便把义务服务的时间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返还给老人或他(她)的遗产继承人。

    叶晓龙认为,用“时间银行”养老虽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并且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于中国而言,这是一种可实行的养老方案。“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老人倾向于在家安度晚年,而不是去养老院。而用‘时间银行’养老恰恰满足了这一部分人的要求,不仅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而且极大地缓解了养老院在资金、基础设施、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压力。此外,在传承互助共赢的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保障的完善上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广前景不甚乐观

    然而,由于“时间银行”还没有形成规模,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一年多来一直在寻求建立“时间银行”的宁波享老联盟,如今仍然在探索过程中,据叶晓龙表示,“时间银行”还面临如政府角色定位、信任保障、时间币“通存通兑”等问题。

    通过“时间银行”养老,本质上是一种民间互助的循环服务模式,这对社会资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人们缺乏义务感和认同感,人际关系淡漠疏远,社会资本匮乏,组织集体行动就会十分困难,而时间银行着眼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未来,这更加挑战人们对社会的信任。

    另外,实践“时间银行”的地区和社会组织不多,而且各自为政,“账户”无法通存通兑。这意味着服务者一旦搬家,“存折”就沦为空头支票。

    建议纳入街道居家养老中心

    如何让呼声渐高的“时间银行”叫好又叫座呢?今年的宁波市两会上,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海曙区和义社工师事务所总干事黎丽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政府主导,机构实施,建立管理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以我市各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单位成立服务老年人的“时间银行”,使之制度化、正规化,以解决“时间银行”面临的问题。

    据黎丽介绍,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中提到“倡导邻里互助养老,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帮扶高龄、失能、失智、残疾老年人,鼓励基层老年人协会、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助、互助服务。志愿者可以根据服务积分优先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并享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这其实就是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一个具体表述。

    “在互助、公平、持续的基础上,在社区逐步实施‘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对时间银行组织合法性、储户责任义务、储户管理、正规培训时数、储蓄时数等做出明确规定,保证良性运行。同时充分推动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黎丽说。

    据了解,在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赵淦森也曾建议,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在政府行政和立法层面给予“时间银行”法定地位和明确的责任权利。同时,推动系统构建和实现信息互通互联,从“社区级时间银行”系统,到“市级”“省级”,最终推动“全国级”的“时间银行”建设,实现全国各地“时间银行”的“通存通兑”。

    (据《宁波晚报》)

    链接>>>  

    什么是“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最早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他希望“人们互助互惠、分享价值”的模式能为社会变革带来一些精神和经济效益。目前北美、欧洲和亚洲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社区尝试了时间银行模式,即用电脑量化、记录参与者的服务时间,以换取日后的回报。

    2007年,瑞士非营利组织施善基金会在小城圣加仑和阿彭策尔地区展开了一项有趣的尝试:鼓励人们照顾陌生老人,并将做义工的时间积累起来,等将来自己年老或生病需要照顾时,再接受他人的义工服务。这个项目被形象地称为“时间银行”。

    这一项目要求申请者是健康、善于沟通、充满爱心的本地人,最重要的是时间充裕,因此服务者几乎都是退休人士。事实上,在这一项目中,主要是60多岁的老人在照顾80多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