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文梅 2月16日到18日,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在黑龙江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作为此次年会唯一特邀公益媒体,《公益时报》分别对互联网公益、文化、保险、科技以及家族财富传承研究等领域的五位知名人士进行了专访。本期专访人物为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现任字节跳动公司副总裁张羽。 四个多月前,张羽告别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加盟字节跳动。这位前知名主持人拒绝了所有媒体的追问,仅仅在微头条简单地做了回应。他说,加盟“字节跳动”是因为“年纪到了,想换一种活法”。 张羽,196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校期间曾任北大演讲团团长,在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中都拿过冠军。1992年进入央视,曾参与主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1+1》和《面对面》等多档重点新闻节目。 张羽26年的职业新闻人生涯,正好与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重合。因为身处最为核心的国家媒体平台,他成为诸多“大事件”的见证者和报道者。 作为一位拥有丰富履历的知名主持人,缘何在50岁时选择转身拥抱互联网,从事他之前并不熟悉的“公益”?张羽履新后,他过往的新闻生涯对他执掌公益有何助力?关于未来,他又有何畅想和打算? 2月18日上午11点,《公益时报》记者在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的休息室专访张羽。此次大会,张羽受邀担任了开、闭幕式主持人。接受《公益时报》专访也是他加盟新公司之后第一次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发声。 采访中忆及汶川地震发生后,自己连续三个月直播的所感所思,张羽动了感情。也许是记忆深处一扇幽远的情感之门被瞬间打开,透过他的眼镜片,《公益时报》记者发现,张羽的眼中分明有泪,但在几秒钟的停顿和克制之后,他没有让眼泪流下来。 谈及当下正在执掌的字节跳动公益事业,张羽对自家公司旗下的各类公益项目如数家珍,自豪之情溢于言语之间。与此同时,他对这些项目、产品的熟悉程度多少令人有些惊诧,压根不像刚刚履职四个月的“新人”。 谈及“知天命”之年的职业转型,张羽说“就是想拥抱一种全新的可能”。面对外界的好奇和质疑之声,张羽回应了自己人生路重新启航的若干条理由。但最令《公益时报》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是这一条:“它没有年龄的限制,它也会因为你的不断付出让人生更具色彩和意义。” 那些或难忘或警醒的公益往事 《公益时报》:您最早对公益慈善的认知来自于何处?这些年留给您印象最深的公益项目或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张羽:要说印象中最早的公益项目应该是“希望工程”。“希望工程”这个公益项目它之所以伟大,不光是因为帮助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完成上学的梦想,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可以把“希望工程”项目看作是现代中国社会公益慈善的一次整体启蒙。 “希望工程”项目设立的时期,正好是改革开放十年左右,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发现,可以通过一个渠道来帮助自己并不认识的陌生人,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下,最初的慈善理念更多的是乡里相助,帮助自己熟悉的人,“希望工程”则是给大家第一次普及了“社会公益”、“社会公民”这样一个概念。那个时候正在上大学的我生活费并不多,一个月也就六七十块钱,在“希望工程”项目的影响下,我也拿出了十块钱作为捐赠,捐赠之后我自己很有实现感。 在我曾经的新闻报道生涯当中,当然也涉及很多公益事件。比如说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我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连续进行了三个月的直播,在直播的整个过程当中,我见证了当时面对巨大的灾难,全民的爱心大爆发——潮水般的捐助、无数的志愿者涌向灾区,大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那个时候很多人是含着热泪在看我们的直播。这样的记忆确实刻骨铭心,你会感觉在国殇那一刻,你跟整个社会公众的心是在一起的,因同样的情感而跳动。你会感觉通过央视,你所发出的“善“的声音得到了巨大的回应并转换成澎湃的力量。 记忆中深刻的公益事件就是三年之后、发生在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其实作为一个资深的新闻人,你看到她的微博和报道之后,从基本的判断就可得知,这是一个假的、可笑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它带来的恶果是难以想象的,导致公众对整个公益慈善组织的信任坍塌,尤其是对红十字系统。当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你会清醒的认识到,“信任”对公益慈善是那么的宝贵,又是那么的脆弱。那时我就觉得,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还是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渠道,通过制度化和机制性的建设来获取公众长久的信任。公益慈善是阳光下的事业。 从观察者到“门内人” 《公益时报》:商业公司始终以盈利为目的,但公益强调“利他”。作为主抓公益的负责人,您如何平衡这种认知? 张羽:我觉得从某种角度而言,商业与公益本身并不矛盾,因为任何伟大的公司都是以价值观为驱动的,而并非单纯以盈利为目标驱动。 作为现代企业,我想承担社会责任一定是企业的基本使命。当然,前提是这个企业必须具备健康的发展,如无健康的发展和成长,不能获取商业利润,那它一定不能持续有效的去承担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我们不会为商业去公益,但可以为公益去商业。 《公益时报》:从作为记者、主持人观察公益,到今天成为负责公益的互联网公司副总裁;从门外的观察者到身处其中的“门内人”,您对公益的理解和诠释有无变化? 张羽:我觉得差别还是很大的。从记者的角度观察公益,你是代表社会公器在进行监督,要发现问题,监督它正常良好的运行,推动其往正向发展,更多的时候,记者的身份还是一个局外人。而当我真正踏进公益行业,自己具体操作一个事情的时候,我发现,这里面不仅包括监督和评判,还需要我更多地去解决问题,这已经到实操层面了,完全是两个概念。 从我进入公司具体介入到实操层面,最关心的还是效率问题,就是能够利用这样一家平台和资源,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能在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社会责任。 《公益时报》:在公益项目甄选或投资方面,您如何品评其优劣和可持续性? 张羽:首先,这肯定不会是我一个人的判断,而是来自整个团队的认知共识。我们在判断任何一个项目的时候,一定是在信息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完成的。在评估某一个项目时,我会拿出作为公益部门的考量,但也会综合公司内部其他部门,例如产品部门等的建议和意见。看似这些部门与公益项目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评估真正启动之后,我们尊重来自每一个部门的信息反馈,达到无障碍的信息沟通。 第二,我们在对某一个项目的观察和评估过程中,非常看重实效。在考量公益项目时,它必须符合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公益的重点领域,即扶贫、社会治理、青少年教育以及环保等。这样我们既可以进行持续的投入,也可通过我们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给这些公益项目赋能。 推动公益慈善透明化 《公益时报》:最近公益圈有匿名作者质疑一些公益机构的信息公开和财务问题,业界对此争议很大。您认为当下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是否需要质疑?怎样的质疑和监督才是有价值的? 张羽:当然要有质疑。因为从小的方面来讲,有人做善事为的是博好名声;从市场和商业规律来讲,不乏慈善消费的;也有人会沽名钓誉和骗取公众资源,这都是有可能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不仅会对公众的爱心带来伤害,更是对整个公益慈善信任体系的重创。尤其是组织性的公益行为、涉及社会公众的公益行为,那一定是要高度的监督。 就此而言,我想可以再深入探讨一下互联网介入公益的好处。互联网带来的最本质改变就是信息的通达和对称性,它消除了信息的不平等。具体到公益慈善项目,我们强调“公益是阳光下的事业”,互联网首先就实现了这种信息的公开对称,项目的每一步都通过网络公开,基于此,你显然就会于无形中增加对该项目的信任和亲近,这是过去传统媒体所不可能达到的,无论是信息的承载量、速度及互动,也都是其无法匹敌的。也由此带来了整个社会公益行为的改变。 公益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情 《公益时报》:2018年末,您离开了工作奋斗了20多年的中央电视台,您会如何总结之前这些年在央视的工作经历?未来想要换一种怎样的“活法”? 张羽:我曾做过26年的记者,记者也曾是我最理想的职业。我从北京大学这样一个使命感很强的学校毕业后,觉得最理想的职业就是做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做文章的记者。 中央电视台不仅给了我非常精彩的职业生涯,还给了我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因为它是一个国家平台,这样一个平台让你有机会与历史同在,与新闻同行。过去我每年的年度时间表是与国家大事甚至国际大事结合在一起的。有大事发生,你就站在新闻现场。你可以最近距离的观察到与其相关的风云变幻,你跟那些最有意思和最有故事的人在一起分享人生和理念。所以说,我对中央电视台充满了感恩。 我今年已经50岁了。我觉得人要持续的成长,就必须给自己寻找一种压力。我突然发现自己内心产生了一种冲动,就是想要寻找一种新的人生可能。我一直觉得凡事要讲究机缘,突然发现这个机缘到了,那么你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去迎接这种可能。 我觉得自己在全新的平台,实质上变换了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你可以调动很大的平台、产品以及社会资源去尝试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我参加我们的“今日头条‘谢谢你’2019互联网寻人大会”就很有感触,我们三年让8000多个家庭得以团圆,而且我们在持续不断地扩大规模地做这件事;我们做“山里都是好风光”项目,需甄选20个贫困县对其文旅进行推介,就会有几百个贫困县来报名。从中你可以看到自己和公司对社会的贡献。这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方式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愿意去拥抱和尝试这种新的变化,其实无论是做记者还是现在做公益,初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推动社会进步。我为此很开心。放眼望去,其实许多人最终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就是公益,比如我们知道现在很多知名的中外企业家,他的人生及事业归宿就是公益慈善,公益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情,它没有年龄的限制,且因为你的不断付出而让人生更具色彩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