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武胜男 2018年12月27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了《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8)》。以官方发布残疾人事业相关数据为基础,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了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通过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测算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勾画全国31个省(区、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地图,提出了残疾人事业统筹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推进中国各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十八大以来 脱贫539.2万残疾人 2016年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等26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制定的《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有效扩大。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2016年和2017年,各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地方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借助就业扶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照料护理等扶贫项目,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效果进一步提升。从扶持效果来看,十八大以来累计实际脱贫残疾人数539.2万人,返贫人数逐年减少,累计培训残疾人数377.1万人,年度培训投入经费都在2亿元以上。从扶贫资金与残疾人扶贫贷款来看,2013~2016年,省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累计12.1亿元,社会募集扶贫资金累计0.76亿元,扶贫贷款实际落实累计33.7亿,项目贷款扶持贫困残疾人数累计7.1万人。从社会帮扶与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来看,结对帮扶受益残疾人数年均在40万左右,2017年残疾人扶贫基地近6700个,2013~2017年共安置60余万残疾人就业增收。从危房改造情况看,2013~2017年累计投入资金44.9亿元,累计完成44.5万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2013~2016年累计有44.2万贫困残疾人受益。 845万残疾人 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报告指出,2017年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根据《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有854.7万名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全年共为244.4万人次的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比2016年132.2万人次增加了112.2万人次。 报告数据显示,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为全国1.9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比2016年增加了0.5万人次。各地对2971名残疾儿童给予学前教育资助,比2016年增加了364人;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42.1万人,比2016年(896.1万)增加46万人。2017年城乡持证残疾人新增就业35.5万人,比2016年增加4.3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3.1万人,比2016年(9.3万)增加3.8万人,农村新增就业22.4万人,比2016年(21.9万)增加0.5万人;城乡残疾居民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614.7万,比2016年增加244.1万人,年增长10.3%。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7923个,比2016年增加1183个,年增长17.55%。有23.1万残疾人接受了托养服务,比2016年增加了2.7万人。 残疾人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自2007年我国《残疾人就业条例》颁布以来,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残疾人就业空间不断扩大,比例逐渐提升,收入明显改善,政府和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的理念和态度不断优化。自2016年起,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开始发布持证残疾人就业相关数据,这是残疾人就业统计的一个重要改变。以持证残疾人为统计对象的就业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并可追踪和进行综合分析。 就业总量方面,2016年全国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896.1万人;2017年为942.1万人。与2016年相比,持证残疾人就业总数增加了46万人,增长了5.13%,同时持证残疾人总数增加了184.6万人,增长了5.73%,可以判断,残疾人就业状况并没有太大变化,基本持平。从就业率看,2016年残疾人就业率只相当于健全人就业率的62%左右,这说明残疾人就业的困难局面,是需要政府和全社会都积极关心和帮助的重点问题。 就业形式方面,按比例就业2016年为66.9万人,2017年为72.7万人,增长8.67%;集中就业2016年为29.3万人,2017年为30.2万人,增长3.07%;个体就业2016年为63.9万人,2017年为70.6万人,增长10.49%;公益性岗位就业2016年为7.9万人,2017年为9.0万人,增长13.92%;辅助性就业2016年为13.9万人,2017年为14.4万人,增长3.60%;农业种养加2016年为451.3万人,2017年为472.5万人,增长4.70%。从各种就业形式所占比重而言,2016年和2017年没有太大变化,农业种养加的比例都是最大,占到了50%以上,这是农村残疾人所占比重较大产生的直接结果。 就业增量方面,2016年全国持证残疾人新增就业为31.2万人,2017年为35.5万人,增长13.78%,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城镇新增就业2016年为9.3万人,2017年为13.1万人,增长40.86%;农村新增就业2016年为21.9万人,2017年为22.4万人,增长2.28%。 残疾人体育事业走向世界 中国残联、各省区市残联相继依托“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节日和时间节点,在社区、特教学校、机构大力组织和开展诸如残疾人轮椅大步走、肢残人轮椅马拉松健身赛、轮椅广播健身操比赛、残疾人冰雪体验、康复体育进家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便捷、适宜的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从而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通过竞赛、展示等活动加大残疾人参与力度,扩大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覆盖面和参与率,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依照不同类别残疾人健身需求,推广轮椅广播操、轮椅柔力球、轮椅太极拳、轮椅哑铃操等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通过“家庭关爱计划”加大体育扶贫力度,将康复健身体育器材、指导方法和服务送进重度且不易出户的残疾人家庭。2015年成功申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后,中国残联积极落实《冬季残奥项目振兴计划》,先后成功举办全国残疾人高山滑雪、单板滑雪、残奥冰球和残疾人冰壶锦标赛,实现中国冬季残奥会项目全覆盖。 在全面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同时,残疾运动健儿不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发挥为国争光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2016年,中国派出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参加境外残奥会的代表团,308名运动员一共参加了里约残奥会17个大项的角逐,187名运动员在13个大项中获得奖牌,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和奖牌数第一。2017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土耳其举办的第23届听障奥运会,获得14枚金牌,名列奖牌榜第五,取得了中国参加听障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在本届听障奥运会上,女子聋人自行车选手斩获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该项目比赛的一枚宝贵的金牌。2017年举办了23项全国残疾人体育赛事,共有3500多名运动员参赛,承办7项国际赛事,残疾人运动员先后在11项国际赛事中获得160个世界冠军,并派团参加了奥地利第11届世界冬季特奥会。 残疾人事业 有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17年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建设进入新时期的关键一年。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残疾人社会政策日益完善和精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支撑条件不断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效果明显。 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6年39.7上升到2016年的68.4,提高28.7个百分点,但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2006~2016年间,由35.3上升到71.2,提升35.9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大,但整体发展水平还偏低。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6年的48.9提升到2016年的63.6,提升14.7个百分点,相对于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残疾人服务支撑由2006年的34.2提升到2016年的70.3,提高36.1个百分点,服务支撑水平提升速度相对较快。 报告指出,虽然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状况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歧视残疾人的社会环境仍然较为严峻,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影响残疾人事业发展,缺乏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残疾人事业的政策体系,残疾人事业法律的有效供给不足,执行力不强,残疾人事业政策的普惠程度不高,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为了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不断完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框架,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在残疾人事业中的具体责任,加强领导和统筹,推进地方政府落实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建立残疾人事业投入与财政收入水平同比例增长机制,加快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残疾人权利的落实和监督,完善以家庭为特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现代残疾人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