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截至1月21日10时 为解决我国中西部发展较为缓慢、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2006年国家人事部(即目前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每年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参与支教工作不仅支援了服务地的基础教育,同时也缓解了当地师资严重短缺等问题,促进了服务地基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支教活动的广泛推广,因支教产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让人们对支教活动产生了一些怀疑。 根据这些年的实践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和总结出支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学科专业不对口 目前,许多高校和机构对支教志愿者的选拔主要考虑个人综合素质,在专业方面未设限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科专业不对口将会为支教工作带来不便,即使服务地会进行一定的培训工作。 (二)志愿者自我定位不清晰 支教工作中曾出现以“奉献者”自居的志愿者,在与当地教师交往过程中,将自己置于优越者的地位,以来自城市为傲,认为自身的教学水平较高,致使出现与当地教师交流障碍的现象,形成一种不良风气。 (三)支教工作形式单一 志愿者在支教工作中,由于思想上并未做好充分的认识和准备,支援内容局限于知识教学,而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变化缺乏关心,无法成为孩子们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 (四)教学指导力度不足 参与支教项目的志愿者多为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教学经验方面却明显不足。此外,由于部分服务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在语言交流上也存在着不便。 (五)支教完成后的后续联动沟通缺失,不能对当地教育及学生心理形成持续健康良好的正向影响。 不少支教志愿者参加支教前的心态是好奇多过责任,一旦支教情况不如预期,难免会抱怨和叫苦。支教结束后他们很快就“如获大赦”,迅速离去,且与当地学生断了联系。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爱心支教也就变成一种“隐形伤害”,后果可想而知。 每年的寒假是支教活动的高峰期之一,针对支教以及支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公益时报》联合问卷网推出本期调查——爱心支教真会如你所愿、皆大欢喜吗? 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网友参加支教的目的是“纯粹的志愿精神和爱心驱动”;抱着“丰富人生经历,体验多彩生活”和“为履历表增添光彩,增加竞争优势和筹码”想法参加支教的人数相当,均不到三成。 “你认为支教是否需要统一的组织培训、规范和引导”这个问题网友反应热烈,近八成网友均认同此观点。 参与调查的网友有四成认为目前各种支教活动存在问题最多的是“组织不到位,支教活动存在管理和安全隐患”;觉得“整体宣传不到位、社会参与度不高”以及“支教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影响预期效果”的网友各占两成多。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愿意参与支教的爱心人士为数众多,但目前支教活动最为匮乏的是在支教前参加相关的组织、培训和引导,对当地综合环境、教育现状和学生情况予以基本摸底,如果仅凭一腔热情和爱心就盲目地深入到支教当地开展工作的做法不宜提倡,亦不可取。因为这种支教多半属“一厢情愿”,往往很难“皆大欢喜”。 网友留言: 山雨依依:我是一个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女孩,24岁,明年打算去当支教了,一去就2年。放弃眼下的舒适环境和好工作去受苦,很多人都觉得我疯了,但我心里很笃定,我做的没有错,以后也不会后悔。 老牛徐徐走:作为山区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想说——没经过专业和培训和上岗前的心理辅导,光有力气和热情的人还是别来支教了。这种支教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 本报记者 文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