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接07版) 2000年悉尼奥运会,来自中国辽宁的姑娘王丽萍在实力选手众多的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一举夺冠,这也是中国在悉尼奥运会上得到的唯一一枚田径金牌,她成为中国竞走项目的骄傲,也成为奥运历史的书写者。 如今的王丽萍不仅是体育投资人,也是社会公益的积极引领者。此次“情系美疆·送教助学”活动,她不仅担当了25公里公益徒步的领走人,也辗转于当地几所学校做公益演讲,讲述自己怎样克服运动生涯中的困难存挫折,最终走上奥运冠军领奖台的故事。 眼前的王丽萍白皙文静,她对公益的认知和品评让《公益时报》记者有些惊讶——能对当下中国公益的发展现状提出颇为不俗的观点和建议。 王丽萍说25公里公益徒步那天她差点中途放弃,最终还是坚持到了最后。这段跋涉中发生了什么?公益对王丽萍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其实我退役之后一直在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也听美疆基金会秘书长史兆苓介绍了这些年来他们所做的一些公益项目,对我触动还是比较大的。 当我得知当地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因为得到资助而健康成长,考上大学,而且现在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生活,感动之余也有一些好奇,就想来实地看一看、走一走。我个人理解,公益帮扶对于这些孩子们意义非凡,帮助他们读书是基础,通过读书求学来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才是公益的核心价值。 这次参加活动并且担当25公里公益徒步的领走人,开心之余也觉得责任重大。其实走到大约10公里处的补给站时,我的腿已经有些不舒服,踝关节感觉很难受,那一刻有一些动摇。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此刻我放弃不走了,跟着我走的这些孩子还会不会继续走下去?可能当时我个人的举动对我自己来说没什么太大影响,但对身边同行的孩子们来说一定会有不小的影响。他们就会想:“哦,原来奥运冠军也是可以随便就中途放弃的,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这种情况下我决定继续坚持,走完全程。当时身边还有一个孩子也有些体力不支想要放弃,但在我和其他同伴的鼓励下,还是咬牙和我们走完了最后一公里。终点冲线的时候,我们几个紧紧簇拥在一起,那种自豪和开心是无法形容的。 这次来新疆南疆地区做公益探访感触还是很深的。虽说现在当地的孩子普通话基本都能讲,但和内地的孩子比起来,普通话沟通能力还是弱一些,性格也都是偏羞涩内向。我觉得把互联网教育资源引入新疆一定是有利于孩子们全面成长的好事。这次活动作为前期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只有更为广泛的使用和推广互联网教育资源,它未来所能承载的流量和体量才会无限大。我们这次是几十个人组成一个团队来做,未来要努力使其规模化和系统化,互联网教育才有可能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公益不是挂在嘴边的东西,也不一定要做出多么伟大的事情,它并无大小之分,它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有心就难能可贵。如果你一定要给“公益”戴个什么帽子,或者将其概念化,反而狭隘了。 为期四天的“情系美疆·送教助学”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未来的公益之路依然漫长。除了文中记录的四位主人公,还有一些特质鲜明、爱心满溢的同路人值得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62岁的李文华老师带领大家一齐经典诵读的场景令人记忆犹新;上海特级教师金荣生将原本神秘晦涩的九宫格算法阐释的生动有趣让人惊叹;王京老师在长途车的颠簸中为孩子们认真准备科学课时的背影凝固于时光的轮廓;中国教科院王晓霞教授率直可爱、童心犹存,带着同为教师的女儿一齐为公益助力;来自高思教育、从“双师课堂”的大屏幕走到孩子们中间的“网红老师”赵星独特有趣的授课方式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下课后被围得水泄不通;志愿者摄影师姚勇不畏严寒,始终如奋勇的战士,活跃在每一个角落,抓拍每一张笑脸,定格每个难忘的瞬间…… 此次“情系美疆·送教助学活动”共涉及喀什、克州两地6所小学、3所高中万余名学生,期望未来公益的触角能延伸惠及到这两地超过20万名学生。这群满怀公益之心、为寻爱而来、因公益结缘的伙伴们没有失望,他们在感受爱、分享爱的旅程中携手同行,又在收获了温暖丰盈的公益果实后挥手道别。他们默默许下心愿:以爱之名,期待下次新疆公益之旅再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