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自述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社会创新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第三方机构增量不足 存量专业性需提升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自述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社会创新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公益行业评估:
第三方机构增量不足 存量专业性需提升

    不久前召开的2018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曾邀请嘉宾就公益行业评估这一话题展开现场讨论(图片来源: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微信公众号)

    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的评估案例(图片由明德公益研究中心提供)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随着公众参与公益热情的逐步提高,社会对公益慈善组织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公信力要求不断提升,评估成为公益项目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及高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在争取有限资金支持过程中,比较、追踪、选择成为其必选动作。公益组织资金怎样花,如何花得更有效率时常也会引发舆论关注,这无疑对社会组织评估体系、方式、方法等提出新的要求,有效的评估则能积极助推动行业发展。

    但有调查显示,当前大多数公益项目各利益相关方的评估意识仍显薄弱,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数量不足,存量机构的专业性也需进一步提升。

    第三方评估质量欠缺

    2012年起,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开始承接中央财政社会组织评估项目,并为此在全国范围展开调研。反馈信息显示,政府对评估购买服务逐渐兴起,社会组织评估意识也逐渐增强,希望获得第三方专业评估支持,但第三方专业评估在量和质上却显不足,大多为应政府购买服务需要催生之机构,评估机构质量不容乐观。

    2017年11月23日,《中国公益项目评估行业调查报告》发布,并公布六条核心发现。其中第五点表述为,评估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第一,重描述轻分析,结论可推广性差;第二,重调查轻设计,结论可归因性差;第三,评估标准各异,横向比较困难。

    明德公益研究中心主任王彩霞表示:“当前,政府、高校、民间和行业组织的各种机构均涉足第三方评估,但这些机构大多随着政府购买服务而催生形成,评估资历尚浅。”

    2005年,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开始从事评估工作,十几年间,制作过较多评估标准,并保持评估元素的更新,但该机构负责人也坦言,这期间评估行业的同路人并无太多。

    “机构有着十几年的评估经历,曾经我们很孤单,但政府购买评估服务大量出现,北上广出现三十多家(评估机构)。”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庄爱玲表示,“评估具有很强专业性,需要有一线从业经历,通过培训指导后,方可进行独立评估。目前,专业评估机构很多,但具有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人员很少。”

    “评估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主动开展对市场评估服务工作,而不只是应政府有需求之时开展,实践才能形成真知。”庄爱玲补充道。

    2017年11月,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通过全球认证机构SGS的全球NGO基准审核,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全球NGO基准审核的公益机构。

    该机构副秘书长韦玲表示:“机构并不是为了拿到一本证书,更多的希望在认证过程中,完善和梳理业务模式、流程和产品闭环,完成闭环评估后才发现评估非常有用、有效。”

    但韦玲也表示出了担忧。“当前,组织评估领域主要是政府力量在做,民间力量稍显不足。”她说。

    评估标准种类众多

    目前,针对评估标准众多,国际上也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联合国等机构各自均有不同的标准体系,背后都代表着各自的理念和逻辑。在中国,公益项目评估发展起步较晚,有着不同应用场景的估计指标都具有自身特点。

    2011年3月1日,民政部发布的《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为依法实施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职责,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依照规范的方法和程序,由评估机构根据评估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并作出评估等级结论。

    《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社会组织评估结果分为5个等级,最高5A级,最低1A级。

    《办法》规定,社会组织评估等级有效期为5年。获得3A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可以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可以优先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可以优先获得政府奖励。获得3A以上评估等级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获得4A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在年度检查时,可以简化年度检查程序。

    王彩霞表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属政府行为,偏重机构治理和风险控制,更多关注社会组织规范性建设,以评促管。

    “业内除了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其他评估也并无太多专业机构开展。引入国际机构SGS、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意在结合中国本土实际,研发评估专业指标助力公益行业评估发展。”王彩霞表示。

    2011年,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实施后,民政部本级和部分省、市相继成立评估院,大量评估案例由政府内生机构开始运作,但评估标准未见变化,一直沿用至今,这无疑不利于评估发展。

    “评估标准需要不断更新,细分类别,一直沿用早起标准对被评估机构并不能做到有效评估,政府更多应该做规范化建设。”庄爱玲表示。

    “评估过程通过内部自我测评、小组评估、团体评估、资助方评估到第三方评估,评估应该具有阶段性,每年都需要项目评估,然后再做推动。”

    评估应贯穿项目全程

    评估从何时开始?机构还属草根时,是否要进行评估?

    社会组织项目人员具备评估思维和专业能力,能够开展自行评估,得到一个专业的结果,这个过程较为漫长。

    王彩霞认为:“大多数人对评估有误解,认为项目结束之后才能评估。其实不然,评估应贯穿项目全程,形成闭环。应用评估思维设计目标和路径,重视评估,认为评估是必要的事情。”

    韦玲认为,即便机构草根也应该先植入自身想评估的思维、改变自身理念,下一步才有可能向外部链接资源。“评估并非一年就结束,而需要每年都内审和复审,做完评估对整个组织绩效提高,项目评估结束后再决定进行机构评估,之前影响的是跟项目有关的部分。”她说。

    庄爱玲认为,关于评估开始时间,应跟机构发展阶段关联,小机构微公益也应评估。可以根据涉猎指标多少,选取有限相应指标进行小型自我评估。

    另外,庄爱玲也表示,即便机构开展了自我评估,仍应最终坚持第三方评估。“公益机构资金大多来源于公众捐赠,自我评估中人具有主观性,完全依赖自我评估,评估效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将打折扣,第三方的评估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她说。

    机构从业者应提高评估意识

    2018年4月27日,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明德公益研究中心、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瑞士通用公证行、普华永道中国、德勤中国等9家机构宣布成立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

    平台通过制定并推广公益行业评估标准,培养评估专业人才,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与会代表认为,平台的成立对评估人才的发展、以及整个公益行业的专业成效,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评估对于促进公益行业项目的标准化、产品化意义重大,认同多方参与共创的跨界合作模式,能够为平台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生命力。

    《中国公益项目评估行业调查报告》也指出,为提升项目而评估,多方参与投入。一方面,调查发现公益项目评估内因大于外因。整体而言,因项目提升而评估的组织占比大于因资方要求而评估的组织。在重视评估的应用性与学习性上,公益项目执行方相比采购方表现得更为明显。

    王彩霞表示,公益行业评估平台意在唤起公益机构从业者评估意识,助力机构专业化发展。

    庄爱玲表示:“评估让政府和资方建立信心,评估不仅是去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团队发展和行业成长,这是一个培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