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8日,在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赛上,出现了一幕场景,令人始料未及——中国选手何引丽在与非洲选手比肩冲冠之际,被“奉命行事”的志愿者两次送旗打乱了脚步,最后以5秒之差憾失冠军。 一时间,争议四起,网上充斥着“志愿者侵入”“志愿者干扰”“志愿者违规”及主办方回应的“志愿者个人行为”等,嘲讽之语,问责之言,悉数有之;比赛出现意外的场景与结果,似乎是志愿者的“擅行”使然。然而,综观报道,细推事理,仅看志愿者送旗的表象,就轻言志愿者“干扰”比赛,如此评判,有失客观。 事实上,志愿者的送旗之举完全是按赛事组织方的要求进行的。组织方设计了一个转播的组成部分,即在终点前安排志愿者给第一个冲线的中国选手递送国旗。如此设计安排,虽无可厚非,但却忽视了体育竞技的激烈争夺和瞬息万变,对志愿者的服务环节拘泥于刻板的设计,使其不能根据比赛实况随机应变,而须去跟跑“追送”,继而引发了“两送”的争议。 志愿者服务于体育赛事,其目的毋庸置疑,就是为了助力体育运动实现“更高、更快、更强”,这种无私付出当应被充分肯定并得到尊重。志愿者拿着国旗锲而不舍地追赶着选手,本身就是尽职尽责的明证。公众不能因为看了某些媒体不明就里的报道,就简单地把志愿者推上风口浪尖,把“丢冠”归责于志愿者,定然是不公允的。 在未来的体育赛事中,如何避免类似的“争议”再起?如何公正评价志愿服务的成效?一言以蔽之,即“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了合适的服务”。但要取得这三个“合适”的效果,除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组织方对竞赛设计和规则的完善、志愿服务培训的规范、志愿者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已是刻不容缓。相关方面应以时不我待的状态,把志愿服务发展的“110米栏”跨得更快更高,而不能也跑成“马拉松”。 志愿服务培训质量的提高不能跑“马拉松” 在近年来举办的大型国际活动、赛事中,志愿者培训都被视为一个重要环节。在世博会期间招聘的8万名志愿者,按照通用、专项、岗位三个部分,以“两级三层式”的组织架构和出台的十余个培训方案和管理办法,充分保障了展会的平稳运行。上合峰会期间,组织方对700余名场馆志愿者,更是经历了近三个月的“网络、教材、课程、军训、演练”五位一体的专业化培训;同时依托专业志愿服务学院,对2700余名城市运行骨干志愿者进行了强化培训,向峰会提供了优质的志愿服务。 应当承认,此次赛事的主办方对志愿者也进行了培训,但在服务质量和规范培训上是欠充分的,对志愿者提供服务过程的监管也是欠到位的。对一个已举办了多次国际马拉松赛的主办方而言,其志愿服务也着实不能再出现如此“争议”了。 志愿者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也不能跑“马拉松” 争议中,网友对志愿者送旗“太过业余”的吐槽,细思不无道理,表达了民众对志愿者的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期盼。我们的志愿者,假如足够专业,就会对比赛冲线时送旗的设计提出质疑;假如足够规范,就应在赛后搀扶运动员走上一程。然而,没有假如,只有启示,这就迫切要求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跨得高”“追得快”。因此,应以“对准需求,目标于专,快捷高效,精准施培”的思路,不仅要让志愿者掌握服务于不同对象的专业技能,更要使其明确服务中的行为边界。同时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相应的微课程、客户端,并辅以考核机制,便于志愿者随时学习,将专业化服务内容真正学懂学精,灵活应用。尤其是对重大赛事过程中的“模糊地带”或“真空地带”,不能笼统处之,应精准制定各种复杂场景的专业化处理预案。 值得重视的是,上述赛事视频中志愿者两次送旗的过程中,与运动员相撞的可能性极高,存在着明显的风险隐患。这就要求主办方按照《志愿服务条例》第十二、十三、十七条的规定精神,向志愿者说明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而作为志愿者,亦应按《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要求,参与活动时应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专业化培训,强化保护他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但实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且应避免“刺”人之“手”、伤己之心。 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的亮丽旗帜,全社会应凝心聚力,尽快“把好事做得更专业”,不能跑成志愿服务之路上的“马拉松”。 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网络信息部主任 于博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