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人物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动态
上海市严厉查处非法社会组织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人物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上海市严厉查处非法社会组织

    网络配图

    一家名为“上海市品牌服务促进会”的机构在网上发帖,称与政府部门合作举办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欢迎各路企业报名参加。想在会上作主题发言吗?来来来,跟机构法人代表私聊,交8万块钱就行。

    遇到这样的机构千万长点心,它们很可能是以公益之名行敛财之实的非法社会组织——机构是未经注册的,政府合作方是不存在的,服务“一带一路”只是幌子——这类机构是上海正在打击整治的对象。

    从今年4月到现在,上海全市受理查处17家非法社会组织,劝散了家百浓儿童中心、青年徽商协会等非法组织;对于涉嫌非法敛财的“上海市品牌服务促进会”,市民政部门正联合公安机关进一步查处。

    打击“离岸社团”、“山寨社团”

    上海的社会组织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8年6月28日,上海共有社会组织15707家,今年上半年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共有1008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8%,增速历史罕见。

    与此同时,非法社会组织活动也是屡禁不止。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介绍,非法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以及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活动的组织,也包括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的社会组织;二是未经登记、备案,擅自在境内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等境外非政府组织。

    去年年底,有关部门就曾查处一家“离岸社团”——名为“中国中小学生双语教育协会”的中小学英语培训机构,其与沪上27家培训机构合作,在10个区55个点举办“3E英语测试”。但这家“协会”在中国民政部和上海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平台都没有登记信息,其活动实质主体“中国中小学生双语教育协会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公司,未经内地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备案登记。

    市社会团体监察总队介绍,有一部分被举报的“未登记组织”,没有在境内依法登记,但却在香港登记了“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它们的名称与境内社会组织十分相似,多数也冠以协会、学会、联合会、促进会等名称,在境内外开展活动。遇到这种情况,监察总队便会通过“香港政府一站通”官网进行数据比对后,如能查到境外登记信息的组织,依据《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移交公安部门负责监管和执法。

    别借国家战略之名圈钱

    今年4月起,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市公安局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行动将持续8个月。今年3月和5月,市民政局已经先后公布两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并发布协查公告。

    有几类非法社会组织是有关部门重点打击整治的对象:

    (一)利用“军民融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等名义骗钱敛财的非法社会组织;

    (二)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宣传文化领域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

    (三)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

    (四)假借国家机关下属机构名义、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非法社会组织;

    (五)涉及资金量大、参与人数多的非法社会组织;

    (六)其他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及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非法社会组织。

    民政、公安部门对于借服务国家战略圈钱敛财的行为给出了严肃预警。双方将会完善日常联络协调机制,加大个案联合打击力度,集中取缔一批非法社会组织,特别是打击借服务国家战略圈钱敛财以及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非法社会组织保持高压态势。

    据悉,今后上海还将探索非法社会组织责任人“黑名单”,对名单上的对象发起成立以及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资格进行限制,加大对责任人的法律约束。

    做慈善要有合规意识

    除了非法社会组织,合法社会组织开展违法活动的行为也在查处之列。

    市民政局调研发现,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蓄意为之,一部分社会组织开展违法活动,原因在于不懂得以《慈善法》为代表的相关法律知识。

    此前,上海某知名企业策划了一场“公益跑”活动,在网上为企业自身的公益项目筹集善款。根据《慈善法》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如要基于慈善目的开展公开募捐,必须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在上海,具备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共有22家——民政部门一查,企业果然不满足这一条件。它们去年倒是找了一家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作为合作单位,但今年却没继续。

    “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非法网络募捐陷阱。”出于善意,社会团体监察总队和社团局基金会处工作人员上门作了提醒,终止了企业的募款行为。

    “社会组织监管,既要依法依规,也要合乎人情。”蒋蕊介绍,职能部门案件查办的同时,也会及时开展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提醒所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做慈善要有合规意识,要懂规则,守规矩。

    (据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