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乔迁:公益这件事我做对了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8年06月2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专访健坤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乔迁:公益这件事我做对了

    健坤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乔迁

    2009年圣诞节前夕,在将自己苦心经营了15年的企业卖给一家上市公司后,乔迁踏上了飞往太平洋彼岸的航班与家人团聚。然而,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却成为他和长子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

    在他所著的《我的偶像是妈妈》一书中,乔迁介绍了文化差异给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带来的困惑。乔迁的长子从小学便开始接受西方教育,对公益慈善理念非常认同,在考上国外著名高校之后,甚至想先休学一年回国内做公益。虽然乔迁最终说服了儿子暂时放下这个念头,待学业完成后再投身公益,但从那时起,乔迁也意识到:公益不仅能填平他们父子之间交流的鸿沟,还能让人生更有价值。

    “50岁开始做投资,75岁开始做慈善”成为乔迁彼时新的人生规划。不过,因为要给母亲准备80岁生日礼物,他的规划被打乱了。当时,他想送给母亲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由母亲口述,专业人士执笔,为她出一本传记。乔迁把这一想法与圈中好友进行了分享,得到一致认可。由此他也了解到,为父母出书、记录父母的美德、梳理家风家训,也是企业家群体共同的需要。

    “说是情怀也好,一时冲动也好。”乔迁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公益的形式将这件有价值的事情持续做下去,他说,“如果我们能够为100位企业家的父母立传,梳理出100位企业家的家风,肯定能够从中提炼出民风、社风和国风,甚至总结出整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2015年4月,乔迁个人出资5000万元申请创办健坤慈善基金会,并于2016年3月底得到民政部批复。由此,健坤慈善基金会成为国内第一家专注家族文化传承、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金会。作为理事长,乔迁希望将基金会打造成一个公众平台,鼓励公众注重代际沟通,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风家训。

    这件事我做对了

    《公益时报》:从最初埋下公益慈善的种子,到后来发起成立健坤慈善基金会,这跟你的家人有很大关系。两年之后再来看这件事,你如何评价自己当时的决定?

    乔迁:成立基金会和我的儿子以及母亲有很大关系,因为我发现公益是我们之间沟通的一个很好的纽带。儿子关于公益的看法给我在心里埋下了公益的种子,而要为母亲写书则直接促使我打乱人生规划,提前投身公益。一开始,为母亲出书只是我自己的想法,我想送给她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但当我跟身边的企业家朋友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发现他们大多都有类似的需求,大家也非常认同这件事的价值。

    我意识到,既然是企业家群体共同的需求,就不如通过公益的形式、通过基金会的专业运作来持续推动下去。我希望利用五年时间,为100位企业家的父母出书,梳理出100位企业家的家风。当然,我们不仅是为了梳理,更是为了传承。这也是基金会成立之后的第一个项目。

    《公益时报》: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决定出资5000万元成立基金会其实是源于你最初的一个想法?

    乔迁:当年成立基金会确实是出于一种情怀,但两年下来我对这件事还是非常肯定的,我觉得自己做对了。我们常听到“富不过三代”的说法,我觉得如果家族文化、价值观念不能传下去的话,那么财富传承也无从谈起。这一点可能是很多企业家朋友意识不到的。

    此外,2016年国家出台了《慈善法》,而在相同的时间节点,我国的人均GDP增幅显著,可以说整个社会迎来了一个“善经济”的拐点。而且我们处在一个科技推进时代进步的时代,处在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强化公益慈善的理念。健坤慈善基金会的出现也恰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公益时报》:目前国际国内有很多基金会都是以发起人个人名义命名的,既然是你个人出资成立的基金会,为什么取名为“健坤”而不是“乔氏”?

    乔迁:“健坤”二字取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又有天地、阴阳、父母之寓意。我们希望把基金会打造成一个专注于家族文化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公众平台,同时建立一个企业家群体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个人或者家族的私器。我们也希望把基金会打造成一个为企业家梳理家风、与子女沟通的平台。目前我们的经验和规模都十分有限,所以希望藉此感召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

    公众应重视代际沟通问题

    《公益时报》:《我的爸爸妈妈》系列丛书是基金会的第一个项目,你如何评价这个项目?

    乔迁:我们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100本书的出版,走近100位企业家,采访他们的父母,梳理他们的家风。出书听上去很容易,但是其承载了很多东西。基金会通过这个项目主要想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关注企业家父母这个群体,通过项目体现传统的忠孝文化;二是关注企业家子女,通过项目弘扬向善、公益以及利他的理念。

    《公益时报》:这套丛书其实是基金会理念的具体展现形式。

    乔迁:对,丛书是具体的展现形式。跳出个人及家庭层面,其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在很多人看来,企业家的父母也是普通百姓,他们没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可能连他们本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故事不足以教育社会。但事实上,中华民族美德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依靠的正是普通百姓,是普通人在传承。

    可能某一个老人的故事不足以教育社会,但如果扩大到更多老人,这件事就具有教育社会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他们共同的美德,这些共同的东西可能就是传统文化乃至民族发展的核心价值。这些鲜活的故事更有意义。

    《公益时报》:和孩子一起做公益是基金会的一个口号,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

    乔迁:我身边有很多企业家朋友将子女送到了国外读书,其中很多孩子在中学阶段就被送到了国外。而这个阶段正是孩子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企业家在事业上打拼的时期,这就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时间减少,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是缺位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公益这个大家都认可的纽带,为父母和子女创造沟通的机会和平台。

    《公益时报》:在这方面基金会做了哪些尝试?

    乔迁:我们和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新历史合作社等机构联合推出了“百家·春秋口述历史计划”,并于近日举行了展映礼。这个活动要求公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报名参与,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鼓励公众注重代际沟通,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风家训。

    现在的孩子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但他们内心都有向善的基因,这种现象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引导。我们还将通过设计家庭公益梦想大赛、亲子研学堂等公益项目,继续鼓励公众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公益,这是两代人之间增进交流和互相理解最佳的机遇。

    企业家不能忘记社会责任

    《公益时报》:谈到企业家做公益,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乔迁:我现在主要做三件事:一是2010年转型创办的投资公司;二是做天使投资,2013年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天使投资协会(二级分会),后于2015年注册成为独立法人社团;三是基金会。这几件事的性质很不相同,比如说投资公司肯定是以营利为主,追求商业价值,而基金会做的事情与此正好相反。

    不过我觉得,与商业领域追求“绝对值”相比,公益领域追求的是一个“相对值”。公益不一定就是捐钱,也不仅仅是扶贫济困,“授之以渔”更加重要,这也是社会需要和倡导的。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公益,每个人也都有能力做公益。公益不分大小,都值得肯定。

    《公益时报》:你刚刚提到从2010年开始转型做投资,可能你也积攒了一些经验。那么你如何看待基金会的投资理财工作?健坤基金会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乔迁:其实第一年我们也是把资金放在了银行,第二年才做了一点新的尝试,做了一些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但说实话这些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我们尝试去做一些投资,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做要比单纯把资金放在银行更有价值,我个人也愿意为这些投资风险做担保。

    但因为我们是一家成立不久的机构,所以我们目前还是希望踏踏实实地把项目做好,这也是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我们还处于创业期,把项目做好是第一位的,投资理财包括公众募款不是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公益时报》:近些年来,企业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发起成立基金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你如何评价这一现象?

    乔迁:50来岁的企业家赶上了好时代,我觉得这个群体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受益最大的群体。当然,他们的成功跟自身的努力以及家庭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但更离不开国家发展的大背景。这个群体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我觉得他们更应该率先行动,给其他人做一个榜样。企业家应该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

    另外,企业家做公益还有一个先天优势,就是他们的思维和管理方式对于公益机构来说也是可以借鉴的。公益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商业的手段去做,总是依靠输血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我身边有很多科技领域的企业家,他们也在积极尝试将科技手段用于公益、把公益的价值理念植入科技行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 本报记者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