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益慈善人士 张映宇/文 养老已成为国人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破解养老困局,已成为每个未老或已老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公益行业的志愿服务也积极进行了有益的模式探索。关于养老志愿服务,我们更多关注于老人接受服务的满意度,而忽视了提供服务者的获得感。尽管志愿服务的初衷,从来都是自愿无偿的,但志愿服务的结果,也从来都是互助共赢的,因为陪伴成长,共同成长。志愿服务当中的互助效应因为其公益属性而更容易被忽视,但一个可持续的成功模式,必然是基于互助共赢的核心精神。在养老志愿服务的众多选项中,代际互助不失为一个值得肯定的好模式。 国外曾报道过,美国西雅图将一个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了一起,两代人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变化,这些奇妙的化学反应,都来自于代际互助的共享模式,尽管国外的这一模式并不是志愿服务的行为,但仍然可以被志愿服务所借鉴。 值得欣喜的是,早在5年前代际互助的中国公益版本“感恩梧桐树”就已在知名高校开启了探索。2012年,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生命科学院邢东明老师偶然听到一则消息:一位深受敬仰的老师去世,几天后才被邻居发觉。心痛之余,他觉得应该为这些一生奉献的离退休前辈们做些事情。结合长期班主任工作经验,他认为在校生与离退休前辈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将两个近在咫尺却缺乏互动机制的群体结合起来,关键是构建可持续的代际公益互助体。经过广泛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后,2013年6月,邢东明老师系统策划发起了感恩梧桐树公益项目。感恩梧桐树,就是代际互助的中国公益版本,它为国内养老志愿服务带来了代际互助的清新之风。感恩梧桐树的宗旨就是感恩那些曾经种下梧桐、培养凤凰的高校离退休前辈老师,让他们的生活不再因为年老而变得困难,让他们的精神不再因为孤单而变得寂寞。公益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大学青年志愿者根据院系、专业、籍贯、爱好与离退休前辈老师进行精准结对,通过定期探访、组织聚会、生日祝福、疾病探视等陪伴活动,解决离退休老师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满足了就近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丰富了居家养老的服务供给,帮助空巢老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通过教授老人学习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设备以及组织协助老人参与社会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交流渠道,扩大老人的互动半径,充实老人的活动内容,提升老人动手动脑和融入社会的能力;通过帮助老人整理回忆录和查阅文献等工作,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了老人的存在感和成就感。而在志愿服务高校老人的过程中,由于师生和专业的天然亲缘关系,这些青年大学生不仅丰富了陪伴老人、照护老人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也提升了孝老敬老的道德素养,更学习到老前辈们奉献的精神、治学的态度、人生的体悟、学问的精华,真正通过代际互助实现了两代人陪伴成长、共同成长的项目初衷。 为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邢东明老师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师生们共同创建了北京健康长城公益基金会,由基金会发起和资助感恩梧桐树公益项目。5年来,该项目已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扩展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协和护理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机构,志愿者超过1000名,服务的离退休前辈超过600名。感恩梧桐树公益项目自诞生以来就广获好评,其创造性地将中华感恩文化以及“精准结对、差异化志愿服务、公益与传承融合”理念融入敬老助老的志愿服务之中,获得了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的认可,也成为了应对中国老龄化严峻挑战的一道亮丽的公益风景线! 反思项目的成功之处,关键在于立足社会问题,通过平台的资源整合,实现了参与主体的高度契合,满足了多方需求,最终实现了各方共赢。同时由于养老需求的广泛存在,高校志愿者的便利资源,再加上高校离退休老人和青年大学生天然存在的亲缘契合关系,也为这一项目的推广复制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2017年,感恩梧桐树公益项目被全国文明办、民政部、团中央等六部委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提名奖》。 感恩梧桐树公益项目,首先是一个精准助老的公益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实践的公益课堂,更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抓手。它打通了老少代际隔阂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了代际互助和知识传承,有效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同时高校也借此将单纯的课堂教育进行了延伸,实现了社会实践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丰收。感恩梧桐树公益项目的这些社会效益,也赋予了项目更大的社会价值。就养老模式而言,代际互助为老人提供了一次再次融入社会的机会,老人的经验资源再次得到了挖掘和传承,养老的公益模式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就志愿服务而言,精准靶向的志愿服务效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品德素养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育和提升;就学校教育而言,丰富了大学的社会实践形式,让大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实现了落地;就社会治理而言,不同代际的社会因子经过公益的创新组合,碰撞形成了一个有益的生态圈,促进了社会的良性互动和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