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截至6月4日10时 最近,发生在河南太康县的“王凤雅事件”被持续关注和热议。原本这只是一起普通的网络众筹,波澜起于王凤雅患病去世前后,网上有人指控其家人“诈捐”15万元,并将善款挪用于小儿子治疗兔唇。事后,经媒体、慈善平台和当地警方证实,家属募捐数额实为38000多元,且已将剩余款项捐给公益机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一些关心小凤雅的志愿者和自媒体,在没有完全确认全部事实之前,就使用“重男轻女”、“诈捐”等容易挑动社会情绪的字眼,对此事做出了道德倾向明显的定性,这导致在事件初期大量批评指向了小凤雅家人。 资深公益评论员张天潘撰文指出:复盘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其中很多公益志愿者的部分做法和角色定位,存在颇多可争议的地方。 在专业志愿服务方面,《慈善法》中有专门的“慈善服务”内容,其中明确指出: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隐私;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培训等慈善服务,需要专门技能的,应当执行国家或者行业组织制定的标准和规程。 但目前在很多慈善服务中,志愿者参与过程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爱心却没有“专”心,有同情心却没有同理心,不当介入、过度介入甚至与服务对象产生矛盾的现象频现。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翟雁认为,目前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整个公益慈善界的瓶颈。只有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才能真正帮助中国NGO发展,也才是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发展之路。 公益需要专业素养,这是争议过后留下的公益启示。公益行动也只有从初级的道德驱动层面转型至专业驱动,才能让公益行动从感性的催泪悲情叙事转化为理性的润物细无声。 就此话题,《公益时报》联合凤凰公益、问卷网推出本期“益调查”——为什么要尽快建构和规范专业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究竟意义何在? 本次调查共有1023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孤寡、残障人士、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咨询等社会服务参与的志愿者最多,占比43%;帮助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生活服务的志愿者占比30%;地震、水灾以及其他各类突发或社会生活综合服务志愿者参与均为10%以上。 57%的网友表示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发起机构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素质没有硬性要求,但会在活动开始前给予内容讲解和基本常识普及的培训;23%的网友表示参与志愿服务时对方要求“只招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20%的网友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方既无要求,也无培训。 关于“专业志愿服务是否有必要尽快推广?应由谁来普及、建构和推广”等问题,44%的网友认为有必要推广,恐怕只能是民间NGO组织自行组织学习和专业培训;认为应由政府部门统一安排的占比42%;认为此问题需靠志愿者自己想办法解决以及没办法解决的网友各占7%。 网友留言: 西江月明:我本来是喜欢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的,也觉得做个志愿者很光荣。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幼稚了,一堆人乌央乌央的跑到一个地方,干点莫名其妙的零碎好事,然后又没头没尾的就散了……这种志愿者,不做也罢。 空空如也:我参与过几次国外NGO组织的志愿服务,专业水准和组织有序程度让人折服。这方面,咱还是得谦虚好学一些啊! 湖南康雄:我是参加过汶川地震的救灾志愿者,当时的情况下,的确许多人都是不专业的。希望我们都能掌握专业知识应对灾难,希望全社会都能普及基础志愿救援知识,未来也许可以救助更多生命。 ■ 本报记者 文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