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公益新势能
“官民共善”是社会治理的前提
新时代
社区治理的行动策略和未来展望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新时代
社区治理的行动策略和未来展望

    当前,我国基层社区治理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不仅对强化基层政权、提升执政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关乎基层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和基层民众参与感和获得感的双重提升。当前,我国政府对于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正在逐步加速,民政部也已陆续开展了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并积极倡导和鼓励地方民政部门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和经验总结。

    横向对比来看,我国的社区发展依然滞后,这种滞后现象既体现在起点低、起点晚上,也体现在服务理念和方法落后、社区服务队伍建设薄弱、运行体制机制不顺畅、居民参与率和参与度双低等方面。社区治理创新需要良好的理念落地,更需要选择切合国情社情的实现路径。基于当下实践和未来发展可见,有效的社区动员和居民参与、职业化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高效的社区治理项目化运作和长效的多元共治机制建设是未来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四大关键策略。

    其一,应注重多样化的社区动员和深入性的居民参与。注重由下而上的基本出发点,从社区问题和居民需求出发,依托具体的社区服务为实际载体,进行全景式居民动员,渐进式地引导居民从问题提出者转换为积极的建言者再转换为持续的行动者,实现社区动员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公共精神、参与能力以及组织化水平。具体操作措施包括做好做细楼院和社区议事厅、培养社区参与式协商人才、培育发展社区居民领袖和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利用社区服务项目大赛激活社区内外个体和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等。

    其二,坚持人才为本理念,培育一批有创新理念、综合服务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包括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民领袖在内的社区人才关乎社区治理的未来发展,对此可借助各类基层枢纽型组织平台和专业社会组织的力量,以实际行动重视陪伴式社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确保社区服务和治理创新的人才保障。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增能培力方面,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基于社区实践和现实情景的实用性系列能力建设、培育优秀社区主任书记和有潜力的青年社区工作者、优化社区工作者人才选拔、使用、管理和考核制度等。

    其三,以项目化运作和管理为新手段,活化社区治理相关资金使用,引入外部社会力量,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活社区内生活力。具体做法包括以项目化方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具备良好社会责任的公司企业助力社区治理、推动以居民为主体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服务项目大赛、支持社区治理专项难题破解等。这一方式能够有机地将社区治理的不同利益相关方串联起来,实现其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和各获所需。这既符合有关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政策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资金使用方式,同时也能够搭建居民互动协作平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让居民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其四,积极探索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逐步迈向“扁平化”的社区治理结构,并对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地区性社区治理生态建设做好了铺垫。当前的社区问题日益复杂化,新老问题的交织使得社区治理难度大大增加,同时社区居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倒逼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因此,应积极建构起由基层政府部门、专业社会组织、社区基层组织、社区居民及其自组织和社会单位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协同解决社区治理和服务难题。这也是供给侧改革在基层社会治理上的具体体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时代,社区治理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从当前的方向引导来看,基层社会治理将是未来深化改革和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街道和社区将很快成为社会治理的重镇和基本落脚点。这一导向将牵引不同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和社会组织向基层聚集且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联动关系,并形成协力破解更多更大治理难题。所以,基层社会治理的未来在于政府、社会和市场三大主体的跨界合作与充分互动,全新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显著特点便是从单一治理主体迈向多元共治,这就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和协作并扎根深耕下去,并落实在基层城乡社区,以切实增强居民百姓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 

    卢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