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张明敏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被5·12改变人生轨迹的公益人

版面目录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张明敏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被5·12改变人生轨迹的公益人

    ■ 本报记者 于俊如

    汶川地震让很多人被动地改变了生活状态,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些人,则是受地震救灾、重建感召,主动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

    这些人中,有那场地震的幸存者,抱着感恩的心冲锋在公益一线,但始终无法弥补心灵创伤;有的从地震志愿者转型成为公益人,一做就是十年……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公益行业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千万新时代公益人的典型画像。

    余浩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

    从汶川地震幸存者到全职公益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县桑坪中学的15岁学生余浩正准备去上课,突然感觉猛地晃了一下。几乎同时,他听到了“轰隆”一声巨响。跑到操场后,余浩惊恐地看到教学楼的各个楼层瞬间错开,有逃生的学生直接从二楼跳下,宿舍这边因为只开了个小门造成了堵塞,不少人也是从楼上直接跳下。这所有着近2000人的学校瞬间弥漫在一片黑暗与灰尘之中……

    作为地震幸存者,余浩主动加入了志愿救援团队,协助当地的民兵发送物资。

    “毕竟是生离死别的经历,接受过外界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从此,感恩成为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标签。”余浩说,自己就是从那时开始接触公益、了解公益。在之后的求学生涯中,只要学校有公益活动,余浩都会尽可能去参加。

    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地震。余浩脑中马上闪过一个念头:我必须要到芦山当志愿者,为灾区出一份力。

    进灾区的路上,因为受到阻拦,余浩情急之下喊道:“我是汶川人,我是去报恩的。”在灾区的夜里,余浩清晰的感受到灾后的心灵创伤一直都在,看着在帐篷里熟睡的同学,“就好像这一切都是复制过的一样”。

    后来,余浩又先后加入雅安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和壹基金实习,逐渐从一名志愿者开始向职业公益人转化。

    2015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加入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由此真正成为了一名全职公益人,在云南开展关爱抗战老兵、寻找远征军骸骨等公益项目。对他而言,公益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自己关注到的、能去做的,他都会尽力去做。

    “作为山区出来的孩子,没有什么理想,但是因为地震,我了解了志愿者、义工这个群体,了解了公益这个行业。让我有机会能做一些事情,有个报恩的途径。”余浩说,“汶川地震让我对公益有了认知,芦山地震让我走上了全职之路。”

    张媛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阿拉善SEE基金会副秘书长:

    以做公益来弥补因地震引起的不安

    “你有教师资格证吗?”、“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吗?”这样的问题让想去为灾后做点事情的海归张媛,一度觉得自己很没有用。

    2008年,张媛刚从法国回来,做了三年紧张的SAP咨询顾问之后,正处于休息调整状态。地震发生时,张媛身处大连,边看电视边流泪。在捐赠的同时,张媛也开始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才能释放心里的不安。

    抱着想做老师或者心理疏导、陪伴小孩等想法,张媛询问了四川、贵州等地的机构,但是得到的却是没有资格的回答。“现在想来可能是当时问的地方不对,很多机构其实是不需要这些证书,就可以当志愿者的。”张媛解释说。

    2009年初,张媛看到深圳义工联在招募志愿者去非洲支教,要求会法语。国外的工作经历和会法语,让张媛从8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去到非洲的多哥等地,一呆就是一年。

    2010年回国后,张媛进入到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任副秘书长。

    张媛是一个不喜欢一成不变生活的人,回看这10年走过的路程,正是因为公益行业一直有新鲜的事物在吸引着她去尝试、去挑战,使她在公益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从最初做志愿者,到任职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副秘书长的感性公益,又经历了创办公益机构,再到去北大学习充电,一直到现在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张媛自嘲“一直在不断的被现实打击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在张媛看来,汶川地震“震动”了一批人——大家面对灾害而又无能为力造成的心理创伤,使很多人希望能做点什么来弥补。这其中就有些人,因为在捐款和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发现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不知不觉就一直做了下来。“隐隐约约是抱着补偿的心态在做事情”,张媛说,公益是需要耐心和专业来做的事情,激情的进入,最后能留下来的肯定是经过了理性思考的人。

    程飞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修班同学会秘书长:

    因地震走上民间救援之路

    “叔叔,你们赶紧撤吧,我知道我出不去了,别你也出不去了!”时隔10年,程飞对当时没能救出这个六七岁的孩子一直难以释怀。

    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的一员,程飞接到了执行地震紧急救援的任务。

    做救援的过程中,受过专业训练的程飞,最直观的感受是遭遇天灾意外的时候,直接伤亡人数其实占比不多,多为现场不懂自救、互救,二次伤害比如惊吓、身体透支、窒息等造成的死亡占比较高。

    2012年,已经复员的程飞与几位救援人员开始筹划民间救援队。程飞首先考虑的是如果没有地震,民间救援队该做什么。救援属于配合,协同作战,现状是救援队员比较分散,有事情的时候才会出来,这就需要考虑常态化做什么?所以程飞考虑的是做安全培训,并做一些助学助老方面的事情。

    在2013年芦山地震救援过程中,程飞得到启发,将原有的志愿者团队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一家亲”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开始了组织化运营之路。

    军人出身的程飞坦言,自己体力好,更喜欢冲锋陷阵,但是作为公益机构的管理者,要考虑组织的发展、对接各种资源,要带领更多人一起做。

    在忙碌的过程中,程飞逐渐梳理出自己要做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整合资源,为企业的CSR项目出谋划策,把资源做匹配,将纯商业的操作转化成专项基金运作等;第二条是推广“护苗行动”项目,通过安全课堂,安全师资培训,安全工作站,把常态化培训融入到学校或者社区里面。

    张世杰

    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从受益人到全职公益人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身为华夏时报编辑的张世杰刚从秦皇岛出差回京。车还在京哈高速公路上,就接到了女朋友关心的电话,这才知道地震了,当时女朋友在北京的办公楼里,因为有20多层高,晃动得厉害,人都站不稳。

    作为希望工程曾经的受益人,张世杰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一直都在接受资助。所以早在2006年开始就一直在做志愿者,同时发起了西部温暖计划项目。

    地震发生后,张世杰在深刻感受到中国民众对于社会责任意识崛起的同时,除了捐款也亲赴地震灾区做志愿者。这过程中,他发现当时的捐款捐物很盲目,只要是去到汶川的就行,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涌过去之后,后期追踪是没有的。

    这让张世杰在其后的西部温暖计划运作过程中开始了摸索与改变,并于2012年开始全职做公益,出任中国青基会兰花草艺术基金的秘书长,做艺术启蒙教育。同时继续开展西部温暖计划项目。

    张世杰最初觉得公益行业很简单,自己喜欢也比较擅长,但是真正进入之后发现很多困难。团队、资金、资源的缺少,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但是张世杰仍然明显感觉到能力的不足,需要去专业学习。

    时至今日,张世杰在公益路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2018年2月,张世杰发起成立了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继续在公益之路的探索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