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张明敏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汶川地震·十年记忆

版面目录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张明敏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汶川地震·十年记忆

    ■ 新闻编辑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举国同悲。

    转眼,十年已经过去。

    时间虽短,但有些记忆已经逐渐模糊。

    为了保存这些记忆,《公益时报》记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采访。

    接受采访的人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关于汶川地震的记忆也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汶川地震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已经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1、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你在做什么?

    李雅偲:当时我正在读高三,在学校上午自习,突然隐约能感到灯在晃,班里有点骚乱。

    兰茜:我在天津上大学,大一。那天下午2:00有课,我迟到了,走到教室坐下时已经都过了两点半。刚坐下,前排一个河南同学就出去接电话了,过了一会他回来跟我说:“Lancy,四川地震了,你快给爸妈打个电话。”我很震惊地说:“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他很认真地说:“真的,我爸给我打电话了,我们那边都有震感。”

    我这才出去打电话。结果给我通讯录里所有四川籍的人打了一遍,全都打不通。我就慌了,除了打电话也没有别的办法,就一直站在走廊里不停地打。最后终于接通了我妈妈,她说平安,她说爸爸也没事,我才放下心来。

    宋晓梅:听到地震消息的时候,正在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声让人的听觉麻木。我第一反应是给成都的朋友打电话问安。我莫名想起我唐山的一朋友,因唐山大地震失去了爸爸和妹妹,每次她妈妈说起这次灾难都是泪流满面。

    2、关于那场地震,令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李雅偲:学校组织我们跟全国同步,降半旗,在14:28集体默哀。隔壁班的班主任因为过于悲痛晕倒了。

    魏先生:地震除了造成伤亡还发掘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范跑跑、一些救灾小英雄,有些感觉是宣传出来的,有的是直击一些所谓的普世价值观。还有学校教学楼倒了很多,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这是当时想得比较多的。

    史成斌:印象最深的是当天晚上学校在北大未名BBS论坛上号召13日早上献血。一大早,献血车还没来,我们就跑去排队。我和室友排在最前面的第三四位,后面很快排起长龙。我们很幸运地献了血,血库很快就饱和。之后我们又去三角地捐款,各种社团以各种方式在为灾区祈福、义卖、筹款,力所能及做点事情。那天,有一种感觉,如果不做点什么,会觉得问心有愧。

    兰茜:和十几个伙伴一起去北川做支教志愿者。村民房子都没垮,只有学校校园全垮了,好在孩子们都逃了出来。在那里每天经历余震,但看到了我目前见过最美的星空。

    黄晓渝:最难忘的两件事,第一,在通讯中断、交通瘫痪而全民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只有四川交通广播电台一位女播音员仍在坚持发声,给迷茫中的人们传送信息;第二,当天晚上开始成都民众就自发大量采购物资集结车辆向都江堰等地出发,为灾区输送物资,此举我们不说什么公民意识的觉醒,至少应说中国民众“善”的信念从未中断。

    张先生:最难忘的是带着5岁的儿子去广场上募捐。当时我和爱人和孩子的姥姥都去为灾区捐款,不仅在社会上捐,还在单位捐。儿子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灾区捐款,在新闻上看到大家都往箱子(募捐箱)里捐钱,他也弄了个小箱子去广场上募捐,开始没人往箱子里面放钱,没人捐,我自己往箱子里放了100块,后来陆陆续续就有人捐了,但是也不多。

    3、有没有想过或者曾经参加过一些公益活动,支持灾区?

    兰茜:在学校里,我们四川籍的同学组织起来,为受灾同胞发起了捐款,在还在学校里搞了纪念活动,排演了节目,当时做了许多事。我有个高中同学家在安岳,家里房子全震垮了,我之前做兼职攒着准备暑假去丽江玩的钱都捐给她了。后来我在网上到处找做志愿者的机会,最后找到了成都暑假支教的一支大学生团队加入了。

    庄伟:当时,我和我周围绝大多数朋友都想为救灾做些什么,我们甚至也想去灾区做志愿者,后来没有成行。当时就是为汶川捐款。

    黄晓渝:地震后与驼峰俱乐部越野车团队共赴红白等镇为受灾群众和解放军战士送药物和食品;与四川省红会小分队成员共同整理民间捐赠的中小学课本装车,共赴灾区为临时帐篷学校送课本和学习用具。

    杨成:转运病员、组织救助,核清成本、捐赠。

    4、现在是否还在关注公益事业,会不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马踔:工作的原因可以去现场参加的活动其实变少了,但是好在现在可以参与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丰富了,比如支付宝、微信上的公益项目,经常参与。

    黄晓渝:一直在关注,从来未间断,并因此选择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专业作为自己博士研究的方向而开始了博士学业的漫漫征程。

    庄伟:我是因为5·12地震才真正思考要不要做专职的公益人的。这场地震对我的改变很大,从个人情感和心理上说,应该是一个触发点。2009年我从中青社辞职,自学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国际和国内的很多公益组织的运作等,2010年成为一个专职的公益人。

    5、你怎么评价我国目前的公益发展环境?对于推动公益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李雅偲:我国目前的公益发展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大环境,但是依然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如果能更好地根据受助者需求,点对点安排公益活动,同时加强公益款项具体流向的透明度会更好。

    马踔:应该是越来越好吧。公益涉及的内容、群体越来多样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是同时还是存在着问题,比如诈捐啊,利用公益的名义敛财啊,甚至诈骗;流程不完善,信息不透明,监管机制有待加强。

    侯力新:十年来,中国公益事业进步很大,比如公益机构的透明度提高了、技术的进步让公益从指尖融入人们的生活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组织和社工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不够,在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和社工是很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很高;还有比如公益机构公信力的建立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等。

    庄伟:现在的公益氛围还是很好的,全社会的公益参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让公益成为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需要更专业的引导。作为公益人,不仅仅要做好公益项目,真正关注社会问题,力图解决社会问题,还应该做更多的社会引导和激发。

    李雅偲:90后,媒体人 魏先生:90后,自由职业者 马踔:80后,企业职员 史成斌:80后,公益人 兰茜:80后,公益人 侯力新:80后,媒体人 黄晓渝:70后,博士研究生

    宋晓梅:70后,民营企业CEO 庄伟:70后,公益人 杨成:60后,民主党派工作人员 张先生:60后,某企业公益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