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实习记者 田雪婷 截至4月4日18时 近日,演员杨幂深陷“诈捐”事件,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2015年10月21日,影片《我是证人》在成都举行发布会,片中,杨幂饰演一位盲人。当天的活动现场,杨幂提出,将为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盲人学生,捐献100根盲杖、50台盲人打字机。 时间过去两年多,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却一直没有收到杨幂捐赠的物资。2018年3月23日,杨幂工作室发表声明称已将捐赠工作交给中间人李萌,对于李萌并没有按照约定完成捐赠工作毫不知情。 3月31日,杨幂本人在微博上针对此事致歉:“知道这件事时整个人特别震惊难过,一直没说话是觉得自己没资格。不管什么理由,让孩子们等两年就是我和团队严重的工作失误,任何批评都该接受,也只有真正落实捐赠才能表达歉意。这几天我们全力推进捐赠,有了实际进展向大家汇报,更要对孩子们说:真的对不起,谢谢给我们机会弥补,未来一定更加严谨。”杨幂及其工作室表示接下来的工作将由杨幂方面落实完成,实现对孩子们的承诺。 一直以来,明星慈善很容易引发争议,许多明星深陷“诈捐门”、伪慈善等。一是由于大多数明星或者工作室都将慈善捐赠工作交给如李萌一样的“中间人”,不关注捐赠工作的流程以及后续进展;二是不能理解慈善的本质,明星负责宣传自身形象、出席活动,只是将慈善活动看作是提升自己知名度的一次宣传活动。 《慈善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提起诉讼。 因此明星在做慈善时应注意了解捐赠流程和相关慈善法规,避免因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出现“诈捐”、“悔捐”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明星应该思考如何去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事业,不要把公益活动当作是一场秀,而要真正地为公众起示范、榜样的作用,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就此话题,《公益时报》联合凤凰公益、问卷网推出本期“益调查”——明星究竟应该如何参与慈善活动,给公益事业带来良好健康的发展呢? 调查自2018年4月3日开始,截至4月4日下午18时,共有1027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网友认同明星在慈善方面的贡献,对于明星慈善产生极大争议的问题46.78%网友认为原因是明星慈善太过高调有炒作之嫌,47.37%的网友认为是因为明星工作室和慈善机构运作不透明,对慈善流程以及后续不关注导致公众的不信任。 那么今后要如何避免产生争议,明星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正确地参与公益事业呢?超过五成网友认为明星要亲力亲为,亲身参与慈善活动,以自身影响力带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有26.76%的网友认为明星可以通过中间人捐款捐物,还有19%的网友认为慈善主要在保持初心,默默参与就好,不需要刻意宣传。 网友留言: 反射弧的分析:有人想做好事留名,做慈善有附加值,社会可以理解。问题是,某些人不能将慈善视为“纯广告”,而且做广告还不给钱,甚至将需要被帮助的对象当成免费利用的道具!没有人逼着明星做慈善,可一旦要做,就别玩疏忽失察的套路。 江德斌:在慈善这件事上,明星还是要慎重些,专业些。如果是与企业合作,要么能够亲身跟进,要么交给可靠的人督促办理,要么委托专业的慈善机构代办,以避免发生疏漏。 任然:明星“诈捐”现象屡屡上演,或是当前社会公益生态和慈善观念的真实反映,慈善公益更多地停留在泛道德化的层面,专业意识和能力都显得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