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聚焦两会
   第06版:聚焦两会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社会创新
   第14版:年检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慈善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拥抱“社工服务”新时代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聚焦两会

第06版
聚焦两会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社会创新

第14版
年检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慈善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历史上优秀的乡村几乎都有公益慈善的传统和机制,比如传统的义庄、善堂、义仓以及集资修建文脉建筑、庙宇等一系列具有公共价值的项目。在乡村振兴中,越早对公益慈善制度进行安排,甚至先于政府力量和产业力量,越利于乡村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乡村公益慈善应凝聚人心

    公益慈善的根本价值在于凝聚人心、培养美德,因此村庄里的公益慈善项目应以广泛激发本村村民和外出人才参与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捐款捐物。那么,哪些公益慈善项目能广泛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呢?

    首先,村志、村史馆、乡贤馆一类有关村庄集体记忆和集体荣誉的公益项目可以形成这样的效果;其次,依托村小连接起村小毕业生,为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兴建乡村图书馆,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除此以外,乡村还有大量如助学、养老、环保等公益慈善项目,都可以成为广泛动员和凝聚村民和外出人才的办法。

    乡村公益慈善大有可为

    尽管我国仍有一些乡村处于极度贫困之中,谈公益慈善为时尚早,但这一比例还是非常少,绝大多数乡村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基本实现了温饱。更为有利的是,大量三四线城市的乡村在过去30年平均输出了近30%的人口进入城市,其中还有一批上了大学或者经商、兴办企业的优秀人才,哪怕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捐资数百元进行村庄公益慈善建设都是轻松之事。

    过去几年,我们经常看到批判春节期间乡村豪赌、办酒铺张之风,一方面说明民风滑坡,另一方面也说明村民不知道如何将钱财花得更有价值,这就需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村民和外出人才懂得,将钱花在有助于村庄发展的公益慈善事业,是更有价值和令人尊重的。

    互联网让村民轻松做慈善

    公益慈善行为的关键难点在于组织。如今的城镇化让众多村民进城,加上没有太多共同的生产、生活关联,乡村已经不再能靠敲锣打鼓组织起来了,而互联网的出现克服了这一困难。

    举例来说,每个村庄的村委会或乡贤都可以去互联网公益平台发起公益众筹,将帖子和二维码在村民间、小学校友间一传十、十传百,形成聚合效应,每个参与的人都会为给家乡尽微薄之力而进行传播。

    如何放大乡村慈善力量

    乡村由于其人才流失、信息闭塞,让每一个村庄自发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是不可行的,这需要县乡一级政府在组织动员、积极引导、资金激励等方面推动。

    具体的做法可能有:(1)政府集中组织村委会学习和了解这一事业的价值,开好动员大会和解答工作,遴选出一批积极的村庄为先行示范;(2)在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上,政府提供一定配捐资金,比如村民和外出人才每捐3元,政府同步配捐1元,以激活大家参与的积极性;(3)对开展慈善项目优异的村庄给予表彰,配套更多的政策资源给到这些风气正、人心齐的村庄。

    我们将政府深度参与和推动的村村有慈善事业,称之为公益PPP模式,这一模式的创新和有效性也将为政府工作打开新的局面。合作内容包括:(1)建立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与活化利用制度;(2)支持组建县域乡村文教、慈善等理事会平台;(3)以公益PPP推动每县成立20个“村史图书馆”。

    慈善将为村庄带来正效应

    尽管每个村庄的公益慈善项目通常金额不大,但是其参与性广、社会教化性强,并拥有正风气、聚人心等特点,其引发的综合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一旦慈善事业形成滚雪球效应,经济发展是顺带之事。

    这样的村庄往往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等于免费为村庄做了广告,村庄相关的产业、旅游也就顺带被推广出去了。村庄的乡风正气也会成为社会道德、治理的教育基地,成为临近乡村学习的榜样,这股精神激励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有了这样的基础,乡村的人才回归、乡村教育的完善、乡贤的积极涌现都是自然发生的结果,一个蒸蒸日上的乡村振兴局面就形成了。

    慈善是无形的生产力

    乡村之于城市的优势在于其和美的乡风、浓郁的人情味,而不是与城市比拼产业和富裕,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没必要的,所以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城市发展的路径是有差别的。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经验是先发展经济,后解决社会问题,而在乡村最起码应该是两者并举的路径。

    如果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若当前中国绝大多数乡村开展村村有慈善,比开展村村有产业更容易见到效果。同时,公益慈善凝聚人心,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走向成功。美德和凝聚力是无形、无价、无休止的生产力,这理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古村之友创始人、理事长

    汤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