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实习记者 邓子豪 截至2月8日10时 最近几天,安徽宝宝航航的安危正牵动着许多人的心。1月26日,6个月大的航航不幸被取暖器烤伤。家人惊慌失措之际,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伸出援手,在腾讯公益发起“紧急救援烧伤宝宝”项目。但项目预算中的介绍却引发众多网友质疑。 有募捐人发现,在项目预算的详细介绍中,此次募集的费用被划分为3个部分:其中航航医疗费用为50万元整,剩余部分为3%的机构执行费15000元,以及1%的基金会管理费5202元。 “给孩子捐款怎么成了给机构交钱了?”执行费、管理费的收取引发大量网友争论。有人认为,公益捐款本来就是孩子的救命钱,机构“抽点”实在不太合适。 质疑大多来自捐款人。宿州当地爱心人士闫柯介绍,自己最早是在网上看到了航航被烤伤的消息,后来还专程开车到医院去探望孩子并捐款,“钱交到了家属手里,我们才放心”。在他看来,机构设置执行费的做法虽然未必违法,但有违公益的初衷,“家属可能没关系,毕竟能筹到孩子治疗费用就行。但对捐款人来说,有偿慈善影响实在太不好了。” 但也有人认为,公益组织也需要日常运营,收取管理费用可以理解。在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专门为此次救助项目设立的“帮助取暖器烧伤宝宝”微信群里,有爱心人士表示:“管理真的很重要,好的管理团队必须要有经费维持,管理人员难道要吃风喝雨全靠奉献活着吗?” 实际上,慈善机构在执行公益项目时,收取管理费用无可厚非。《慈善法》第六十条规定“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并规定“捐赠协议对单项捐赠财产的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在执行方案中,已对外进行了公示与告之,符合法定程序与要求。 况且,公益事业固然是“非营利性质”,但并非意味着慈善机构就没有任何成本付出,所有工作人员就应当无偿地付出自己的劳动,甚至是自己承担一些费用,负担一些日常的开销。慈善机构的场所租赁、日常办公、开展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一些资金的投入,慈善机构就没有办法正常运转。因此,合理的收取管理费用也是确保机构良性运转的一个保证。 其实,收取“慈善管理费”已是慈善行业的业内共识,在很多西方国家收取的管理费用占比会更高。但如何让公众理解“管理费用”对于慈善机构良性运转的重要性是长期困扰行业的课题。 那么公众当前究竟是如何看待管理费的呢?《公益时报》联合凤凰公益、问卷网推出本期益调查——如何让公众能够理解“慈善管理费”? 本次调查从2月6日开始,截止到2月8日,共有1012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3.08%的网友认为应该收取慈善管理费,并且,他们认为只要善款的支出能够做到公开、透明、正常收取管理费用无可厚非;26.98%的网友则认为如果项目成本较高,可能适当收取管理费用。 53.85%的网友认为慈善机构收取管理费用会被公众所质疑,是因为一些慈善机构的运作不透明,导致公众信任度不足;36%的网友认为是因为对于慈善的理想化要求使得公众认为慈善机构应当无条件全额捐出;另外10%的网友则认为是因为公众对于慈善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 如何让公众理解收取慈善管理费用这一行为呢?64.2%的网友认为慈善费用的各项支出应做到公开、透明,向公众公布详细的账单,并且接受大众和捐款人的监督。19.37%的网友认为要向公众普及慈善行业相关法律。 网友留言: 七点过十二:可以理解,毕竟机构需要正常运转,单靠志愿者无条件奉献也不会长久。 张芮—mbe:在了解了《慈善法》中的相关规定及公益组织、志愿者为此事忙前忙后等必要的支出费用以后,觉得收取符合规定的管理费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公开透明即可。 我不是orange:如果国家有对这些公益机构进行补助的话,我觉得不应该收取管理费用,如果没有补助的话,收取是合理的。 我爱时光小朋友:慈善组织也需要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需要获得合理的薪酬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