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打通专业社工成长任督二脉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8年02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白桦林公益发展中心:
打通专业社工成长任督二脉

    2017年国庆前夕,石景山区的“老街坊志愿者服务队”参与“擦亮城市”公益服务主题活动

    提起社会工作者,你的脑海中是否浮现出这样一群人:他们走进养老院关爱临终老人,手持教棒在偏远山区给孩子们上课……他们服务于非营利机构,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也许你并不熟悉他们,实际上,他们应该是致力于社会发展,最具专业知识的一群人。

    目前,社会工作者在我国的认知度较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也亟待提升。如何帮助社会工作者完成自我提升?如何协助社会组织提升整体专业能力继而实现自我造血?如何让大众正确认知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才诞生了白桦林公益发展中心,一个依托社区和社会机构发展起来的社工服务平台,在社工年轻化和专业性缺失的背景下帮助提升社会组织专业性,做专业社工的能量补给站。

    诞生: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白桦林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白桦林”)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提供社工服务的能量输出单位,他们与北大、人大、中青、北青等社工系专家合作,提供心理、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支持,其下属的公益组织志愿者发展中心发展至今已有50多家公益性组织。

    白桦林带着服务于社工专业化的愿景,专业开展社会组织培育、调查研究,为社会组织提供培训、能力提升和服务支持,组织开展相关社会公益活动,提供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等相关专业咨询及公益项目评估,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这个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创始人赵星的努力。

    赵星,幼儿教育专业出身,2006年来到北京后转而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在工作中有着一股倔劲的理事长赵星,先是带领小飞象特殊教育训练发展中心走过了近十年。在此基础上,赵星又成立了星缘社会工作事务所、白桦林公益发展中心,公益服务范围也更为广泛。

    在长期的社区工作过程中,赵星发现一个问题:“其实社会工作专业性要求很高,但是在发展实践的过程中,社工工作护工也能做,志工也能做。而且在工作中往往社工承担了很多具体琐碎的工作,但实际上应该是社工带领志工和护工完成一系列的社会工作,扮演一个方向领导的角色。”这使得很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纷繁芜杂,他们既需要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又需要在方向上帮助社会组织发展,“工作量巨大,十分疲累不堪”。不少社工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表示。

    从2012年开始,赵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四年的社区工作帮助她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她想:“我们为什么不从专业支持的方向做一个整合平台呢?”白桦林就此诞生。

    除了赵星之外,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林虎教授也是白桦林的创始人及法人,林教授之前在深圳和上海做发展督导的相关工作,与赵星和星缘社会工作事务所接触之后,有了成立一个专业输出和资源互换平台的想法,这个平台能够在一线工作之上,促进社工专业化,使得社工的工作服务于更多人群。

    发展:

    为专业社工与社会组织服务

    白桦林的服务人群不限于社工个体,还包括各类社会组织。“我们称他们为‘突发性的社会组织’。”赵星说,“比如今天小区里几个住户想要做一个公益项目,老人们可能也会有一些兴趣小组,并没有想过去备案成为正式的组织,如何帮助这些组织长久的发展下去也是我们在做的工作。”

    长久以来社会组织对于志愿者的管理也比较松散,更多关注社工和志工,但是没有很好的一个分工管理或者专业性的管理,其实国外许多地区,护工、志工相互合作才能组成一个运行模式。

    因此白桦林也在探索如何将这一模式本土化,能够让社工专业化的同时使护工和志工的工作定位清晰,形成良好可循环的运行模式。

    作为一个致力于提升社工专业性的公益机构,白桦林将以人为本作为组织的第一要务。白桦林登记的社会组织包括心理、医疗、教育、金融等各行各业,任何团体都可以在白桦林进行登记,成为发展中心的一员。

    对帮扶对象的选择白桦林则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有的项目是绿萝,有的是仙人掌,那就不可以在一片土地上生长。我们重点看组织的专业规划能力,挑选具有生命力的组织来进行扶持。”赵星说。

    对社会组织的帮扶,白桦林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针对每个社会组织的不同需求差异化进行指导设计。赵星说:“‘不拘小节,注重小结’就是我们的态度。我们会更加切实人的需求,因人而异,不是我们给你什么,而是你需要什么。”

    白桦林对于各社会组织进行发展指导,专门成立石景山区公益组织与志愿服务发展中心,根据社会组织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指导计划、培训方案,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发展计划,并且得到专业社工的指导帮助。在指导社工专业化的过程中,白桦林聚焦提升组织的专业程度,最终达到社工专业化的目标。

    对于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指导,白桦林采取利用互助小组的模式,针对小组内产生的个案提出建议和给出解决方案,避免了大型培训可能会对个别组织疏忽的情况。“对社会组织的大型培训我们很少做,我们采用互助小组的形式比较多。在长期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大型培训效果不是很好,更注重个案问题的解答。”这使得白桦林对于每个登记的社会组织可以起到更加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管理经验的分享和输出。赵星认为帮助个案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以及特殊需求,才能使社会组织在自己所处的领域内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困境:

    社会认同和自我造血

    目前白桦林的发展困境,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让普通大众正确地接受社会工作者这个概念,二是如何让白桦林可以自我造血实现资金自主。

    社会工作者这个概念对于当代中国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更多人在听到这个词时,往往和护工、志愿者相混淆,不知道社会工作者的具体职责。而实际上,社会工作者在当今中国的社会问题中已经产生非常多的积极作用,为社区服务、心理健康、青少年发展、特殊教育等领域提供充足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如果说志愿者是闲暇之余利用自身的时间和其他资源献身公益事业,那么社会工作者则是更加专业的正式职业,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白桦林的存在,让社工专业化成为了可能。

    白桦林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中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社区居民并不是非常理解社工的工作内容,认为他们的工作和普通志愿者没有区别,在大众认知中比较少得到大家的认可。

    另一方面,白桦林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各项目所带来的资金效益,解决资金问题的办法就是让机构可以实现资金自主,自我造血。对于自我造血,赵星认为白桦林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就是成立社会企业,“如何转化成社会企业,实现自我造血。资金资助,自我生存,是每个社会组织都要遇到的挑战。”

    目标:

    专业社工的能量补给站

    白桦林的发展目标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同时调配一切社会资源,服务于社会工作。

    对于目标实施的情况,她说:“我们的前期预期不是很高,现在白桦林只是一个驻区的组织,想要转变全部的环境力量还不够,凡事量力而为,我们期望的是一种制度的转变。现在白桦林还是在摸索和探索的阶段,能够让手下的社工专业化职业化,让他们能运用专业的东西贯穿整个工作中。对那些闲散组织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包括更有效地管理志愿组织,就是我们在目前阶段想要成就的目标。”

    白桦林未来的发展目标就是使平台能够蕴含的资源更丰富,职能更明确。这其中的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公益机构,另一个是受众。“让社区服务更加科学,社会工作更加专业。这就是我们想做的。”赵星说。

    在未来,希望看到更多的社会机构能够在白桦林的扶持下成长起来,更多的志愿团体更加专业,在更多的社会领域中看到专业社会工作者行动的力量。而更重要的是,让大众接受社会工作者这个概念,将社会工作和与志愿者、护工区别开来,提升社会的认同度,让更多社会工作者发现自身的使命,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帮助帮扶对象,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发现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让白桦林真正成为社会工作者专业能量和资源拓展的补给站。

    (据公益慈善学园)

    ■ 陈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