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刘志峰:“仁爱”让我找到平静和快乐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刘志峰:“仁爱”让我找到平静和快乐

    刘志峰(右二)和志愿者在一起

    ■ 本报记者 文梅

    刘志峰,男,1976年出生,武汉大学法学学士、英国ABERDEEN大学经济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现任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仁爱”)秘书长。从一个金融界专业人士转型成为一名专职的公益人,跨度可谓不小。这背后,刘志峰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7年9月6日,《公益时报》记者和刘志峰约在了北京东四环外的一家咖啡馆里。

    刘志峰中等身材,敦敦实实,穿着件印有“仁爱”标识的白色T恤,笑起来总有些掩饰不住的羞涩内敛。跟他交流还真得足够耐心——基本上你问一句,他说半句,还是那种零星不完整的短句子。

    问题不在于他不善言谈,而是他有意在“收”,谦逊自知——他觉得这就是“仁爱”的风格。问得多了,他会下意识地摸一下后脑勺,一乐,说:“我们山东人,直,这话我得想想怎么说。”

    刘志峰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当年在金融行业工作,可以说是长年在高强度的压力下打拼。2009那年,不堪重负的刘志峰终于感到身心俱疲。也正是在那时,他开始问自己——“拥有财富就等于成功”还要付出多少代价?这样的追求最终能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些什么?刘志峰坦承,那段时间自己的状态已经糟糕到“基本上每天一到下午的时候,人就变得昏昏沉沉,开始陷入混沌不清醒。”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志峰多年的一个朋友带他参加了“仁爱”的周年庆典活动。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刘志峰眼泪稀里哗啦地往下流。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接触公益机构。从那以后,刘志峰就成了“仁爱”的一名志愿者。

    在“仁爱”的团队里,大家有一个共识:“承担越多,成长越快”。最初,刘志峰主要做活动策划和一些辅助管理的工作,随着他在“仁爱”的承担越来越多,2016年10月,“仁爱”理事会把“秘书长”的担子交到了他手上。

    起初他有些踌躇。毕竟基金会的盘子不小,代表着基金会同仁和众多志愿者的信任,自己究竟有没有足够的信心接手做。而且一旦接手的话就是全职投入,其他的工作要全部放下……

    “那时我只是犹豫了一下,但最终很快就决定了:干!”刘志峰告诉《公益时报》记者。

    按下录音键正式采访之前,刘志峰再三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虽然他是“仁爱”秘书长,但“仁爱”的慈善事业是在学诚法师指导下,理事长的领导下,理事们和全体志愿者们共同努力推动发展的,他只是团队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窗口而已,要说“成绩”,也该属于大家。

    采访快结束时,刘志峰说现在的自己很快乐,很轻松,生活简单平静,“仁爱”让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仁爱”

    让我觅得真正的快乐

    《公益时报》:你从企业圈转型做公益,从心理层面来说整个过程有没有“坎”?迈过这个坎的难度大不大?

    刘志峰:遇到“仁爱”之前我的生活理念很简单,就是挣钱,做事业,那个时候会认为有钱就代表一个人的人生很成功。

    我第一次参加“仁爱心栈”“奉粥”活动的时候,头几次其实是失败的,因为我没有办法突破自己,我放不下。记得那时候是去北京朝外大街那一带去“奉粥”,那边有很多CBD和高档写字楼,我有很多朋友都在那里上班,每次“奉粥”的时候我都不好意思,就怕碰见熟人和朋友。于是每次“奉粥”的时候,我都跑到后面去打粥,把自己藏起来,那时候内心里面还是非常纠结的。

    《公益时报》:现在回头想,你觉得那个时候你之所以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

    刘志峰:原因在于之前的生活留给我的烙印太根深蒂固了,负累太重了。因为那个时候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人士,每天穿梭在企业,天天出差、看项目、应酬。慢慢地自己才发现,原来的那种生活它是戴着一个面具的,它不真实,人真的是越走越重。

    慢慢地,我开始尝试着放下自己、突破自己。在“仁爱”这个团队里面,看着周边的同事都是怎么做的,包括法师对我的影响和教导,我才有了一些进步。走到现在,“仁爱”的慈善之路让我越走越轻,越走越快乐。

    “仁爱”初衷在于慈善启蒙和心灵成长

    《公益时报》:仁爱的公益项目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基金会对公益有怎样的期待?

    刘志峰:“仁爱”和一般基金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般的基金会首先要在保证公益资金运作顺畅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仁爱”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以公益资金运作为主导方向的,我们的方向是去搭建一个心灵慈善的“善行实践平台”。

    “仁爱”打造的这个“善行实践平台”特点就是低门槛、易参与,能够使大量的社会公众很容易地参与到慈善活动中,从而推动慈善文化的传播和公益社会的创建。如果单纯的一味强调捐钱,那对一个人善心的启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没有亲身参与,他对慈善的理解也不够;只有亲身参与了,他对慈善的理解才会加深,才会真正体验到慈善公益的快乐。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愿意并且乐于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慈善文化的传播效果也绝对不一样。

    基金会做这么多年下来,信任你的人越多,善款也就越来越多。现在我们想对捐款人的信息做汇总和维护都很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捐款是匿名的,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你根本不知道是谁捐的。

    《公益时报》:“仁爱”的公益项目设计各有特点,受益群体也是大相径庭。从项目设计的初衷而言,你们都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操作性强不强?

    刘志峰: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仁爱”公益项目创立的核心所在。我们设计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希望所有的参与者能够得到内心的启发与触动、得到心灵的智慧和成长,只有他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成长了,他才有持续的热情和信心将慈善公益活动坚持下去。

    2006年基金会刚创立的时候,到底该做哪些公益项目,大家的说法不一。当时学诚法师就提出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心栈”的“奉粥”活动就是他提倡发起的,主题是为陌生人奉上一碗“爱心粥”。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讨论都觉得这个想法不可行,还有人说“这都什么时代了,谁还缺你那一碗粥啊?”尽管如此,学诚法师还是建议我们不妨去试一试,结果这一试就是10余年,现在“心栈奉粥”这个活动的影响力已经覆盖到了全国,这也是当初我们所未曾预料到的。

    “奉粥”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要求是统一着装,在每个细节方面都有一致的语言、动作以及注意事项。我们要求奉粥者30度鞠躬,双手奉上,并且要给路人送上一句祝福的话:“祝您一天好心情!请喝一碗爱心粥。”

    看似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对一般人来说却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因为在“奉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境界。有的人会欣然接受、有的人会断然拒绝,有的人还会冷漠地斥责甚至语言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去面对?这个过程对一个人内心的触动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志愿者当中的很多人,第一次“奉粥”结束以后,都在那儿哭得“呜呜”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封闭多年的内心在那一瞬间被打开了。

    志愿者让“仁爱”之花遍布天下

    《公益时报》:“仁爱”成立11年来,发展速度和规模有目共睹。较之其他慈善公益机构,你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志峰:我们的优势就在于志愿者队伍。现在每年我们全国范围内的志愿者参与人次达到几十万,公益项目已经有14个,每个项目本身也有很多的发展延伸,像我们的“心栈”现在全国有48个,启明书院已经有100多家,环保站也有40余家。

    从志愿者管理体系来讲,目前我们采用的是“核心带骨干、骨干带普通”这样分层带动管理的模式,就是要一层层地传帮带。

    后续我们认为需要加强的就是对志愿者进行系统持续的培训。“通识培训”是针对刚刚接触基金会或接触时间不长的普通志愿者的必修课;对骨干志愿者,我们有心灵成长分享会;对核心成员,有集中的核心理念培训班。

    下一步我们可能要考虑成立“仁爱培训学院”,对志愿者的培训形成课件化,由专业的讲师团进行授课讲解,让我们的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最近我们的“仁爱志愿者APP”已经开发完成,这将更便于志愿者注册、登记、轨迹记录,有助于“仁爱”志愿者队伍的体系化、规范化管理。

    仁爱“公益创新”首推“安宁疗护”

    《公益时报》:近几年“公益创新”的概念在业界讨论得比较广泛。“仁爱”在公益创新方面有没有具体动作?

    刘志峰:“仁爱”也在一直关注公益创新,但无论何种创新,我们都会围绕着“仁爱”的核心理念“心灵慈善、感恩慈善、人人慈善、时时慈善、补位慈善”等这几个方面来展开。

    现在我们99公益日参与的,正在大力推广的“安宁疗护”就属于公益创新,这个项目的概念在国内是比较新的,我们介入也是比较早的。

    仁爱“安宁疗护”项目设立于2015年,正式进入病房是在2016年底。中间这段时间一直在做大量的培训和外围的工作。“安宁疗护”既要有志愿者的参与,又要有医护人员的参与,还要有灵性关怀师的参与,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目前,“仁爱”的志愿者已经进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对病人进行陪护。

    “安宁疗护”的核心不在于你有多少技巧,而在于你有没有真正的爱心。在首钢医院,我们的一个志愿者陪护一位癌症晚期的老人,这位老人平时就非常内向沉默,和他自己的家人都很少交流,表达内心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写日记。但这位老人跟我们志愿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志愿者成为老人家“新交的老朋友”。

    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他给志愿者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和故事,很多事情是他的子女都从未听说过和知道的。我们的志愿者送给老人一个代表着美好祝福的金刚结,老人欢喜地收下了。弥留之际,老人看到前去探望的志愿者,虽然已经无法交流了,但看得出他特别感动和开心。一直到最后离世时,老人手里还紧紧地攥着我们志愿者送给他的那个金刚结。

    这个项目将是我们“仁爱”未来公益运作的一个重点项目,我们还成立了“安宁疗护发展支持计划”,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