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截至9月18日11时 “30块钱的飞机延误险,最后保险公司能拿到的不到5块钱,其他费用都是保险销售的渠道成本。”一位网络互助平台的负责人说道,“保险之所以卖得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间销售环节多,成本高,而且很多保险的准入门槛相对也比较高,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公众主动购买保险的欲望并不强烈,保险普及率比较低,即便是保险公司内部从业人员,也有很大一批并没有购买保险。” 2016年,一种叫“网络互助”的模式开始迅速发展,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网络互助平台出现。而在很多人看来,网络互助的本质其实与国外的互助保险(或称“相互保险”)非常相似,它继承了相互保险的一些模式特点,如组织形式、管理办法,也根据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和当前的监管环境做了一些变更。 纵观当前各网络互助平台推出的互助计划,模式大体相同,均采用费用均摊的方式,如所有加入互助计划的会员均需缴纳一定的费用,所有的费用将形成互助资金池,如果其中一人发生互助计划保障范围内的情况,互助平台将从互助资金池中拿出预先约定的互助保障资金给予受助人,而该笔资金将按照目前互助计划拥有的会员人数进行均摊。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2016年超过22家投资机构对网络互助平台进行投资,累计投资金额超过3亿人民币。在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会有如此多资本集中式涌入,是希望从保险行业分一块蛋糕。此前对于传统保险行业,无论从渠道或资金准入门槛上,绝大多数资本都很难介入,而网络互助被看做是可以通往这块觊觎已久的蛋糕的快速通道。而随着资本的快速介入,也催生出了各平台之间激烈竞争,各类互助计划不断出现,有的保障范围扩大,有的理赔金额很高。 2017年,保监会陆续开展了关于网络互助计划的专项整治活动,在明确界定网络互助不是保险的情况下,对所有的网络互助平台提出明确要求:不得已任何形式承诺风险保障责任或诱导消费者产生保障赔付预期,不得使用任何可能诱导消费者差生预期的宣传手段,平台要向公众声明“互助计划不是保险”,“加入互助计划是单项的捐赠或捐助行为,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等。此后,平台陆续发停止互助计划的公告,但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平台之所以关闭,是因为在平台运营过程中,没有寻找到盈利模式,且没有资本的支撑,所以被迫关停,并对互助行业持乐观态度。 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网络互助本身尚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互助计划本身并没有像传统商业保险一样严格的精算,且在财务储备和赔付能力方面存在风险;但也有人认为目前网络互助平台低门槛、便捷式的加入以及保障范围的灵活性,在当前正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样的保障方式。 对此,《公益时报》联合新浪公益、问卷网和凤凰公益推出本期“益调查”——网络互助计划,保险外的另一种选择?结果显示,近52.04%的网友购买或加入过网络互助计划。 对于网络互助是否能满足个人保障需求方面,有62.65%的网友持肯定态度,认为互助计划可以满足个人保障需求,但也有37.35%的网友持反对态度。 而现阶段对于网络互助哪方面最为担心,43.57%的网友选择了网络互助平台,对平台的可靠性作为其考虑重点;42.45%的网友表示担心资金安全问题;13.98%的网友则最担心是否能及时赔付。 对于网络互助是否能成为商业保险的补充这一问题,56.43%的网友表示可以作为有效补充,31.02%的网友表示反对。 网友留言: 叶子:网络互助的春天已经到来。 妮可:我加入了网络互助计划,但我也买了商业保险,不冲突。 老人与海:互助计划太多了,很多保障范围大而全,不得不让人对其能力产生怀疑。 傻瓜先生:网络互助平台炒作大于实质,风险其实挺多的。 ■ 本报记者 菅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