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年检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慈善文化趋向更加开放多元
用影像的力量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精英杭州论善道
慈善文化趋向更加开放多元

    2017年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2017中国慈善文化论坛暨第四届西湖论善”当日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浙江省慈善联合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及新华网联合主办,以“接通善道——跨界、融合、创新”为主题,解读我国慈善文化发展大势,分享跨界合作成果,探讨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呼应社会需求的慈善价值体系。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跨界发言、案例分享等环节。

    杭州慈善全国靠前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表示,希望慈善文化沁入每一个国人心中,希望慈善成为国人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向上的价值观。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表示,敦和在慈善文化方向尝试实现三个打通,即打通古今,打通中西,打通理论与实践。

    “通过和中慈联、浙慈联等慈善文化领域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成果。”沈旭欣说,通过竹林计划、公益慈善学院等项目,涌现出一批关注慈善领域的青年学者;通过举办中国慈善文化论坛、中国慈善百人论坛,通过对慈善文化的广泛传播,倡导了慈善文化价值,营造出全社会的慈善文化氛围;通过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建构慈善领域的数据库和案例库,推动了公益慈善行业的知识生产和历史积淀。

    在敦和慈善基金会等一批优秀社会组织的推动下,不论是捐款还是参与慈善的人次,杭州在全国排名都比较靠前,而杭州所在的省份也是慈善大省,浙江的慈善事业比其他地方发展更快、做得更好,成绩特别突出。

    浙江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勇耀介绍,《慈善法》颁布实施一年来,浙江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近4.9万个,另有12万家社区慈善组织纳入备案,活跃在基层一线。另外,浙江的社会捐赠稳步增长,浙商参与慈善的热情更加高涨;浙江的互联网慈善井喷发展,大众化、便捷化、年轻化的网络募捐方兴未艾;社会企业、慈善信托、慈善金融等各种慈善新生态逐步形成,慈善事业跨界融合成为新态势。

    慈善落后于需求

    据了解,目前在海内外有800多万浙商,他们每年创造的财富大约是浙江全省GDP总和。同时,浙商热衷于做慈善。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发起人兼名誉理事长汪力成就是浙商做慈善的代表之一。汪力成2007年设立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致力于慈善助学、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

    他表示,如果要想做企业成功,一定不能把企业的终极目的定义为只是为了赚钱。赚钱只是手段,企业的宗旨使命愿景一定超越以赚钱为目的。所以一直以来,自己的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并非什么有钱赚就做什么,即使再有钱赚,不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项目也不会去选择。

    汪力成表示,“一半创造财富,一半回馈社会”,这两者加起来就是他自己人生的意义。

    虽然现在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但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仍然落后于社会需求;从慈善行业看,慈善文化落后于慈善组织的发展;从慈善文化看,慈善研究落后于慈善传播;而在慈善研究领域,其深层面的心理意识、伦理哲学如何支撑慈善环境、治理、行为与项目等中间层面的建设,这方面的研究更是缺乏。陈越光从慈善文化的结构层次、慈善文化的民族性以及慈善文化的时代性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慈善文化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慈善文化所要面对的问题。

    助推慈善文化建设

    关于如何推动慈善文化建设,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认为,应该用文化慈善来助推慈善文化的建设。在他看来,慈善文化是统领慈善事业的理论体系,而文化慈善则是慈善事业一个组成部分,是与教育慈善、医疗慈善等相并列的。他强调,无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公共体系的完善,对慈善资源布局和配置进行的调整,都给与文化有关的公益慈善项目发展以更大的空间。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阿里巴巴集团原副总裁梁春晓认为,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许多新公益正不断涌现,它们共有的特征就是平台化,将各种资源整合、连接,释放能量。跨界融合正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创新方向,信息慈善文化也必然会朝着开放、共享、普惠、多元的方向发展。

    沈旭欣表示,敦和基金会希望通过努力,实现如下慈善文化目标:策划和资助具有建设力、行动力和创新意义的公益项目,积极营造有利于慈善文化的生态环境和良好氛围,从而促成相关主体尤其是公益“人”的成长发展、一系列有分量文化产品的推出、实务界的理念认同和行动跟进、媒体自觉自发的传播和弘扬。通过有意识的推动及各方合力,使慈善文化及其相关话题进入公益慈善的研究视野和行动范畴,让慈善文化在公益慈善行业乃至全社会蔚然成风。(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