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其首都内罗毕跻身非洲的国际大都市之列,但在当地固有性别观念的影响下,其大量的底层女性群体仍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因而在应聘工作时失去竞争力。根据2017年非洲女性权益报告,底层女性不得不流浪街头,面临着疾病、毒瘾和性暴力等种种挑战,实现底层女性赋权关系着肯尼亚性别平权的未来。 “每和男人做一次性交易,她们就失去一部分自我。”致力于贫民窟女性赋权的U-TENA负责人娜奥米说道。 在肯尼亚,未婚早孕的底层女性非常常见,她们有的居住在贫民窟中,有的不得不流浪街头。近日,笔者一行人在当地NGO的陪同下前往Lunga Lunga贫民窟走访底层女性。 走进温妮的家,一扇即将脱落的木门,一张靠墙放着的床,对面是一个破旧的沙发。床头的小柜子上放着一只塑料碗,苍蝇正围着碗底残余的食物打转。坐在阴影中的温妮讲起了她自己的故事。 17岁时,生活窘迫的温妮在朋友劝说下,找到了一个男朋友并依靠这段亲密关系换取钱物。然而当温妮发现自己怀孕后,担心会不堪经济负担的男友迅速抛弃了她,家人也将她赶出了家门。 温妮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为了不让孩子饿死,无法找到工作的她又交了一个男友,将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寄希望于这段新的感情。然而,连续出生的两个孩子使这个家庭陷入困境,温妮又一次被男友抛弃了。 太多由于家庭条件早早辍学的女孩无法找到工作,依附于男性成了她们的唯一选择。在出卖自己身体的过程中,女孩们渐渐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怀疑自己未来的人生是否都要在性交易中度过。 技能培训是街头女性的希望? 根据世界银行在2016年的统计数据,女性失业率达到13.2%,远高于9.1%男性失业率。越来越多的NGO开始关注女性对于就业的渴求,希望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底层女性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改善底层女性的经济状况。 内罗毕市郊的手工艺品工厂Kazuri,是一个成立于1975年的NGO,主要致力于通过雇佣当地弱势女性群体,手工制造各种陶器和陶瓷首饰,从而为她们提供稳定的工作。目前,该厂大概有340名员工,其中90%都是单亲妈妈。 “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32年了,每个月可以领到11000先令(110美元)的薪水。”库斯告诉我们,在Kazuri工作的女性大多都是单亲妈妈,为了维持生计和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对于其他已经组建家庭的女性,她们想要参与NGO技能培训,不仅要承担起沉重的家务,还有面对男性的不支持、不理解。“我曾一度觉得我会在这个家里带着绝望死去。”这是帕翠西娅来到位于内罗毕郊外恩贡小镇的EUPHRASIA女性中心的第四个月,“但马上我就可以获得食品加工的执照,我会变得强大起来!” 技能培训也许给肯尼亚女性的生活带来了转折点并提供了就业的机会,然而这些机会则可遇不可求。2016年,在25位从EUPHRASIA厨艺班毕业的女生中,只有两位最终找到了工作。 要实现为底层女性赋权,只靠技能培训还远远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固化的男权思维让许多雇主认为,即使通过了NGO的技能培训,女性仍然无法胜任工作。他们认定这些底层女性会不断地生孩子,从而很难集中精力工作,并会更加频繁地迟到、请假。即使因为一项技能获得了工作,这些女性升职的机会也少得可怜。 职场不对等的权利关系也让女性在寻找工作时充满挑战。23岁的海伦是一位想要加入TANDAZA女性改造中心的底层女性。她曾多次尝试着寻找工作,但每次她的男性雇主都会要求她以身体作为交换。“如果我拒绝,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辞退我,因为即使我不愿意也总会有其他女孩愿意的。” 平等的经济权利应是实现肯尼亚底层女性赋权的第一步,而NGO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也的确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可很多雇主并不会因为女性接受过技能培训而接受她,家庭也不会因为她有了工作而更加尊重她,固化的男权思想让女性技能培训面临着重重挑战。 对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技术水平不高的底层女性,NGO所能够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无论在肯尼亚还是在中国,都无法完全为她们确保一个经济独立的社会地位。只有改变根深蒂固的男权思维,培养社会上的男性们尊重身边的女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权,真正解救社会底层女性。 “中南屋”专员 王雨婷 资心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