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年检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张轶超等四位教师获第三届“全人教育奖”
2016年“福特汽车环保奖”项目回访走进新疆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年检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2016年“福特汽车环保奖”项目回访走进新疆

    授予荒野新疆“雪豹保护基地”证书

    2017年8月14日,“福特汽车环保奖”进入新疆,对2016年获奖项目“新疆雪豹调查与保护”和“保护伊犁鼠兔最后家园”进行为期3天的回访考察,前者获得2016年“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环境保护传播奖一等奖,后者获得先锋奖二等奖。

    雪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雪山之王”,但随着非法捕猎、矿业开采、城市化等多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高海拔生态系统日益遭受破坏的同时,它已沦为世界濒危物种。“作为高原地区的岩栖动物,正常情况下雪豹应该生活在海拔5000米附近,夏季在3000米附近觅食,但随着近些年高原生态环境以及原有食物链的破坏,我们有时在海拔1000米的地方也可以观察到雪豹的行踪,这样的位置已经离乌鲁木齐市区非常近。”邢睿说道,“活动范围的下移所暴露的出的问题,是雪豹目前的生存现状正在日益恶化,以及不断增加的人兽冲突。”

    为了能够吸引公众对雪豹生存现状的关注,2014年,邢睿所在的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发起“新疆雪豹调查与保护”项目,致力于通过深入调查,对雪豹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补充完善的同时,让公众了解并关注雪豹。“在雪豹生存环境尚未完全失控的情况下,让社会、政府对雪豹以及它所代表的雪山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足够重视,是我们的目标。”

    作为项目发起方,“荒野新疆”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取得了卓尔有效的成绩,野外架设100多台红外相机,用于捕捉雪豹生活的照片资料,已追踪到的雪豹数量超过36只。而除了与当地牧民进行交流外,与专业视频拍摄和制作团队开展长期合作进行野外拍摄,其制作的雪豹宣传片,多次被央视选用,在腾讯视频上获得过千万点击量。

    就是这样一个扎根新疆的团队,很难想象只有两个全职工作人员,作为机构发起人的邢睿,目前也是总负责人。“以结识共同爱好的朋友,且从中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这是团队成立的目的,不会改变。从对荒野的个人爱好转化成为保护自然,实现志愿者向公益人的转型,是个人行为,团队不强迫,所以成员都是快乐的。成员自愿的把自有专业能力和资源贡献出来,为了某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努力,这就是我们的模式。”

    目前,荒野新疆正在开展包括“雪豹调查与保护”在内的3个项目,而以志愿者团队为基础,孵化专业的项目是邢睿对组织未来发展的计划。

    就在邢睿和他的志愿者团队为了雪豹而努力时,另外一个人却在为了一种可爱的小动物而坚持30余年。

    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6年)确定的濒危动物,伊犁鼠兔仅存于我国新疆。体型娇小的伊犁鼠兔自1983年在天山山脉被李维东意外发现以后,便被认定为新物种,但此后二十多年不见踪迹,直到2014年再次被李维东用镜头捕捉到。而随着人为干扰、气候变化、违法盗猎等因素影响,71%的栖息地已经丧失,自2002年起,李维东团队在当地牧民的帮助下在精河县吉普克山区及乌鲁木齐天山一号冰川开展鼠兔保护和监测工作。2015年“李维东自然生态保护服务工作室”成立,201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中华伊犁鼠兔保护地-精河”也正式挂牌成立。“保护地的建立,对于伊犁鼠兔的保护是一个突破,以这个试点为基础,再尝试‘保护地友好’产品等方式,实现保护地的自我造血,反哺鼠兔的保护工作。”李维东说道。

    福特汽车环保奖组委会评委陈键说:“像荒野新疆、李维东自然生态保护服务工作室这样一批当地环保组织的发展,代表着新疆地区环保意识正在提升,并致力于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当地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福特汽车环保奖’希望给予这些组织资助和鼓励,帮助广袤的新疆继续保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

    据了解,“福特汽车环保奖”于2000年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经累计资助410家环保团体和个人,资助资金2210万元,为520余家NGO组织提供了包括项目管理培训、公益创业训练营、聚力计划、导师计划、企业社会责任及环保案例研究等,动员超过10000名员工及其家人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近50000小时。 (菅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