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人才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局限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专访广东省与人基金会秘书长唐金银:
人才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局限

    公益机构中关注青年公益人的项目有一些,但专门支持、孵化青年公益项目的基金会,2012年成立的广东省与人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与人基金会”)应该是第一家。新生力量在任何行业都是可贵的,代表着希望和未来。与人基金会怎样支持青年公益?《公益时报》记者专访了与人基金会秘书长唐金银,看看从商业领域转行做公益的她,怎样看待公益行业和机构自身的人才培养。

    《公益时报》:从商界的角度看,公益行业有哪些欠缺?

    唐金银:在人才和资源的获取上相比商界都存在更明显的局限性。在跟同行们的交流中发现很多公益机构造血能力有限,大家非常多地讨论筹资、资源获取、优秀项目的发掘等问题。

    第二个层面也是我加入与人基金会后经常思考的问题,如何做人才梯队的搭建,我发现无论是公益行业还是我们机构内部,人才梯队的搭建都面临了比商界更明显的障碍,比如发展空间、薪酬水平、培养机制等。

    第三是行业创新,我觉得创新更多来源于人的内在动力,而公益行业对高端人才加入和长久留存的吸引力存在局限,同时有了创新项目,要找到合理资源将它落实也有难度。这导致公益圈的创新能力、响应速度、推进力度相比商业领域都有所欠缺。最近看到何享健60亿元的捐赠计划,都是好现象,但这样的大手笔始终还是少数,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多。

    《公益时报》:公益机构可以为青年人进入行业做些什么?

    唐金银:在国内,青年人做公益的资源很稀缺,与人基金会希望在青年公益起步时给予支持,在他们接触公益并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扶持,吸引没接触公益的年轻人开始做公益,让几千个做公益的年轻人变成几万人或更多。我们资助过的一些青年公益项目的执行者,在走出校园后选择了加入公益行业,这是很好的人才转化。

    另外就是青年公益人才孵化,从2015年开始,与人基金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青年孵化这一块,促使更多热心公益的年轻人提升公益能力。这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开始做人才孵化项目。我们也在关注,看能否跟同行形成合作,规避各自的局限,产生更大的合力。

    此外,机构领导者应该为自己的员工创造更多机会。除了薪酬,能力提升和发展空间清晰化也非常重要。以与人基金会为例,我们会给员工创造机会外出培训、学习商业领域的工作方法。内部架构也会进行调整,原来是扁平化管理,所有项目官员直接向我汇报,高级项目官员只是在薪酬、负责项目金额大小上有所区别。后续我想进行一些调整,比较优秀的人才可以承担更多管理职能,统筹地规划业务,为他们创造更多提升的机会。

    《公益时报》:与人基金会为什么一开始就定位在青年公益,希望带来怎样的影响?

    唐金银:与人基金会在5年前创立之初考虑自己定位时,考虑到资源有限,加上我们的出资人愿景,成为首家聚焦青年公益的资助型基金会。当时考虑这个群体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群体本身代表着公益行业的希望;第二,这个群体支持的人相对较少。我们希望先把公益的种子埋在青年当中,这对整个社会产生的效益虽然不能量化,他们即使不是成为全职公益人,也可以以义工、顾问等的角色支持到各类公益组织中;同时他们可能成为一些社会议题的关注者,倡导者,推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青年时期的经历常会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希望并相信这些种子可以在未来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外很多青年人在小时候就接触公益,社区型公益活动非常多,国外很多大学在招录新生时都要求有公益活动参与经验。中国社会还没有这个氛围,大家在中小学时忙着参加培训班、考试,到大学放松了先谈个恋爱。所以,对于没有公益概念的人,我们可以让他先了解。有公益想法的人,帮助他更好地实现,这些好的项目会在青年人中产生示范效果。

    此外,除了对他们的项目给予资助,我们也对这些青年人进行能力培养,我们的项目官员会在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可执行度、可复制性等方面对执行团队进行引导。

    《公益时报》:你观察到的青年公益项目有哪些不足?

    唐金银:我们覆盖的是28周岁以下的青年公益群体,包括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全职公益人。大学生这部分有几个特点,比如接触社会有限、思考问题的连贯性还有缺陷、对公益的理解仍然有偏差、更理想化。但我们不应该小看青年人的能力,理想化让他们更有热情,有的青年人非常有冲劲,也非常有自己的见解。这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我们项目人员任务量蛮大的,我们从来不直接say no,而是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引导他们不断改进。如怎样贯通项目逻辑,设计上可以回应到需求和目标;原来项目的公益性比较弱,更像一次普通的校内社团活动,怎样链接一些公益主题,可以让活动的公益性更加凸显……这些都是我们在项目跟进中需要考虑,并协助青年人在做公益时去完善的例子。

    2014与人基金会开辟了小型项目通道,专门资助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未注册的小型社团及其项目,以基金会内部立项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资助。这些小而散的学生团队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公益无尽的潜力和希望。

    今年5月我在北京参加创行世界杯中国站总决赛,很高兴最后拿到冠军的是我们资助过的广东药科大学的一个团队,他们把中药渣经过种植草菇一级利用后,草菇废料进入二级利用堆肥发酵有机肥,再有机肥种植中药材,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既达到环保的公益效果又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像这样的项目并不算多,但是让我们看到希望。

    《公益时报》:与人基金会的YU益平台也是“互联网+公益”的形式,我们希望它实现怎样的作用?

    唐金银:与商界相比,公益圈的互联网化水平相对滞后一些,但是受出资人的影响,与人基金会一直在与时俱进,希望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利用互联网思维为公益界带来新的气象。YU益平台是我们在2015年与人基金会成立三周年的时候开发推出的,这个平台由PC、手机网页版和微信端组成,分四大板块:我要出力、我找孵化、公益商城、项目申报,是一个旨在为青年人参与公益提供一站式、整体化解决方案的网络平台。目前平台运营了整整2年的时间,注册用户4万多,审批项目600多个。但目前这个平台只是实现第一层级功能,更像一个基金会内部的项目管理工具。我们带着很大的期许在做这个平台,但确实困难重重。商界推的互联网平台很多,但能够形成完整运营闭环、高用户黏性的也不多。接下来我们也要积极思考,如何去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平台,以达到提高青年人的公益参与度,为青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公益选择。同时,也将他们对于公益项目的评价和反馈纳入到资助体系中来,增加公益参与者与公益项目本身的关联度和互动性。

    《公益时报》:公益圈内部也有几个互联网平台,但持续不久,大家用得多的还是大众化平台。

    唐金银:公益圈确实有不少类似尝试,互联网化这几年特别火。我觉得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称,比如参与公益的渠道、小项目获取资助的渠道、参与者与项目的互动等。

    我们知道商界的平台前期靠烧钱圈用户,但公益机构没有资源去烧,所以我们要回归到项目本位,我们需要去分析去了解现在的年轻人的兴趣偏好和情感需求,用更贴近他们的方式去传播、推广公益活动,甚至是遵循他们的思维方式来设计公益项目。将更多的青年人吸引并聚集到YU益平台,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性让青年人更容易参与到公益项目中,并给予愿意参与公益的青年人更多支持方式,比如培训机会、行业交流、资源链接。

    《公益时报》:与人基金会孵化的项目中哪些比较成功,已经实现独立运营?

    唐金银:我们这样看待独立性——通过我们的资助,它可以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影响和关注,同时能够吸引更多资源参与进来。

    与人基金会资助过的项目比较大的比例都实现了这种独立,也就是在项目初期,与人基金会提供“天使投资”,支持前期的起步,而项目运转起来之后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例如颗粒公益、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蓝信封、灯塔计划、阳光书屋等项目,都是在早期获得与人基金会支持的青年公益项目,现在很多已经是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有些拿到了相较于早期资助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资金支持,更多样化的社会资源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而例如微乐益在2013年做青年成长计划时有获得资助,发展到现在的微辣青年,持续做青年支持,获得好的口碑,近期的共创者计划也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吸引大众参与。

    《公益时报》:与人基金会下一个五年会有哪些策略上的变化?

    唐金银:与人基金会的目标可以分三个层级看,一是推动青年广泛参与公益;二是希望青年持续参与公益,从志愿参加服务向执行公益项目转化;三是引领创新。在前五年的摸索中,与人基金会更多是在做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希望将重点转移到可持续性上。这个会促使我们在资助的标准、项目的设计等方面都做一些调整和聚焦。

    另外,我们也会积极与行业其他机构、平台交流学习,比如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加强行业交流,优化行业生态,提升基金会在行业的整体影响力。

    ■ 本报记者 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