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大学生志愿服务怎样避免一阵风?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大学生志愿服务怎样避免一阵风?

    7月21日上午,2017年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在成都师范学院举行。

    6月2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考试举行。

    7月22日,广东省的百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乘坐火车分别前往乌鲁木齐、拉萨,开展支教、支医、支农等志愿服务工作。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计划”的一句口号,让广东姑娘邵书琴毕业后走进新疆,成为一名志愿者。如今,服务期满之后,邵书琴毅然决定继续留在这里,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三师托云牧场上。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连续14年坚持“研究生支教”项目,源源不断向西部贫困地区派送优秀学生。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坚守,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我们的形象,就是中国青年的形象。”前不久,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的100名志愿者,承担起筹备、联络、礼宾、后勤等多项工作,累计上岗664人次,服务时长达6484小时,得到组委会和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如今,志愿服务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然而,“风靡”之余,学生志愿服务应该怎样发展?有什么新趋势?如何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机制?怎样让志愿服务精神真正深入人心?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志愿服务≠“简单帮忙”

    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63支实践团队、600余名志愿者即将参与到“歆语工程”、多语言服务中心等志愿服务活动之中。

    “歆语工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之一。10年来,学校共组织了3000余名师生,赴西部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以语言服务、教师培训为主的扶贫支教活动,直接受益人群达7万多人。

    依托自身优质的外语教学科研力量,用专业所长从事志愿服务,这是“歆语工程”成功的秘诀。有高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学生志愿服务虽然看上去“如火如荼”,但也常常陷入一种“简单帮忙”的困境。不少志愿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与社会需求不吻合,与专业学习的关联性也很低。

    事实上,志愿服务针对特殊人群,更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和解决方案。而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志愿项目,也更容易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可喜的是,像北外“歆语工程”这样专业化的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如今越来越多:

    北京林业大学的杨柳树雌株调查志愿服务团队,连续22天对五环范围内杨树、柳树展开网格式全覆盖调查,并对重点示范区树木进行二维码信息采集,建立雌株数据库,为北京飞絮治理奠定了基础;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接待来访、回复信件、为当事人出具法律意见书、代写法律文书等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明镜天空;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组建起中国问题回答小组,在外国主流交流网站上解答有关中国方方面面的问题,承担起青年外宣志愿者的任务,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所学,而且对专业所学有所提升、有所思考,这样的志愿服务才能让学生感到更有收获,也才能在运行过程中更为持久。”许多高校负责人表示。

    志愿服务要传递好

    “接力棒”

    “东乡行”西部志愿者协会是中国海洋大学志愿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西部贫困地区建立起9个支教点、3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设多门海洋特色课程,资助学生近800人、捐款近15万元……12年来,这支团队从一个仅有5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发展成了一个400名海大学子志愿接力的学生公益组织。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套常态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机制。目前,“东乡行”志愿服务已打破了暑期支教的单一形式,形成了覆盖全年的扶贫支教活动,并且逐步构建起宣传招募、日常活动、扶贫支教、回校宣传的运作模式。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推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北京林业大学,志愿服务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学生按需立项、据项组团,然后通过自主申报、学院推荐、综合评审等环节,优秀的项目便会得到国家或学校的资金支持。此外,北京林业大学还依托“志愿北京”网络平台,实现了志愿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工作时长记录的网上操作,提升了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水平。

    有高校负责老师介绍:不可否认,当下的学生志愿服务在项目制、品牌化、规范性等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但是相比于高涨的志愿服务热情,制度建设还是相对落后。比如,志愿服务活动更多依赖于行政模式,社团联盟化管理模式的志愿服务数量有限;志愿者流动性大、服务持续性不强,“传递好接力棒”的难度很大;志愿者招募标准较单一,岗位划分和岗位要求不明确;志愿者培训缺乏规范与标准,很少着眼于志愿者的自身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探索过程中亟待解决。

    “应该讲,在我们国家,志愿服务已经从蓬勃兴起的初兴阶段,逐渐走向理性和规范化的成熟阶段。如何从1.0阶段,走向2.0阶段,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北京林业大学团委负责人介绍。

    志愿精神塑造是一门终生

    的“必修课”

    志愿服务本身是一项自觉自愿的行动,但参与志愿服务又避不开考核、奖励等一系列评价指标。二者之间如何平衡?采访中,很多高校老师表示,这是一个必须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在大学,学校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也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如将志愿服务纳入综合实践学分,参与志愿活动可以在奖学金评比、评优评先中获得加分,为优秀志愿项目提供资金赞助,大力扶持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这些政策本是为了激励学生参与志愿行动,然而有一些学生却为了证书、为了奖学金、为了当社团干部,让公益服务掺杂进了不少功利色彩。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负责老师介绍:学生志愿者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获得个人能力的锻炼、获得他人社会的认可,这本无可厚非,但志愿服务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而要让这种精神价值内化于心,要让学生出于自我奉献而非自私自利之心参与志愿服务,就必须把握好利己和利他两种动机的平衡,用有效的引导防止志愿服务异化的倾向。

    “强调志愿服务的精神激励和过程评价很有必要。一些团队贡献、最佳服务之类的个性化荣誉,可以捕捉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闪光点;优秀志愿团队的演说、表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对其劳动付出的认可。只有充分展现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学生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志愿服务的价值才能真正彰显。”上海外国语大学团委老师谈道。

    当然,志愿服务精神不仅要从大学培养起,更需要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着力培养。采访中,不少学者分析,当下,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文化已经越来越好,在中小学,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会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志愿服务记录也会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但必须要防范的是,尽管《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一再强调,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以日常服务记录、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主要依据,对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但由于综合素质测评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升学,所以,也出现了一些为了获取综合素质分数、怀有较强功利性而参与志愿服务的现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甚至把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与课程标准以及毕业要求结合起来。比如,美国绝大多数学校都会开设志愿服务学习的相关课程;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要求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才能获取毕业文凭;韩国规定志愿服务活动的分数占总成绩的8%等。

    “当然,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应该伴随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不能让志愿服务一阵风,而是真正常态化、长效化。”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