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专题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动态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创新实践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专题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关村街道第二届公益微创投大赛举行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创新实践

    在“参与·助力·共享”的主题下,越来越多的社区社会组织涌现出来

    6月8日,北京市中关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一场针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高考”悄然展开——中关村街道第二届公益微创投大赛在这里进行。

    来自华清园、东里南、东里北社区等12支社区社会组织“考生”以PPT汇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机构和项目,接受来自街道、首经贸大学、社工事务所的“老师”们的评估。

    因为这场“高考”的结果将与资金扶持挂钩,所以“考生”们都很努力,但现场的表现似乎并不完全尽如人意——没有介绍清楚项目的、服务对象不够清晰的、超时的、紧张的,都有出现。

    对这一情况,作为这场“高考”的组织者,中关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衡东却并不觉得问题严重,他说:“我们公益微创投大赛的目的是通过项目打造组织,不很完善没有关系,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这些组织通过大赛学到方法,再根据社区社会组织的情况一对一进行帮扶。”

    这与第一届大赛的情况相比有了很大变化,第一届的时候参赛的社区社会组织所需要展示的东西都已经被准备好了,上台按照准备好的来就可以了。

    这一变化看似简单,却意味着社区治理、社区服务思维的巨大转变,由一次性的问题解决转变为培育解决问题的组织,让居民从被动的“我参与”转变到主动的“我计划”“我实施”“我参与”。

    从金点子到社区社会组织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越来越显得重要而复杂。大型社区人口越来越多,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以中关村街道为例,仅太阳园社区,就有15栋高楼,近万人,有大量的空巢老人、高龄老人。

    居民需求五花八门,对社区治理的诉求也越来越强,如何做好社区工作成为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的很多街道、社区都开始引导社区居民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提出“金点子”、形成提案,通过评选并适合自治的,支持居民自我解决。

    中关村街道实施的公益微创投就是如此,其目的是让辖区居民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让居民从被动的“我参与”转变到主动的“我计划”“我实施”“我参与”,使社区活力被激发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一次性的解决某一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形成长效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把组织打造好了以后,才可以承接、实施社区各种类型的服务。”衡东强调。

    从带着做到支持做

    为了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关村街道在公益微创投活动中引入了北京市海淀区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支持。

    据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吴昊介绍,在第一届的时候,参赛的组织是在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工的带领下去实施项目的。虽然项目实施的不错,但居民的意愿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表达,主动性并不够。

    第二届公益微创投大赛将着重点放在了组织培育上。“我们主要的角色是幕后的支持者,实施什么项目、项目如何实施都有组织自己提出。”吴昊表示。

    与此同时,中关村街道对社区社会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小组督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制定了《中关村街道关于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村街道公益微创投实施规范》以及《中关村街道公益微创投项目实施手册》,建立社区服务项目评估体系,形成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生态系统。

    小荷初露尖尖角

    思路的转变,带来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次参与大赛是12支队伍有7支是动员的,有5支是主动报名参加的。”吴昊表示。

    尤为可喜的是,在12支队伍中有近一半的队伍是有中青年社区居民发起组织的,如希格玛社区居民自服务联合会、祥园妈妈爱心公益联盟、中关村街道爱与陪伴义工社、公益行志愿服务队等。在大多数社区社会组织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尽管他们在现场的表现有这样那样的不完善,但已经可以看出对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视和组织发展能力的提升。

    祥园妈妈爱心公益联盟已经建立了团队管理制度,管理团队成员各负其责,定期召开会议,目前已经在探索项目负责制。

    公益行志愿服务队以亲子关系为切入点开展活动,实施父母讲堂、亲子活动。在答辩汇报时明确列出了预算,精确到每场活动。

    中关村街道爱与陪伴义工社链接了各方资源,加入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灵呵护委员会全国服务网络,和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形成价值观连锁,践行五星义工文化。在项目的规划中明确提出在服务老人的同时开展义工培训活动,要在辖区内培训10名专业社工。

    作为项目评估专家,经贸大学教授黄琦表示:“公益微创投的目标是发挥杠杆作用,不局限于做了多少项目,而是落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上。”因此,在点评中他强调:“要更加精确分析服务对象,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这一点也在参赛的社区社会组织成员中得到了共鸣。

    经过项目评估组的综合评估,以“社会需求”、“项目设计”、“执行团队”为标准,按照重点培育发展志愿类社区社会组织为主的原则,最终评选出了一类项目5个、二类项目4个、三类项目3个,街道将按项目申报的金额结合财务审定的标准给予社区社会组织资金上的扶持。

    据介绍,中关村街道辖区内,群众自发的公益类、文体类、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已经有155支。“社区中的居民热心参与,无私奉献,再加上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支持和助力,最终形成社区全体成员受益的三社联动,这将让社区的方方面面都逐步得到完善。”海淀区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格华强调。

    ■ 本报记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