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地方动态
灾区需要一支“永远不走”的社工队伍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7年05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灾区需要一支“永远不走”的社工队伍

    社工赵文艳包汤圆给特殊人群

    5月1日,初夏的映秀镇还有些许寒意。

    赵文艳一如往常般早起,穿上社工专有的橙红色马甲,从汶川县城坐公交车赶往映秀。在这地广人稀的县城,她当社工8年来,几乎一半时间都在赶路。

    2009年11月,在广东省对口援建工作组的帮助下,汶川成立了第一家社工组织——广东大同社工站,介入灾后重建。2009年底,辞去了民政局的工作后,赵文艳成了大同的一名社工。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不仅改变了山川容颜,也改变了与灾区相连的个体命运。和赵文艳一样,无数社工和志愿者的人生轨迹因地震而改变。

    灾后重建的力量

    9时20分,公交车停靠在映秀镇卫生院附近,下车后,赵文艳脚步匆匆,快步赶往映秀莞香广场。

    镇上的志愿者们已经搭好场地,欢迎游客的横幅已高高挂起,40余名穿着民族服装的志愿者悉数到场等候召集。

    赵文艳叫上几个驻村社工,很快把志愿者组织起来,在广场上一字排开。志愿者们被分成3个组,为有需要的游客指路、带路,提供开水、创口贴及藿香正气水。组织完后,赵文艳和其他社工也加入志愿者队伍,为游客介绍映秀。

    有同事劝赵文艳中途休息下,赵文艳摇摇头表示拒绝,“现在人不多,不累”。

    这是为了庆祝“五一”而举办的一场志愿者活动。自2009年加入大同社工站以来,这样的活动赵文艳组织了无数次。

    赵文艳是土生土长的汶川人,不是社工专业毕业的她,却对这份工作有种近乎痴迷的热爱。

    时间回到2008年5月,汶川人赵文艳还是北京科技大学大三的学生,5月12日地震时,她正在绵阳市区,从惊吓中恢复过来,确认家人都平安后,就赶到了绵阳体育馆当志愿者。

    平常就热心助人的赵文艳,面对无数的伤者,一股无力感却涌上心头,“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发发物资”。

    赵文艳说,这种无力感持续到遇见大同社工站的创始人刘静林和周小燕。

    2009年6月,大学毕业的赵文艳回到汶川,成为县民政局的一名合同制工作人员。而彼时,社工辅导工作正式纳入广东援建的一部分,刚刚从广东来到汶川的刘静林和周小燕,正着手成立大同社工站,因为经常到民政局办事,他们很快熟络起来。

    周小燕向赵文艳描述了未来社工的重要性,尤其在汶川灾后精神家园重建过程中。受其影响,赵文艳也逐渐意识到,社工对于刚刚经历过地震的汶川人民的紧迫性。

    2009年12月,大同社工站在汶川挂牌成立,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汶川县恢复重建工作组的支持下,广东援建组援助资金424万元。

    赵文艳在机构成立之时就辞了职,加入了大同社工站。

    在汶川的社工中,与赵文艳有相同经历的不在少数。2010年,作为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一名志愿者,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的荆志花来到汶川,两年后加入大同社工站,成为一名专职社工。

    同是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向梅,服务期满后,选择留在了汶川县做一名社工。

    逆境中重新出发

    对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大学生来说,社工的生活有着难以想象的艰辛。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社工们分小组到各个镇驻站,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几年。赵文艳被分到水磨镇,刚到时,她找到社区,在办公室搭了张床就住下了。

    社工收入也不高。2010年底,赵文艳的男友欧阳海兵也应聘进了大同社工站,成为一名社工。两人初进大同时,每月只有1500元的工资,即使现在,月收入仍然只有3000多元。

    大同社工站人最多时,有30多个工作人员,在赵文艳进入机构后,陆陆续续有人离职,流动性比较大。

    赵文艳说,有的社工来了汶川,很快被艰苦的环境吓跑;有的上有老下有小,无奈离开;还有一些人想帮灾区,但空有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经验。曾有持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志愿者去安慰受灾者时,听了几句哭诉,自己便失声痛哭起来。

    按照约定,广东援建出资购买项目的期限是3年。赵文艳的家人曾担心,社工的工资低、工作稳定性不够,曾一度劝赵文艳回体制内工作。

    家人的担心正逐渐变成现实。

    2013年3月,3年的服务即将到期,机构的经费来源成为一大难题。当时,机构的人已经走了一大半,慢慢地,由于各种原因,其他社工也逐渐离开,最后只剩下赵文艳和欧阳海兵两个人。

    这样的困境,在汶川的其他社工机构中也存在。赵文艳说,除了大同社工站,其他之前进驻汶川的志愿者工作站,因人员缺乏等问题,陆续关停了。

    在赵文艳的坚持下,社工站有了转机。2014年,汶川县政府决定,给予包括大同在内的3家社工组织每年60万元的购买服务,针对学校、社区、志愿者等开展项目,这可解了赵文艳的燃眉之急。而在此之前,赵文艳已经欠下了不少外债。

    “永远不走”的队伍

    早在机构成立之时,赵文艳和同事们就做了大量调研,了解到灾区人们对心理援助的需求日渐明显。

    在映秀做社工服务时,赵文艳了解到,当时经历过地震的人都有心理创伤,尤其是在地震中失去小孩的母亲,赵文艳说,在走访过程中看到,有些母亲精神恍惚,在家一坐就是一天,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对于这种情况,有时赵文艳竭尽全力,也无法慰藉绝望的求助者,有时求助者会因为赵文艳持续的开导,而慢慢敞开心扉。

    映秀人沈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沈阿姨在地震中失去了小孩,赵文艳带着社工去她家,陪她聊天,一待就是半天。对于社工的开导,一开始沈阿姨基本都不理会,时间一长,也就慢慢打开了心扉。如今,沈阿姨也当起了志愿者,每次只要一有活动就会参加。

    灾后重建完成,伤痛也随着时间被抹去。摆在赵文艳面前的,是如何转变大同社工站的服务方向。

    “灾区的社工服务,要从关注精神家园的建设向关注群众生计问题转变”,在多年的工作中,赵文艳逐渐摸索出这条道路,“一来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二来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有奔头”。

    地处偏僻高山的映秀镇黄家院村是当地的典型贫困村。赵文艳从2015年起带着社工团队到村做工作,情况令人始料不及,“震后村民们养过蝎子,结果亏了不少钱,就灰心丧气地等帮扶资金过日子。看见我们不是来送钱的,就赶我们走”。

    团队没有放弃,多次跋涉上山,挨家逐户上门了解村民的需求,渐渐获得群众理解。“我们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带领20户农家组成互助小组,以扶贫基金补助一部分、农家互助一部分的形式,养起了‘跑山鸡’,并请畜牧专家上山培训村民。”最后,这20户人家每年都得到了几万元的收入。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机构成立至今,汶川大同社工站累计服务过当地10万余人次,组建了一支13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经常服务的有300人。承办过50个民政部、儿童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的项目,并且已经顺利结项。

    赵文艳时常想,如果没有地震,也许她会和爱人到更远的地方看看。经历地震后,她觉得自己要为家乡的重建做一点事,汶川需要的是一支永远不走的社工队伍。

    (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