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以惠州模式为例:外展社工介入流浪人员救助
社工介入救助服务“练溪托养中心事件”将被改写?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以惠州模式为例:外展社工介入流浪人员救助

    被救助回来的女孩,经过社工耐心的开导,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一年多前,惠州首推专业社工外展服务模式,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科学化、专业化、项目化救助,为流浪汉们送去温暖。

    据惠州市救助站站长陈晓明介绍,惠州市流浪乞讨人员外展服务项目于2015年11月正式启动,市救助站向惠州市蓝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服务,专业社工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专业方法,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救助、个案辅导等服务。

    帮助出走17年的流浪者

    回家

    前不久,惠州市救助站接到一位热心市民的微博求助,称博罗龙溪镇有一位流浪汉长期滞留某商场附近,该流浪汉以捡垃圾为食,刮风下雨都躺在垃圾桶旁边,希望政府和热心人士予以救助。

    接到市民反映的信息后,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和蓝天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立刻赶往事发地点。在市民的帮助下,工作人员最终在一处房屋角落找到了流浪汉解某。“当时他躺在那里,衣衫不整,全身脏臭。”蓝天社工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周勇蝶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经过询问,解某疑似精神异常,便将其送往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进行治疗。两个月后,解某病情得到明显好转,情绪趋于稳定,开始有一定的自知力。

    后经调查了解才得知,解某是云南曲靖人,今年39岁,已经离家出走17年,后来流浪到惠州。救助人员和社工联系到他的一位亲属,但其亲属表示无法来惠接领。社工通过观察发现,解某当时病情还不稳定,平时沉默寡言,心理干扰因素较大,于是对他进行了个性化心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解某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回家意愿。在社工协助下,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把他送到了昆明市救助站,由当地救助人员护送其回家,并为其建立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

    陈晓明说,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类人群往往情况较为复杂,特别是像解某这样的精神障碍患者,由于救助站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沟通和救助。现在,由具备更多专业知识和技巧的专业社工介入,更有利于救助的顺利开展。

    近日,记者跟访了蓝天社工机构进行一次外展服务。在市区一立交桥下,37岁的流浪者卢某收到了社工给他们送来的一张棉被和一些食物。卢某说,他在附近打工,但收入很低,为了省房租,便选择在立交桥下露宿,“这已是我这个月第二次得到了帮助,他们(社工)不仅给我物资帮助,还会给我进行心理疏导,教我们如何找到好点的工作,我打心底感激他们。”

    “外展+院舍”实现社工

    服务无缝对接

    外展社会工作通常是由社工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活动区域(如街头),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采取一定专业化、多样化方式,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妥善救助和安置。据了解,惠州以往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外展救助均由救助站工作人员开展,但由于受人员数量、专业技能的限制,外展服务往往难度较大。

    为打破这一瓶颈,上个月,惠州市流浪乞讨人员外展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市救助站引入惠州市蓝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帮扶,目前项目主要在惠城区、仲恺区等流浪人员较多的地方实施。

    据周勇蝶介绍,目前蓝天社工机构派遣了2名社工,协同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外展救助服务组,每周安排3次在项目实施区域实行常规巡查,为他们提供食宿、医疗、返乡乘车凭证等救助,并告知他们求助的方法。对开展服务的流浪乞讨人员,由社工机构做好资料登记收集工作,每月报送市救助站备案。

    外展社工肩负多种职责。对于愿意接受救助的,配合救助站工作人员送其到救助站;流浪乞讨人员如果患病,要配合救助站转介至医疗机构治疗;对于不愿意接受救助的,要为其提供食品、衣物等,并在下一次巡查中进行回访;而对于个别服务需求强烈的流浪乞讨人员则建立个案服务,社工对其进行长期跟踪服务,由市救助站提供资源配合。

    不仅如此,对于送到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外展社工还要将他们对接给院舍社工(即在救助站内开展服务的专业社工),由院舍社工进行跟踪服务,进一步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服务,实现流浪乞讨救助人员全程专业帮扶。“我们通过多个案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往往不仅仅只是物资缺乏,而且在精神上更需要关怀,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心理辅导服务。”

    陈晓明说,市救助站早在2012年就开始开展社会救助的社工模式,但只仅限于救助站内,外展社会工作一直处于空白,现在尝试外展社工服务模式,实现了“外展+院舍”社工服务的无缝对接,经过项目化、专业化运作,将极大提高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水平。

    陈晓明同时表示,和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相比,惠州目前社工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开展社会救助的专业社工机构还十分缺乏,同时整个社会对社工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还不高,更不用说社工外展服务,因此这项举措尚处在试运行期,等项目完善后,社工外展服务模式将向全市各县推广。

    (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