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理事长 黄浩明: 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社会组织为什么要走向国际化?我们要看到社会组织国际化发展的机遇。第一,是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和社会组织涉外政策的要求;第二,是国家特别鼓励带有中国元素的国际组织的成立,例如博鳌论坛;第三,是国际组织对中国社会的期望,正如社会工作联合会要承办社会工作亚太区域联合大会,这是推动中国走向国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将对中国组织国际化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那么,社会组织能不能走出去?比如厄瓜多尔地震时,除了中国政府给予厄瓜多尔救助资金外,我们民间的力量已经过去了,扶贫基金会、壹基金、蓝天救援队、成都义工联……我们的社会组织从中字头到民间的都去了,但是问题还是存在。 第一,缺乏总体的战略思维。比如,社工组织有没有参与走出去? 第二,缺乏内部的战略人才和资金。这次地震,许多民间组织都是个人自掏腰包出去的。再例如,现在有妇女被拐卖到中国来,也有中国的女性被拐到泰国当性工作者,在她们被解救、回到自己家乡和社会的时候,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能使她们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所以社会工作人才很重要。 第三,外部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实际上,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如果没有专业的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工组织支持,我们进入外国的社区,如何能够跟当地打交道?而我们的民间组织走出去还处在认知的阶段。另外,我们一说走出去,就有很多人来批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哪些对策?第一,要有战略设计;第二,要有品牌项目;第三,海外机构;第四,资金运作;第五,人力网络。习主席在G20峰会提出来走向国际的六大人才标准,第一,要认知国情;第二,要懂国际规则;第三,要有国际视野;第四,国内政治经济认知的战略;第五,谈判能力;第六,语言能力。 此外,在对策方面,党委要重视,政府要支持,法律要先行。我还提出一个建议,就是要建立中国的部级协调机构,即中国国际合作发展署,解决“九龙治水”的问题。另外,我们要解决支持政策,比如说税收、外汇、安全、人权、境外、研究、管理等。 我的结论是,社会组织走出去,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建立国际网络。习主席说,中国以后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对此,我的理解是,我们现在在不断地引领世界,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也得到了世界的关照,但是我们的社会组织才刚刚起步,我们期待中国的社会组织也能够有一天能够走向世界。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 史柏年: 社工人才培养需要实现四个转变 今年马上要迎来马甸会议30周年,这30年,社会工作取得了很快的发展,第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政策体系法规。第二,形成了一个认同社会工作作用的社会共识,现在很多服务对象包括政府,越来越意识到离不开社工。第三,形成了一支队伍,现在有76万人。第四,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专业服务。 在成就的同时面临一些挑战。从社会工作人才数量上来讲,2020年达到145万,现在达到了76万,还剩下70万左右,在剩下的3年半时间里每年有20万的任务,是非常严峻的。 从质量上来讲,人员的规格、专业的能力、知识的结构、地域的分布等方面还都存在一些偏差和缺失。 所以,下一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实现四个转变,首先是要由侧重通才型人才的培养向兼顾通才和专才的方向转变。第二,过去社工人才大多数都是在城市,农村最需要但是农村人才极缺,要向这个方面转变。第三,在知识结构方面,要由擅长宏观知识的应用,向宏观和微观临床知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第四,在人才的层次上要由侧重一线人员的培养向一线和管理人员的培养的方向转变。 如何实现这些转变,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现在有一些措施。一是精准项目扶贫的启动。二是分领域的人才培养,国家开放大学社工学院将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来加强不同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些线上线下的课程,可以和各地的行业组织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三是致力于社会工作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学院设计一些比较高端的管理性的课程,境外的游学考察,或者是境内的专题的研讨等,比如美国社会工作的游学考察,台湾社区营造专题的考察,将来还有老年长期照顾、青少年的服务、社会工作管理等比较高层次的学习和研讨。四是致力于掌握和运用临床治疗性知识的人才的培养,设计了一套系列的课程,有20余门课。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卓华: 非营利组织要找到市场化平衡点 1.服务创造价值、专业引领发展; 2.非营利组织特征与市场化属性的平衡。 公益领域专家 涂猛: 公益组织要提高效能必须市场化 1.市场化是实现公益目的的一种手段,因而,市场化绝不意味公益组织以营利为目的; 2.公益组织实务人员是在“去行政化”的语境下提出市场化的; 3.公益组织要提高效能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包括遵循市场的逻辑以及充分运用好市场化的方法。 广州市零略战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廖焕标: 市场化是公共资源配置的手段 公益服务如果要以市场运营为手段的话,评判标准需考虑向社群倾斜,公益性体现在弱势社群在享用公共服务上有适度的绿色通道,市场化运作体现在充分调度特定社群的资源上,实际上两者都是公共资源配置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