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年检
   第14版:年检
   第15版:年检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公益也能推动商业转型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年检

第14版
年检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广州市一百零八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公益也能推动商业转型

    大学教授、企业家、投资人……精英人士聚集在一起做公益,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2016年9月,多位大学教授、企业家、投资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广州市一百零八度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108度公益基金会),基金会通过整合全球各领域一流的精英资源,弥补现阶段教育体系的不足,为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和智慧输出,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基金会也会关注老师和家长群体,希望在教育体系内建立“学生—老师—家长—教育公益组织”的联动机制,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教育公益生态。

    “让现在社会中的精英人士去影响未来的精英群体。”108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叶峰表示,“我们的做法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效益,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并且通过自己的坚持,带领更多公益组织去做这样的事情,肯定会产生质的变化。”

    作为一名“70后”,叶峰有着多重身份:战略管理专家、108度资本创始人、战略学与哲学博士、国内多所一流高校商学院兼职教授、多家基金会理事……不同身份的叠加让他对公益与商业的关系、公益行业的发展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近日,《公益时报》对叶峰进行了专访,希望为大家呈现公益行业内另一种声音。

    推动智慧公益

    《公益时报》:108度公益基金会定位为一家专注于教育公益的智慧型公益组织,如何理解“智慧公益”?

    叶峰:基金会定位于教育公益,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在我们的发起人群体里,很多企业家都有大学教授的背景,所以大家实际上是有一种教育情结的;第二,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所有的社会问题基本上都是由教育缺失引发的,解决了教育问题也就解决了根源上的问题。

    明确了定位之后,我们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金钱和物质上的帮助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我觉得解决不了。我们所说的“智慧公益”,首先要去改变大家看待世界的方式,提高大家的认知能力,认知转变了,他的世界自然就会发生变化,社会也会进步。当然,我们的这种做法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效益,但只要坚持下去,并且通过自己的坚持带领更多公益组织去做这样的事情,我相信肯定会产生一些质的变化。

    《公益时报》:如何才能实现你说的“智慧公益”?

    叶峰:我们选择以省级示范高中的优秀学生作为智慧公益的对象,而且希望从高一开始,因为高一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阶段。我们的项目围绕两方面展开:第一,邀请专家,帮助学生们了解世界前沿科学;第二,帮助学生建立以哲学和历史为核心的正确的三观。因为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都面临同一个问题,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教育失败的地方,缺乏人文方面的熏陶。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专家就是孩子的人生导师。

    《公益时报》:对于专家导师的人选,基金会有什么要求吗?

    叶峰:我们选择的导师需要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本科阶段必须是在211、985等重点大学毕业;第二,硕士教育必须是在欧美50强或100强大学毕业,因为我们觉得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人,他们的眼界一定是非常开阔的,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示范;第三,他们从事的行业也要有代表性,比如金融行业、投资行业,或者在政府部门工作。当这些榜样来到中学讲课,告诉学生面对未来该怎么做、应该建立一种怎么样的认知时,肯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打造教育公益生态

    《公益时报》:基金会提出,通过在教育体系内建联动机制,打造点线面结合的教育公益生态。你理解的教育公益生态是什么?

    叶峰:在教育链条里,有三个核心角色:学生、老师和家长,把这三个环节打通,形成一个闭环,教育教学就会很顺畅。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虽然以老师和学生为核心,但也有针对家长的培训。如果孩子每天都在成长进步,家长只是原地踏步的话,两代人之间就会出现隔阂和不理解。因此,如果这三方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上一个台阶。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教育公益生态。

    具体到项目的运作,我们首先和当地的教育局签协议,然后由教育局和各个学校进行联系。一旦达成合作,我们就会长期在合作学校开展下去。目前我们覆盖了30余所学校,而且基本都是省级示范高中。今年我们计划覆盖108所学校,这个数字看似不多,但需要很多的工作。未来,我们还会建立一个追踪系统,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方便及时接收各方反馈。

    《公益时报》:很多公益组织和企业都热衷于做教育类的公益项目,你觉得目前教育公益存在哪些问题?

    叶峰:我觉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有些机构和个人对公益的理解还存在问题,甚至不清楚公益和慈善的界限。我个人觉得,慈善实际上是一种以扶贫帮困为主的行为,这也是慈善的核心;公益则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对概念的不理解会导致公益机构在自身定位上出问题,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最后的结果就是,看到其他人做什么,他就会跟风去做,但他看不到表象背后的逻辑。

    另外,一些机构对教育并不是太理解,不知道教育存在什么问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在跟其他教育公益组织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连应试教育的优势和劣势都不清楚。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做公益的决心,二是发心。“决心”决定你能不能走下去,“发心”决定你能不能做好。我们要把公益当成目标来看,商业只是实现公益的一种手段,这样的话就不会走偏。

    《公益时报》:你拥有多年一流商学院教学经验,同时在商业领域也非常成功,而且你一直都在参与公益事业,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公益与商业之间的关系的?

    叶峰:公益和商业是没有边界的。如果从本质上去看,我觉得商业本身就是一种公益行为,因为商业首先为社会解决了就业问题,替每一个员工解决了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此外,如果你的公益行为想要帮助更多的人,就必须通过商业的方式去实现。商业领域谈的是MBA,工商管理;公益领域谈的是MPA,公共管理。而现在我们的公益行业缺少的是用MBA来指导MPA的战略思维。

    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公益项目的运作主体都是商业机构,但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商业一定是手段,公益一定是目标。

    《公益时报》:你曾经提出公益能够推动商业转型升级,这一点怎么理解?

    叶峰:如果说我们把公益理解为目标的话,那么在商业实践中,就可以把公益当成企业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实现共赢的目标,这个目标既是商业,又是公益,也是社会。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可能更容易明白。去年我们做了一件事,就是股权捐赠,等于说是把企业的基因改造了,让基金会成为公司的股东,这样一来基金会也有了一个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今后,我们除了为各自的商业目标而战,也会为公益事业的目标而战,我们把公益的目标和个人赚钱的目标统一了。在业务上,我们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和公益挂钩。比如说投资版块,我们会从投资收益中拿出5%捐赠给公益事业;体育版块,比如我们的戈壁徒步活动,你走一公里我们就捐一块钱;还有自驾活动,只要你参与,我们就会捐108块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把一家企业变成了由公益主导的企业,但商业目标不会受影响。相反,良好的公益形象和公益基因,能够让企业的美誉度和品牌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公益时报》:去年的股权捐赠中,基金会接受了包括你在内五位股东的股权捐赠,如何看待这一举措的意义?

    叶峰:去年捐赠的股权大概占到公司股份的10.5%(按当前股价计算,超过5000万元)。对于股东来说,我觉得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公益,支持基金会发展;第二,可以让基金会发展得更快更大;第三,他们的行为能够对子女产生积极影响,我们也鼓励这些捐赠股权的企业家,让他们的子女在未来投身公益事业。另外,与现金捐赠不同的是,股权有一个变动的可能性,尤其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股权的价值会越来越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捐赠股权就是让企业、企业家、基金会共同发展。

    《公益时报》:怎样能够让员工认可公司的公益理念?在运作管理上,基金会采取了哪些办法?

    叶峰:首先,作为基金会的发起人,我们每天都在身体力行地为基金会工作。另外,因为基金会本身就是公司的股东,且我们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带有公益成分,所以在职能设计上,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在基金会兼任职务,实际上就是双重或多重职能。

    我们鼓励员工要有社会责任感,每个员工每个月要捐108块钱,管理层翻倍,但这完全是自愿的。不过,如果员工愿意捐钱,愿意参与公益,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晋升和发展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机制让大家明白两点:第一,员工自身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当你兼顾这两方面的时候,企业也会给予你更多的发展机会;第二,虽然员工的捐款并不能为基金会带来多少收入,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做法可以让公司文化更加深厚,而文化产生的凝聚力会让企业在市场中更有战斗力。

    此外,我们的做法也会带动更多股东效仿,进而参与公益。这样一来,我觉得今后不论是从影响力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实际收益的角度来说,基金会都会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本报记者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