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学教授、企业家、投资人……精英人士聚集在一起做公益,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2016年9月,多位大学教授、企业家、投资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广州市一百零八度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108度公益基金会),基金会通过整合全球各领域一流的精英资源,弥补现阶段教育体系的不足,为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和智慧输出,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基金会也会关注老师和家长群体,希望在教育体系内建立“学生—老师—家长—教育公益组织”的联动机制,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教育公益生态。 “让现在社会中的精英人士去影响未来的精英群体。”108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叶峰表示,“我们的做法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效益,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并且通过自己的坚持,带领更多公益组织去做这样的事情,肯定会产生质的变化。” 作为一名“70后”,叶峰有着多重身份:战略管理专家、108度资本创始人、战略学与哲学博士、国内多所一流高校商学院兼职教授、多家基金会理事……不同身份的叠加让他对公益与商业的关系、公益行业的发展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近日,《公益时报》对叶峰进行了专访,希望为大家呈现公益行业内另一种声音。 推动智慧公益 《公益时报》:108度公益基金会定位为一家专注于教育公益的智慧型公益组织,如何理解“智慧公益”? 叶峰:基金会定位于教育公益,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在我们的发起人群体里,很多企业家都有大学教授的背景,所以大家实际上是有一种教育情结的;第二,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所有的社会问题基本上都是由教育缺失引发的,解决了教育问题也就解决了根源上的问题。 明确了定位之后,我们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金钱和物质上的帮助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我觉得解决不了。我们所说的“智慧公益”,首先要去改变大家看待世界的方式,提高大家的认知能力,认知转变了,他的世界自然就会发生变化,社会也会进步。当然,我们的这种做法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效益,但只要坚持下去,并且通过自己的坚持带领更多公益组织去做这样的事情,我相信肯定会产生一些质的变化。 《公益时报》:如何才能实现你说的“智慧公益”? 叶峰:我们选择以省级示范高中的优秀学生作为智慧公益的对象,而且希望从高一开始,因为高一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阶段。我们的项目围绕两方面展开:第一,邀请专家,帮助学生们了解世界前沿科学;第二,帮助学生建立以哲学和历史为核心的正确的三观。因为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都面临同一个问题,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教育失败的地方,缺乏人文方面的熏陶。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专家就是孩子的人生导师。 《公益时报》:对于专家导师的人选,基金会有什么要求吗? 叶峰:我们选择的导师需要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本科阶段必须是在211、985等重点大学毕业;第二,硕士教育必须是在欧美50强或100强大学毕业,因为我们觉得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人,他们的眼界一定是非常开阔的,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示范;第三,他们从事的行业也要有代表性,比如金融行业、投资行业,或者在政府部门工作。当这些榜样来到中学讲课,告诉学生面对未来该怎么做、应该建立一种怎么样的认知时,肯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打造教育公益生态 《公益时报》:基金会提出,通过在教育体系内建联动机制,打造点线面结合的教育公益生态。你理解的教育公益生态是什么? 叶峰:在教育链条里,有三个核心角色:学生、老师和家长,把这三个环节打通,形成一个闭环,教育教学就会很顺畅。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虽然以老师和学生为核心,但也有针对家长的培训。如果孩子每天都在成长进步,家长只是原地踏步的话,两代人之间就会出现隔阂和不理解。因此,如果这三方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上一个台阶。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教育公益生态。 具体到项目的运作,我们首先和当地的教育局签协议,然后由教育局和各个学校进行联系。一旦达成合作,我们就会长期在合作学校开展下去。目前我们覆盖了30余所学校,而且基本都是省级示范高中。今年我们计划覆盖108所学校,这个数字看似不多,但需要很多的工作。未来,我们还会建立一个追踪系统,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方便及时接收各方反馈。 《公益时报》:很多公益组织和企业都热衷于做教育类的公益项目,你觉得目前教育公益存在哪些问题? 叶峰:我觉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有些机构和个人对公益的理解还存在问题,甚至不清楚公益和慈善的界限。我个人觉得,慈善实际上是一种以扶贫帮困为主的行为,这也是慈善的核心;公益则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对概念的不理解会导致公益机构在自身定位上出问题,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最后的结果就是,看到其他人做什么,他就会跟风去做,但他看不到表象背后的逻辑。 另外,一些机构对教育并不是太理解,不知道教育存在什么问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在跟其他教育公益组织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连应试教育的优势和劣势都不清楚。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做公益的决心,二是发心。“决心”决定你能不能走下去,“发心”决定你能不能做好。我们要把公益当成目标来看,商业只是实现公益的一种手段,这样的话就不会走偏。 《公益时报》:你拥有多年一流商学院教学经验,同时在商业领域也非常成功,而且你一直都在参与公益事业,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公益与商业之间的关系的? 叶峰:公益和商业是没有边界的。如果从本质上去看,我觉得商业本身就是一种公益行为,因为商业首先为社会解决了就业问题,替每一个员工解决了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此外,如果你的公益行为想要帮助更多的人,就必须通过商业的方式去实现。商业领域谈的是MBA,工商管理;公益领域谈的是MPA,公共管理。而现在我们的公益行业缺少的是用MBA来指导MPA的战略思维。 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公益项目的运作主体都是商业机构,但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商业一定是手段,公益一定是目标。 《公益时报》:你曾经提出公益能够推动商业转型升级,这一点怎么理解? 叶峰:如果说我们把公益理解为目标的话,那么在商业实践中,就可以把公益当成企业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实现共赢的目标,这个目标既是商业,又是公益,也是社会。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可能更容易明白。去年我们做了一件事,就是股权捐赠,等于说是把企业的基因改造了,让基金会成为公司的股东,这样一来基金会也有了一个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今后,我们除了为各自的商业目标而战,也会为公益事业的目标而战,我们把公益的目标和个人赚钱的目标统一了。在业务上,我们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和公益挂钩。比如说投资版块,我们会从投资收益中拿出5%捐赠给公益事业;体育版块,比如我们的戈壁徒步活动,你走一公里我们就捐一块钱;还有自驾活动,只要你参与,我们就会捐108块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把一家企业变成了由公益主导的企业,但商业目标不会受影响。相反,良好的公益形象和公益基因,能够让企业的美誉度和品牌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公益时报》:去年的股权捐赠中,基金会接受了包括你在内五位股东的股权捐赠,如何看待这一举措的意义? 叶峰:去年捐赠的股权大概占到公司股份的10.5%(按当前股价计算,超过5000万元)。对于股东来说,我觉得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公益,支持基金会发展;第二,可以让基金会发展得更快更大;第三,他们的行为能够对子女产生积极影响,我们也鼓励这些捐赠股权的企业家,让他们的子女在未来投身公益事业。另外,与现金捐赠不同的是,股权有一个变动的可能性,尤其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股权的价值会越来越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捐赠股权就是让企业、企业家、基金会共同发展。 《公益时报》:怎样能够让员工认可公司的公益理念?在运作管理上,基金会采取了哪些办法? 叶峰:首先,作为基金会的发起人,我们每天都在身体力行地为基金会工作。另外,因为基金会本身就是公司的股东,且我们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带有公益成分,所以在职能设计上,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在基金会兼任职务,实际上就是双重或多重职能。 我们鼓励员工要有社会责任感,每个员工每个月要捐108块钱,管理层翻倍,但这完全是自愿的。不过,如果员工愿意捐钱,愿意参与公益,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晋升和发展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机制让大家明白两点:第一,员工自身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当你兼顾这两方面的时候,企业也会给予你更多的发展机会;第二,虽然员工的捐款并不能为基金会带来多少收入,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做法可以让公司文化更加深厚,而文化产生的凝聚力会让企业在市场中更有战斗力。 此外,我们的做法也会带动更多股东效仿,进而参与公益。这样一来,我觉得今后不论是从影响力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实际收益的角度来说,基金会都会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本报记者 皮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