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封面报道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人物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大陆首部“社工”题材电影在云南拍摄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封面报道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人物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7年02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大陆首部“社工”题材电影在云南拍摄

    《米花之味》剧照

    导演鹏飞在拍摄现场

    拍摄地:勐角乡勐卡老寨自然村

    《米花之味》的故事90%取材真实生活,其中一半来自沧源县微笑阳光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李小菲

    女主演英泽在村寨中体验当地生活

    伴随着中国社工的蓬勃发展,陆续有社工题材的微电影、纪录片上线,大陆首部社工题材长片《米花之味》也正在云南紧张拍摄,预计2017年与观众相约大银幕。社工将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这部电影中呢?

    本片的制片人,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近日,本报记者跟随社长前往拍摄地云南沧源县探班,与导演、编剧、剧中社工原型聊一聊这部社工电影和云南的社工。

    一个留守儿童与母亲的故事

    《米花之味》的背景是一个公益人熟悉的也是在无数地方上演的情境:在外工作多年的年轻母亲叶楠,因留守家乡两年没见的12岁女儿无人教管、问题重重,而决定暂时辞工返乡,弥补欠下的母爱。影片聚焦在女性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选择、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冲突,社工则周旋其中,与村民一起探索这些问题的出路。

    “《米花之味》是一个留守儿童与母亲的故事,打工回家的母亲与孩子太久没有见面,没有沟通交流,这种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在母女关系的重塑过程中,也有社工的帮助。”导演鹏飞把乡村对社工的需求展现在了电影里。

    “这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有时候社工也会遇到困难,一方面希望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尊重当地的传统。比如一个社工在救助一位患病的女孩子时,她一方面发动募捐,一方面联系医疗资源,同时也受到了阻力,寨子里的人认为要先做个传统仪式,双方在这方面就会有矛盾。这个矛盾对我来讲就很有意思。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故事的一部分。”这个真实故事也被写进了电影里。

    沧源县是佤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电影在一个原生态的傣族村寨取景,故事也取材自本地。导演鹏飞在电影开拍之前,在沧源生活了一年时间,期间跟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向荣认识社工、跟社工走访一个个村寨和学校、了解村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在送一个小女孩回家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美丽的傣族村落。

    片中角色除女主角英泽外,全部由来自当地的少数民族原住民演出。主演中王一婷、王兰都是沧源本地的13岁佤族小姑娘,茶艾南是沧源本地的音乐人。

    导演和编剧眼中的社工

    “直白地讲社工是做什么的,可能不会那么感染人,我希望把社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包括自身的矛盾、纠结放在故事里。”鹏飞说。在向荣老师的推荐下,他来到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在沧源的社工站,听社工讲、跟他们一起经历,平常就住在老乡家里。

    “在跟社工打交道的那段时间里,我了解到他们很长时间被家里人误解,村子里的人也不了解,大家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多管闲事。但社工是真心在为村子里的人服务。我们看到了当地从不了解到慢慢接受社工的过程。”

    “我理解的社工,在帮助人的同时,也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在当地生活了一年,鹏飞对社工的认识已经很深刻。甚至在筹备电影的过程中,也跟社工一起为传承当地文化尽了一份力。

    “当地很多年轻人都在听嘻哈音乐、说唱、摇滚,我问了临沧很有名的一个音乐人,说因为拍戏,想找一个会吹葫芦丝或打象脚鼓的人,他说‘我会打非洲鼓’。”鹏飞觉得甚是可惜,但没有放弃,“后来我和社工一起跟他做工作,最后当他把传统音乐与摇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出现一种非同寻常的魅力。”

    影片的女主角同时也担任联合编剧的英泽,是主演中唯一一个非当地人。2016年夏天刚刚在哈佛大学进修完哲学课程的英泽,回到国内就直接来到沧源体验生活。留守儿童母亲这个角色对于童年在北京和香港、15岁就去英国读书的英泽,是个不小的挑战。她在当地生活了3个多月,跟村民接触,同时学习当地方言,以实现全程方言演出。

    “3个月其实不长,国外很多体验派的演员为了沉入角色更努力。”英泽很谦逊。说到社工,英泽非常直接地点出了国内社工的现状:“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每周末都去一个给癌症患者募捐的机构,帮助社工做一些募捐、义卖的工作,大学也读的是社会政策。但我觉得国外的情况跟国内还是很不一样,国内大众对社工的认知还是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我们这个电影更突出社会现状,突出社会对社会服务工作的需要,而没有过多大篇幅直接描述社工的工作。”

    她也有自己对于少数民族社工的看法:“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果是外来的社工,可能无法特别深入地了解当地需求,但如果完全在当地发展社工,思维方式可能不够开阔,也是一个矛盾。”

    电影中的社工原型李小菲

    《米花之味》的故事90%取材真实生活,其中一半来自沧源本地社工李小菲。在沧源县微笑阳光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云南连心社区服务照顾中心孵化机构,2016年正式注册),记者见到了这位1988年出生的佤族姑娘,并跟她一起走访了她和同事陈江龙驻点的刀董村社工站。

    电影中有一个因素是沧源机场要通航了(沧源佤山机场于2016年12月通航),大家希望借此发展旅游,社工则帮助村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好传统文化。李小菲的家就在这座机场附近。

    和机构里的大部分同事一样,李小菲不是社工专业出身,她在云南师范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年来到云南连心,在跟向荣老师一起做活动中逐渐认识到社工的意义。对她来说,社工既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也是为家乡服务的一种方式。

    刀董村最明显的情况是三留人员较多,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李小菲和陈江龙便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入手。“其实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跟村民解释社工,就先做吧。”李小菲说,“刚开始在学校服务,小孩子也叫我老师,我说我不是。后来通过跟孩子家访,小孩子会跟家长说‘她在学校给我们做活动,但是不给我们上课’,我就顺势给家长解释社工是什么。”

    李小菲和陈江龙的工作由服务儿童开始,联结到家长,扩展到妇女的文娱活动、生计问题,再扩展到更广泛的村民。陈江龙这样形容道:“在农村做社会工作,就像摸红薯藤,开始摸到的是尖尖,越来越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最核心的是经济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刀董村的养鸡合作社已经做起来了,村民学习科学养殖,有了收益,也已经逐渐接受了社工的工作。

    通过电影传播社工理念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京对《米花之味》的上映充满期待:“导演和主演对社工的理解程度很高,电影中的故事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社工的作用。他们首先感动了我。”

    刘京认为,目前政府层面对社工高度重视、社会对社工有很大的需求,但在社工服务落地的过程中还有矛盾,比如社会认知的不够等。传统的宣传方式偏重说教,不容易被接受。电影是非常好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电影,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大家理解什么是社工、对社工的需求在哪里,将社工的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 本报记者 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