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前行。20世纪最后20年,我们通过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改革的帷幕被拉开。 从2001年到2016年,慈善家也好,普通公众也好,越来越多的人把财富投向公益事业;越来越多的人坚信自己怎样,社会就会怎样;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投身到公共事务中……十余年来,公益行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制度突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社会创新。 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中国公益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诈捐、骗捐频出;多家“山寨社团”、尸位素餐的基金会被通报;多起借公益名义非法集资的行为被媒体曝光而引发监管层关注。相较这些不和谐因素,中国公益力量在教育、医疗、扶贫、环保、救灾等群众急盼、社会关注的领域发挥的重大作用,更值得探讨和聚焦。 回看2016年,中国经济在加速探底后回升,中国的慈善捐赠得到了有目共睹的发展。大额捐赠的持续涌现,显示出中国的企业家正在向慈善家转变,中国财富阶层的慈善观正在形成:他们不甘于只是人类财富的掌控者,还努力成为慈善精神的践行者、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回看2016年,“互联网+公益”持续迸发惊人能量,互联网企业不甘只做捐赠者和平台提供者,还用实际行动引领创新,用技术创建新的公益生态。“互联网+公益”打破了传统壁垒,为企业参与公益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新尝试要获得社会认可成为主流,还需规避风险,遵守公益使命,避免产生更多争议。 回看2016年,十年磨一剑的《慈善法》终告付梓,作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首部专门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