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截至12月12日11时 11月底,中国慈善联合会在京发布《2015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报告显示年度捐赠总额首次突破1100亿大关,境内接受国内外社会捐款捐物总额共计1108.57亿元,占全年GDP的0.16%,较2014年增长66.31亿元,增长6.4%,人均捐赠额达到81.69元。 这些捐赠主要来自于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等。企业捐赠额在2015年达到783.85亿元,捐赠额同比增加了8.6%,占捐赠总额的70.7%,所占比重同比增长1.47%,仍为国内捐赠的最主要力量,并保持了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个人捐赠呈现迅速增长态势。2015年,个人捐赠总额达到169.30亿元,较2014年上涨53.72亿元,占总捐赠额的16.38%。其中单笔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的个人小额捐赠总额从2014年的58.6亿元上升为75亿元,占本年度个人捐赠总额的44.3%。 普通民众进行小额捐赠的规模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社会的慈善氛围愈发浓厚,全民参与慈善的形势日渐成熟。这一趋势与网络捐赠平台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公开、透明、便利等优点,使网络捐赠成为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献爱心的首选途径。 报告分析了(新浪)微公益平台、腾讯公益、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四家平台的数据,这四家平台在2015年度捐赠总人次超过30亿,是2014年的3倍,共获得捐赠9.66亿元,较2014年上涨5.41亿元,涨幅达127.29%。 蚂蚁金服公益平台的数据显示,“70后”“80后”“90后”是网络捐赠主力。其中“90后”捐赠人数占比过半,但捐赠金额远落后于“70后”和“80后”,“70后”“80后”所捐金额占总额的72%。人均捐赠额最高的是“70后”,达到104.68元/人。 报告显示,2015年社会捐赠的主要接收方仍为基金会和慈善会系统,二者接受捐赠占总额的69.64%。慈善会系统、国家党政机关、红十字会、人民团体和免登记组织、事业单位等机构和组织,在2015年接收捐赠款物共计609.31亿元,占总捐赠量的54.96%,较2014年下降6.40%。 随着捐赠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捐赠者的行列。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进行捐赠呢?又是怎样捐赠的呢?公益时报联合问卷网、搜狐公益、凤凰公益推出本期“益调查”:我国年度捐赠总额突破1100亿元,有你的捐赠吗? 调查从12月8日14时开始,截至12月12日11时,共有1006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三成的网友在最近两年年度捐赠额达到81.69元的平均水平。超过五成网友低于这一水平,更有19.04%的网友最近两年没有捐赠。 与之相对应的是68.39%的网友的捐赠行为是偶尔为之,经常捐赠的网友只占26.72%,而实施月捐等常态化捐赠行为的网友更是只占4.89%。捐赠在中国离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还有很远的距离。 在捐赠对象方面,网友的选择主要包括亲戚朋友等熟人、比较陌生的个人求助者、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这三类,其捐赠比例较为接近,可以说是三分天下。 在捐赠的动因方面,情感因素仍然高居榜首,达到42.97%,显示出我国公众的捐赠仍然没有大步迈向理性阶段。排在情感之后的依次是个人信仰、单位号召、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其中因为对社会组织信任而捐赠的网友只占11.97%,社会组织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网友留言: 不叨叨的大鱼先生: 我见识过这世间许多丑恶,依然希望它明天美好,再穷我也有一份力。 亲身细语: 原来有3年了,从观望改为月捐,让小小的心意成为一种习惯。 小小莹HOTARU: 不管你们有多菩萨心肠,但我个人而言,如果不是钱多到没处花,绝对不会捐款。 我愿随风追你: 一次次的信任危机,哪里还敢慈善。 ■ 本报记者 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