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事件无疑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进行讨论,比如反思如何让公益活动真正地实现公益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成为某个有故事、会讲故事人的资源独享?还需反思网友们为何总容易被这种煽情的文章激发起爱心,然后生理反应式地捐款、转发呢?更专业些的问题是,如何界定个人求助与公开募捐?打赏算不算捐赠?非自然人和社会慈善组织的法人能否发起求助? 那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角度值得中国公益行业来进行深刻的反思,即为何这么多年来,在如此多的教训面前,公众的善心依然一次次地被利用伤害?为什么他们总是习惯选择把钱捐赠给个人账户而非公益组织?公益组织为何没有成为其中最关键的缓冲,让公众的爱心通过专业机构,最大化地实现善款的规范、透明、有效使用,使更多人受助者受益?这些问题不能只怪公众的认识不到位或无知,而是要反思自身问题并改进。 一直以来,中国公益组织一贯的理念,还是低调做事,坚信默默把事情做好了,自然会有好的口碑,而往往忽略轻松传播,觉得是花哨玩意儿不务实。扎扎实实做事这确实是好事,但所谓公益,却是有其特殊性的,它必须被赋予公共性,有公众参与才能名副其实。而传播是真正实现公众参与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在这些年不断出现问题的个人骗捐诈捐案例里,它们其实都有能够火爆传播的缘由,比如懂得讲好故事、懂得传播规律、懂得把握时机、懂得如何触发公众的同情心等,这些对于公益组织的传播,却是普遍的行业短板。 那么,中国公益组织的下一步,应该是在扎实做好项目的同时,把传播重视起来,花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设计好的传播方案,让公益项目变得动人、好玩、有趣、可接近、可参与,让公众可以更好地知晓这些项目,知道公益善款需要专业机构进行严格透明的管理,然后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同、捐赠、参与,不断地推进项目更好地发展。一个典型案例就是2014年夏天的冰桶挑战,通过和罕见病的公益传播密切结合,形成了席卷全球的传播效应,不仅让全世界人民看见了罕见病,也推动了善款的大增,更重要的是大家对公益的认知加深了。 再就是在行业制度建设上,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推动制度的完善。但也可以理解的是,作为法律的调整修订,需要严肃讨论的修法环节,这些都需要时间,也让法律天然具有了普遍的滞后性。 所以这时,就需要公益行业的规范来动态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法律向来只能做到最基本的原则规定,所以必须推动行业规范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理想状态下,法律肯定最基本的原则,加上行业自己制定的规范,共同构成整个行业的全面制度。这也是很多行业的基本管理模式。那么,中国公益正是因为没有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治、决策的核心力量,来联合行业共同面对这些问题,共商对策,才使得行业在法律相对滞后下,显得毫无制度规范,加剧了行业的乱象丛生。 事实上,作为社会力量,也不能把这种责任一股脑地推给民政等政府管理部门,再回归到“政府要管一管”的老生常谈之中。在社会与政府之间,应该明确几层关系。首先,这本来就是民间社会的问题,那么显然社会自我治理应该是首当其冲的解决模式。其次,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行业,如果解决不了行业自身的问题,那么这个行业就很难得到公众真正的认同。第三,如果民间社会和公益行业的问题,总是政府来管一管,那么必然会不断挤压行业的发展空间,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国进民退”,最终“大政府小社会”的状态又还魂而来了。 所以,每一次同类事件的发生,公众的一次又一次受伤后,公益行业显然没有及时反思,或提升行业规范,以避免事件的再次发生。这也就难怪公众只能在多次被骗后不断懊恼,然后冷漠铁石心肠起来,不再信任这类的公益救助。如果真到了公众都这般的这一天,那么公益行业的存在根基无疑就被彻底摧毁了。所以,在此事件之后的每一个从业者都必须深刻意识到,公益行业必须联合行动起来,形成行业权威的自我治理,推进完善的制度建设,也助力从根本上形成“大社会小政府”的合理社会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