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数字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社会创新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专题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构建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数字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社会创新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专题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秘书长汪敏:
构建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

    在汪敏看来,公益行业的发展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一直以来,中国的公益实际上都是富人公益、政府公益、商业公益,爱心人士、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构建一个完整、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不是简单地靠富人或企业捐钱给受助人,也不是政府大包大揽公益事业,更不是公益组织‘夹缝中野蛮生长’,而要靠全民共同营造良好的公益环境,打造平民公益、人人公益、天天公益的‘公益+’时代。”

    在今年8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场讲座上,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秘书长汪敏受邀作为主讲人,以“中国公益发展缺什么”为题发表演讲。汪敏认为,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相比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公益缺乏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在她看来,公益生态就是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以及受助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公益,同时每个结构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依靠,又互相增长、互相促进的状态。

    此前,汪敏做过教育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在外经贸部工作十余年,还曾担任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局长助理。2004年5月,汪敏进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基会)担任副秘书长至2010年,期间获得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她还曾担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等职。2015年6月,汪敏成为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秘书长。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人生经历让她对公益有着不同的看法。

    社会发展需要公益

    《公益时报》:从商务部到青基会,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当时你是如何理解公益的?

    汪敏:其实我对于投身公益事业一直有着自己的规划,当时离开商务部进入青基会也是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也愿意为公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是清华大学首届公共管理硕士(MPA),我在清华期间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为什么所有关于公益的案例都是反面的。那时候王名老师给我们讲授关于公益管理、评估等课程,他非常注重案例教学,很多案例都是反面的。这也会引导你对中国公益的发展进行思考,比如中国公益的起步、公益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包括家庭结构及养老等问题。

    拿养老问题来说,我们国家实际上是以家庭赡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体系,大家不理解也想不到为什么会有民间力量去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后,我们在这方面的缺失、与西方社会现代公益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需求和问题不断出现,可能过去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包揽,但现在我们发现政府也不能面面俱到,同时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而这就特别需要公益来填补、支撑,公益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也会突显出来。这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公益时报》:对你来说这可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如何看待“公益人”这个角色?

    汪敏:公益人是什么?我曾无数次跟他人解释关于公益组织行政经费的问题,因为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做公益的人还要拿钱,当然现在也有人不理解这一点。很多人把公益人当成圣人,他们似乎不吃不喝,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其实不是这样。在国外,公益组织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就业问题。公益人也是职业人,他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追求。

    推动公益升级

    《公益时报》:你一直关注青年公益,2015年带领基金会推出了全新的大学公益项目——青年益工社,推出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汪敏:我觉得就学生的资助来说,贫困大学生是最困难、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之一。虽然大学生有能力去勤工俭学,但是他们在从家门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是最艰难的,不少学生甚至因为家庭困难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而且即便进入大学,他们的后续发展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此外,很多大学生都有做公益的热情,但有时候他们是为了公益而公益,不懂分析社会需求,也没有专业能力去开展项目。我们发起青年益工社项目一方面是为了扶持校园公益事业,培养公益人才,同时也想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这一点也是他们迫切需要的。

    《公益时报》:该项目具体以何种形式展开?通过这个项目想要达到什么目标?

    汪敏:青年益工社共分为四个板块:一是爱心茶室,致力于打造校园创新创业孵化器,为学生创业积累经验;二是益文化,我们定期推出各类沙龙、讲座,涵盖公益、创新创业、传统文化等领域;三是益创业,为校内创业学生提供“网络视频直播+现场交互式”培训,优秀创业项目还可获得额外督导、资金支持,甚至是持续的培育孵化;四是益公益,帮助有爱青年实现爱心梦想,扶持与帮助校内公益社团发展,为公益路上的小伙伴提供资金支持、场地支持等,并参与公益骨干培训计划。

    我们的项目以提升大学生能力为抓手,包括做公益的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服务他人的能力,等等。我们会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在校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并将公益实践、创业实践、就业实践、创新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从中受益。青年益工社其实是在做升级,我们要成长,而且要共同成长。

    《公益时报》:的确,社会需要好的公益项目,但是设计一个好的项目也不是容易的事。

    汪敏:结合我在青基会期间做的事情和这些年对公益的思考,我会采用渐进的方式去设计项目。第一,发现需求。我们要去调研社会需求,因为做公益一定是要贴近需求的,不管这个需求是群体性的还是个体性的。第二,分析需求出现的原因,要去了解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应该从哪一个角度去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将需求转化成公益产品,实现公益项目产品化。然后才是下一步的社会发布、社会动员,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前面我也谈到有时候很多人是为了公益而公益,他做公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没有去思考自己关注的对象究竟需要什么。我有一次和大学生聊天,他们告诉我有时候联系了很多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并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后来,学生们联系到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但学校也不同意他们为学生们上课,因为学校有自己的教学安排。最后没有办法,他们申请做孩子们的心理辅导老师。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他们回答说自己觉得打工子弟的孩子们需要心理辅导……所以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发现需求,贴近受益人,创造价值,摆脱为公益而公益的圈子。

    理念倡导更有意义

    《公益时报》:你曾动员并帮助姚明设立了姚基金,协助开展姚明慈善晚宴、NBA慈善义赛等,也和很多名人明星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你如何看待明星和公益的关系?

    汪敏: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群体,完成他们上大学的梦想,青基会在2006年联合全国的省级青基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等机构和媒体合作,发起了“圆梦行动”。这是我当时最看重的一个项目,当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姚明就是那个时候被我们拉进来的,因为我们需要社会关注,需要借助明星的影响力。2006年是姚明正火的时候,之前他也在做公益,但是不重视宣传,没有意识到需要引领公众一起做公益,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观念会影响很多人。

    和姚明一样,很多中国人一直都有这种想法,叫‘显善善小’。怎么理解呢?就是我做点事情可以,不要去过度传播,好像那样就是沽名钓誉。其实不是这样。实际上,作为一个明星,他是千千万万青少年的偶像,他的做法会对青少年群体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如果不去传播的话就会掩盖这种示范作用。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把公益价值、公益文化的传递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我认为的公益3.0版本。后来姚明也主动联系我,表示想要邀请NBA球星到中国开展慈善晚宴、慈善比赛,把所有门票收入捐赠出去。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姚明跟我说他准备成立姚基金。对于明星来说,他们倡导的价值、理念传播的价值比捐钱更有意义。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公益时报》:你一直在强调公益理念的倡导和传播,在你看来,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

    汪敏:的确,从历史的纵向来看,中国的公益行业确实发展很迅速,公益组织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庞大,但我觉得应该从横向比较。从公益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视角来比较,你就会看见差距。“世界捐助指数”有三个指标,包括“过去一个月是否帮助过陌生人”、“过去一个月是否捐过钱”和“过去一个月是否做过义工”,我们的公益不管从哪个指数来说,都处于倒数的水平。我希望能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公益圈的人不能只盯着圈里的事情,还应该放宽眼界,在更大的范围内思考。

    我觉得我们的公益缺少的是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什么是公益生态?就是政府、组织(包括营利、非营利)和公众、受助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公益,同时每个结构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依靠,又互相增长互相促进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对公益生态的破坏非常容易,就如同环境一样,但是修复起来非常难。所以,大家应该共同为公益行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各个环节、各个因素要共同发挥作用,互相提供营养,而不是相互制约,由此才能形成公益的正循环。

    ■ 本报记者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