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年11月8日至15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全球善财领袖计划“公益人文与创新”课程在印度展开。在参加学习的企业家学员中,有一位特殊的学员,特殊在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博士企业家,还在于他在多家公益机构中任职。 他就是北京东方君公益基金会会长董方军,同时他还担任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副会长。虽然有着众多头衔,但他最愿意人们称他是全职的公益人。 董方军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的一个偏僻山村,他的家族一直以来都传承着红色基因和血脉,家中有9位烈士为国捐躯。 20岁时,他放弃协税员这一铁饭碗,开始自己创业。“当时,我脑海中的唯一念头就是放弃这份‘铁饭碗’,要去拼搏创业。”董方军在采访中谈起自己的创业初衷。 董方军相继出资成立了山东沂源汇泉矿业有限公司、北京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建起多个厂矿企业。2015年,他旗下的多家企业已经成功上市。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之际,董方军不断给自己“充电”,先后求学于山东财政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05年9月又考取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先后在《经济学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教学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几十篇高质量论文。 在企业和个人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他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公益事业。 与公益的结缘,要回到1998年。 1998年,正当董方军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却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场灾难不仅使他自己丧失了斗志,也让他的企业进入了冰霜期。 “那次交通事故彻底改变了我,当时,我特别低迷,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人一直给我鼓励和支持,我想就不会有今天的董方军。”回想那段艰辛的岁月时董方军说,“当时,残疾人组织帮助了我,扶持了我,打开我心中封闭许久的门。” 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坚强地站了起来。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董方军如涅槃重生,他的社会价值观有了新的拓展。 “当我从困难中走出来,社会给予了我很多,现在的我应当反哺社会,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这是一种很朴实、很自然的想法,也是我做人的原则。”董方军表示。 他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扶贫救困、抗旱救灾、拥军优属、扶残助残、关爱老兵、捐资助学、修路架桥等各类公益项目中来。 董方军说:“如果只考虑到利润最大化,而忽视社会责任感,那只能成为企业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实现税收、安排更多的就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然后再贡献给社会,这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原则。” 2009年他参与了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设立,并成为该基金会副理事长。自那时开始,董方军就将自己的企业交给经理人打理,把主要精力和主要经费用于慈善事业。 2011年,董方军出资建设了全国第一家中华砚文化展览馆,为传承中国砚文化向世界发展与交流奠定了基础;2013年,董方军为团长的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代表团赴伦敦,在英国肯辛顿皇宫举办“中华砚文化展览”,让英国与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砚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014年10月,金门战役65周年之际,董方军捐助启动资金,与民进中央开明慈善基金共同发起成立了“开明慈善基金会齐鲁公益专项基金”,基金会专注于金门战役的捐助和纪念活动,主要用于帮助金门战役老兵等项目;由董方军发起捐建的海峡两岸佛陀舍利世界和平塔已经奠基,在台湾捐建的金门战役和平纪念公园、解放军烈士陵园正在建设中。 2016年,以“东方大国、君子之道、为国分忧、助人为乐”为理念,以关爱英烈、精准帮扶、救助伤残、支持中华传统文化为目标,董方军捐资成立了北京东方君公益基金会,并担任会长,真正地成为了专职公益人。 董方军说:“在公益的道路上,只有加油站,没有休止符。公益不是你捐了多少钱,而是你用了多少心。因为公益是一种价值,一个信仰,一个归属,一种生活的态度。” “现在,公益就是我的事业,我将所有时间放在这上面都不够用。”董方军强调。(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