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王会贤 2016年10月20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与香港乐施会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内地香港慈善交流平台”,平台旨在通过推动两地公益慈善组织、慈善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大中华地区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两地社会融合。活动当日,主办方还发布了香港公益组织在内地开展服务的调研报告,揭晓了首届十大“京港慈善合作典范”。 《共创未来——香港公益组织在内地开展资助和服务情况调研报告》由乐施会支持,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撰写和发布,呈现概览式的香港公益组织在内地开展活动的图景。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后,香港公益组织在中国内地开展资助和服务活动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为中国内地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大量支持资金与资源。多年来,在中国内地接收的境外捐赠尤其是现金捐赠中,来自香港的捐赠占比都是所有国家与地区中最高的。除了资金之外,香港公益组织还引入专家资源、协助中国内地的公益组织与全球伙伴接轨。在合作过程中,香港公益组织帮助内地社会组织和执行团队建立合格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提升社会组织、志愿者乃至政府部门的视野。香港公益组织也是中国公益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很多业界知名青年公益领袖投身公益的第一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相继颁布的大环境下,报告不仅填补了30年来对香港公益组织在内地活动研究上的空缺,也准确地展示出香港公益组织在内地的付出与贡献,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公益慈善这一平台为两地民众创造沟通与交流机会,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 2016年8月以来,“中国内地—香港慈善交流平台”推出了寻找“京港慈善合作典范”的活动,旨在奖励和向公众展示优秀的京港慈善合作项目,此次活动有29个项目获得提名,10个项目被15个评委评为京港慈善合作典范,两个项目获得“人气奖”,为京港公益慈善合作和两地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榜样。 获得第一届“京港慈善合作典范”的项目包括:智行艾滋遗孤助学项目、健康快车、儿童友好家园、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榕禾计划—珠三角流动人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支持计划、家暴干预服务与反家暴法倡导项目、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发展计划、北川中国心·影像助力计划、重庆市江津区环境友好型社区发展项目、四海一家·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团。 “中国内地—香港慈善交流平台”启动标志着两地在公益慈善行业的合作迈入更深的层次。未来,两地将在本次论坛的基础上加强合作,推动两地慈善工作交流,提升公益慈善工作专业化,实现行业乃至国家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