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截至8月8日10时45分 对于大学生而言,眼下正值暑假,而利用一两个月的假期时间到偏远地区进行支教开始逐渐变成一部分大学生群体的休假方式。作为各种支教活动或项目的主办方,不少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和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支教群体的需求也很旺盛。 但在近日一篇名为《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无效公益》的文章中,文章作者记录下了自己亲身参与暑期支教活动的感悟,认为他参与的活动“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却很难让应受益人受益……来上课的孩子们没有学到切实的知识,没有开阔眼界;当地老师被打扰;学校本就没钱,还要拨款供志愿者吃饭;比上课更重要的是摆拍照片、录像、每日通讯稿”。 作者在文章中详细记录了暑期由其学校组织的前往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支教活动,一行600多人几乎塞满了当地整个县城所有的学校,而且在县领导讲话过程中,提到了“拍照宣传是重要的,要拍得新颖有教育性”、“各种评优和各类宣传是评定团队考核优良的依据”、“发表在《浙江日报》必给优秀,到时候还要推优到省里”等偏离支教本身目的的强制性要求。 该文在网络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很多人表示经历过类似的暑期公益支教活动,并对此类的公益活动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首先从活动初衷出发,此类公益活动在设计之初出发点就并不是公益性的帮扶贫困地区儿童的活动,而是为了满足主办方的某种诉求,因此支教选址并不严谨,大多选择的是有合作关系的地区而不是真正迫切需要帮助的地区;支教志愿者的筛选过程不含前期培训,在整个支教过程中也不会对课程效果进行把关;此类暑期支教活动大多维持在一周到半个月之间,志愿者根本无法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也不可能为孩子们传递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反而会打扰孩子以及当地老师原本的生活,甚至会传递不好的习惯。 但也有人士表示,发生此类“走马观花”的支教活动只是个别现象,不能因为发生了不好的事件就对暑期公益支教全盘否定,毕竟有不少由专业公益组织或社会团体发起的支教项目无论在前期的项目设定、选址,还是对支教志愿者的筛选都有严格的程序,会根据受助孩子们的特点开展不同的课程,甚至专门为此开发相应的课程教材,在帮扶效果上,有不少类似项目收效颇佳,并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锻炼。 针对这一热点话题,《公益时报》联合新浪公益、问卷网和凤凰公益联合推出“益调查”——暑期支教是不是无效公益?本次调查于2016年8月4日14时发起,截至8月8日10时45分,共有1060名网友参与。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62.92%)的访问对象都未参与过暑期支教类的公益活动,但56.32%的网友表示,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短时间的支教活动也能收到相应的效果”;近四成(39.81%)网友认为,活动“组织方不专业,对项目缺乏设计”是导致暑期支教活动效果差的原因;37.55%的网友则认为原因是“支教志愿者对于支教的理解及执行力不够”;另有22.64%的网友认为是活动缺乏相应的规范监督。 网友留言: 凤凰网友:这半个月,孩子天天回来讲,哪个哥哥姐姐怎样,大学生活怎样,今天的活动组织得怎样。这半个月,孩子离电脑、电视、手机远了,晚上也在想第二天要怎么做,我们出去干活也放心了。缙云的教育质量本来就不错,村里也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大学生们不是来上课的,是带孩子们一起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如果要补知识课,我们可以找当地老师。 DingDing_闫娜: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人质疑短期支教。当一个小孩儿跟我自白的时候,他告诉我,每一次支教队离开,他都会很久缓不过来,沉浸在一种迷茫痛苦的情绪中。说实话,我们真的没有带给他们什么,我们只是打扰了他们的生活。 ■ 本报记者 菅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