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年检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年检
   第14版:年检
   第15版:年检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云台山社会公益平台:让身边的公益成为现实
校友捐赠1000万助人大成立公益研究院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年检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年检

第14版
年检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云台山社会公益平台:让身边的公益成为现实

    参与活动的宾馆留言墙上平台的介绍和二维码

    移动互联已经让捐赠变得非常方便,我们可以通过日捐、月捐帮助千里之外的失学儿童、灾区群众,却比较少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公益项目。本区县福利院里的老人情况怎样?本地的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如何?我们可能并不知道。

    如何将最方便的移动端捐赠,与身边的社区公益结合起来呢?最近,路人甲又想出了一个新点子。

    7月25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最为著名的5A级景区,也是当地老百姓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云台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与修武县政府共同发起的“云台山社会公益平台”,开始正式运作。

    简单一点说,就是将路人甲的模式落地,此后在云台山及景区服务商家消费的游客,通过无处不在的二维码捐赠本地的公益项目,就可以享受进景区的绿色通道和爱心商家提供的消费优惠。

    平台怎样运作

    云台山社会公益平台可以说是全国首个在县域内通过连接本地公益项目、商家和景区、游客而搭建的慈善公益生态平台。

    其中,技术支持由路人甲提供,云台山景区负责提供面向游客的宣传,并开通绿色通道鼓励游客捐赠本地的各个公益项目;景区商圈遴选出的30余个商家联合成立善商联盟,承诺诚信经营的同时,为捐赠公益项目的游客提供到店消费可用的优惠券,用以树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旅游品牌和商家形象,同时持续促进本地公益项目获得捐赠;平台监督和公益项目运作由修武县慈善总会负责。

    捐赠的金额,每份10元,捐赠几份由游客自己选择。参与公益平台的商家,店外会挂有明显的“善商”标识。记者走进其中一家宾馆,在大门内侧看到一块游客爱心留言墙,留言墙上有公益平台的介绍和二维码,扫描这个二维码,即可向本店参与的公益项目进行捐赠,随后拿到优惠券,结账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了。

    善商代表则在启动仪式上郑重宣读了承诺书,承诺诚实守信、明码标价、不虚假宣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接受监督。

    中国的民间公益空间很大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尝试的意义不只是线上线下的结合,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动员小额捐赠模式。中国的捐赠情况跟国外最大的不同,就是来自民众的小额捐赠比例较小,大部分还是来自企业。老百姓认为,政府应该管、企业应该捐,甚至会质疑某某企业家怎么没捐款,但不会想自己做了什么。当然,其中原因很多面,但怎样调动老百姓对公益慈善的积极性,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路人甲的机制是一种选择,但最终,老百姓不是冲着优惠券捐的,而是捐赠的行动、捐赠后帮助到的人,触动了他的内心。就像今天看到的给养老院的老人送水果。”汤敏说,“要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政府还是应该继续放开,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做更多的事情。公益组织本身要创新,真正看到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国家暂时还没关注到的事情。其实相比于欧美,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公益组织可以探索的空间更大。”

    对于云台山公益平台,汤敏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本次路人甲和修武县政府所推动的云台山社会公益平台建设不仅成功动员了多方力量参与,还初具集合影响力的雏形。

    对于修武县在公益创新上的支持,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非常感慨:“‘云台山社会公益平台’是一个多方资源共同参与、彼此支撑,从而形成可持续的新型社区公益生态的创新尝试,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和组织都是受益者。我要感谢修武县政府非凡的远见和勇气。要知道,在普遍“经济挂帅”的发展风气中,肯在社区文化改良、在公益创新事业发展上下大功夫的并不多。”

    友成基金会和路人甲公益平台继此次云台山的实践之后,将在全国多个社区推广此类模式。正如路人甲平台创始人韩靖所说:“风景留住游客一天,而公益能留住游客一生。用O2O的方式真正实现用户自己身边的公益,才能让社区全面进入公益的微参与时代。”

    ■ 本报记者 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