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益时报》:公益实践课程在课时和内容上怎样与原有课程协调? 尚立富:公益课程每学期设置6节课。3个公益观点的学习和与之相应的3个观点的实践活动。每个公益观点的学习一节课;公益观点实践活动一节课(原则上一节课,有的活动可能需要两节课)。 公益课程一般作为学校的单独的综合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校本课程或者班主任班级教育课使用为最好。同时,它可以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的实践活动来使用,例如语文课、思品课、科学课、少先队活动等,也就是与其他课程一起成为跨学科主题课。例如,3年级的“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这个主题,可以与语文、科学、思品等学科相结合,用这个主题来组织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知识学习和德育实践。 《公益时报》:不同地区课程怎样区分? 尚立富:小学阶段的课程基本是相似的,所以区分不大,如果区分的话,应该与自己学校的资源相结合,使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能对学校、社区和当地社会发展有所作为。 《公益时报》:教师培训包括哪些内容? 尚立富:公益教育理念、公益教育课堂教学方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公益教育资源整合、公益教育评估、教师公益教育行动研究。 《公益时报》:部分家长的反对意见是什么? 尚立富:主要反对意见就是时间,增加了负担,家长没有时间陪同孩子参加需要家长陪同的活动。 《公益时报》:公益实践活动给孩子们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尚立富:公益实践活动对孩子们的最大影响之一是,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学会了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本领,是终身的。公益实践活动中,对孩子的最大影响之二是,将做公益当作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幸福的人,既要学会生存本领,又要学会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本领。因为良好的社会是个人幸福的保证。公益教育宗旨是要孩子们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中品尝幸福人的感受,成为幸福人,自愿把做公益当作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旦公益课程对学生达到了这种人生影响,那就是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立德树人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