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慈善事业迎来了初春。 经济增长在带来国民收入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政府的社会治理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思想得到解放,政府借鉴国际经验,开始发掘利用民间资源共同应对各种危机。 上个世纪,民间慈善发展缓慢。资料显示,在1993年到2001年的8年间,全国一共出现了172家慈善组织。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慈善组织彻底告别了乍暖还寒的阶段,迎来了春天。 2001年1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扶贫、慈善性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1年2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税收政策的通知》。 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出《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如果说几项涉及免税《通知》的发布鼓励了社会进行捐赠的热情,那么关于《基金会管理办法》修订所发出的信号无疑是让公益更加专业。1988年出台的《办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基金会领域,2001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民政部完成了修改工作并上报国务院法制办。 与此同时,2001年9月17日,民政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今年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的通知》。10月17日,民政部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意见》,《意见》要求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这一年,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开展共接收捐助款物折合人民币110多亿元,其中捐款72亿多元,捐物折款38亿多元,累计募集衣被6亿多件,其中棉衣被1.8亿件,解决了3亿多灾民和贫困群众的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 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实践,更需要推动与传播。2001年6月1日,作为第一份全国性公益类报纸,《公益时报》正式创刊。 “以推动公益事业发展、造福人民大众为己任。”在发刊词中《公益时报》庄重承诺。 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公益时报》和中国现代慈善事业一起起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