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27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暗访调查结果发布会。结果显示,《条例》实施1年后无烟环境明显改善,《条例》和全面禁烟依然获得公众的高支持率。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自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已近一周年。截至今年4月底,已对违规单位和个人罚款共1125000元;被检查单位违法行为的发现率从初期的23.1%下降至目前6.7%,但是,网吧、写字楼仍是控烟的重灾区。 此次对餐厅、写字楼、青少年宫、体育馆、KTV、网吧、本科高校、妇幼医院(妇幼保健院)二三级医院、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星级酒店、出租车等公共场所进行了暗访调查。被检查单位违法行为的发现率从初期的23.1%下降至目前6.7%。 暗访调查显示,整体控烟暗访综合评估得分为79.12分,从不同单位类型来看,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体育馆、星级酒店、医疗卫生单位等得分较高,而网吧(55.37分)、写字楼(65.22分)等得分相对较低。 此外,据市卫计委统计结果显示,截至4月30日,北京市控烟监督执法部门共出动卫生监督人数139570人,检查户次数68523次,不合格单位数7996户,责改7762户,处罚单位398户,罚款1046000元,责改个人1378人,处罚1514人,罚款79000元。 餐饮场所是控烟工作的重点、难点,不同类型餐馆《条例》执行情况均有改善,但存在差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分别于《条例》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在北京市的中式餐馆中开展了调查。《条例》实施前,各类餐馆全面禁烟的比例没有差别,均在20%左右。《条例》实施后6个月,各类餐馆全面禁烟的比例出现差异,中型餐馆的下降幅度最小,仅从45.9%下降到26.1%。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中国控烟协会发布了对《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1年的调查结果,协会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应该给予高度肯定。有很多人反映《条例》虽然涉及人数众多,但是贯彻实施执行得很好,无烟环境明显改善,公民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大大提高,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和对《条例》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支持度,表明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符合群众的意愿,符民心、合民愿。北京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各地提供了借鉴,而且坚定了实施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信心……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充分肯定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所取得的成效。暗访调查可以看出:全社会对《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认知率明显提高,公共场所吸烟人数明显减少,吸烟者戒烟意愿明显上升,的确称得上是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北京在科学立法、社会共治、宣传普法和严格监督执法等方面为其他省市自治区和全国范围内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的出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支修益表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家《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却迟迟不能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国家烟草公司的干预影响下,相关建议条款已不符合《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为此我们深感忧虑,呼吁国务院法制办借鉴《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的宝贵经验,不受烟草公司的干扰,尽快出台符合《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支修益介绍了我国最新的癌症流行病数据,2015年我国新增癌症患者429万,死亡280万。其中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肺癌,2015年新发病患者73.3万,因肺癌死亡的患者高达61万。目前,我国临床确诊肺癌时70%以上的患者为晚期肺癌,失去了外科根治性治疗的机会。高额的医疗费用所造成的因病致贫和因肺癌返贫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讨论的问题,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平均费用已经超过11万。与吸烟密切相关的呼吸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所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烟草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希望烟草部门本着对人民健康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规范烟盒包装和禁止烟草广告等诸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为创造健康中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 ■ 本报记者 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