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专题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芦山地震灾区三年蜕变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专题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芦山地震灾区三年蜕变

    陈宗强在新建的轻钢房前面

    芦阳二小四年级一班的学生进行火灾演练课

    地震后芦山县大烟溪村的轻钢房试验区

    今年4月,日本和厄瓜多尔相继发生了7级以上的大地震,目前共造成近万人伤亡。救援仍在进行,但日后的重建工作,无论是对发达经济体日本,还是挣扎在中等收入困境的厄瓜多尔,都是棘手的挑战。

    同样作为地震高发国,中国最近的大地震当属三年前的“4·20芦山强烈地震,死亡196人,失踪21人,受伤11470人,累计38.3万群众受灾。如今,三年已悄然过去,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曾经天崩地裂留下的伤痕已被渐渐抹去,而选择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精神和意识上完成着一次蜕变。

    校园重建:

    自带防灾救灾属性

    从汶川到芦山,每逢大震,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往往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汶川地震中出现的大量校舍倒塌和学生遇难的悲剧曾经震动全国。而震后校园的重建工作,往往最能考验一个地区政府和老百姓的良心。

    三年前,芦山县芦阳镇第二小学在“4·20”地震中学校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教室倒塌。勉强复课后,转学人数激增,芦阳二小的学生规模从700多人降到360人。2014年9月,芦阳二小临时搬到芦阳三小的轻钢房内,400名师生挤在8间教室内上课、办公。直到2015年9月,由壹基金援建2000多万元的新校落成,芦阳二小搬回新校,学生人数才逐渐恢复到震前的700多人。

    谈起芦阳二小震后三年的变化,校长杨成虎感慨道:“这曾是一所颠沛流离的学校。回想这三年,全校师生从流离失所到重新相聚,与整个地震灾区一起,芦阳二小又活过来了。”

    如今,作为一所整体重建的小学,崭新的芦阳二小已经成为芦山震后校园重建工作的标杆工程。这所由台湾设计师设计的新校,占地面积为40.3亩,是原来学校面积的4倍。无论是绿化还是建筑设计,无不实现了人性化、实用性和美观的相辅相成。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地震的隆隆巨响已然成为悬在芦阳二小师生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所新校的主教学楼共有两层,为了有利于孩子们遇到危险进行疏散,专门设计了可以从二楼到一楼“一溜到底”的逃生滑梯;为了解决非常时期的生活,学校在草坪底下提前铺设管道,方便搭建临时厕所。这些未雨绸缪的设计,无非是为下次“不速之客”的到来。

    据杨成虎介绍,校园内所有楼房不超过3层,屋顶全部采用斜坡式,增强抗震性;走廊设有应急饮水处,供应约40摄氏度的可饮用温水;绿地、操场等开阔地带与楼房穿插修建,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保证师生能及时到达避难场所。

    减灾课程:纳入基础教育

    硬件设施的逐步到位,并不能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和老师的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才是重中之重。

    地震发生之后,芦阳二小学生们的课程表上多了一门“减灾课”。这是壹基金参与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提升学校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风险的综合能力。

    当记者进入芦阳二小校园操场的时候,四年级一班的30多名学生正在操场上进行一场演练。学生一个接一个快速地爬过两个模拟逃生通道,动作熟练,不拖泥带水,颇有“小武警”的风范。

    这是学校一节普通的火灾安全课,壹基金为这所学校提供了相关的应急减灾设备设施,为了让更多的震区孩子了解并掌握逃生的正确技能。

    “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地震时发生火灾,不要慌张。”10岁的赵雨(化名)说道。时年7岁的他经历了那场大地震,庆幸的是没有家人受伤。当问他如果再次碰到地震该怎么办时,赵雨不假思索地答道:“第一时间紧急避险,先‘蹲下、躲避、抓住’后,晃动停止后再进行疏散。”这样专业的回答出自一个10岁孩子之口,多少让人有些惊讶,却也是一种欣慰。

    这样的课程每个月都要上,24岁的体育老师吴正昆正是他们的“教官”。作为芦阳二小唯一一名特岗教师,三年前地震的时候,他刚从阿坝师专毕业。来到芦阳二小后,他接受了壹基金派来的专业减灾人士的培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教授给学校学生。吴老师说:“这些孩子都经历过地震,防灾减灾的种子在地震开始的那一刻,就在他们心里种下了。”

    防灾减灾教育从被边缘化到受重视,背后的事情往往是值得思考的。2010年5月,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办的《防灾博览》杂志曾介绍了对汶川震区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调查显示,7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8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主动阅读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的书籍。接受过地震逃生训练的受访者仅占30%,知道地震有相关前兆的仅占35%,不能熟练灵活运用防震知识的占到了90%。

    这项调查是在汶川地震后两年进行的,形势依然很不乐观。可以预测,对于全国其他省市地区,防灾减灾教育的缺位是普遍意义上的常态。补上这堂课,已经刻不容缓。2009年,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也标志着将“生活·生命与安全”更多防灾减灾等教育课程纳入了基础教育阶段。

    “要一个坚固的家,

    就不怕地震了”

    当记者步行进入宝兴县大溪乡烟溪村时,一副整洁有序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一条数米宽的小溪从山脚下流过,一排排整齐的屋舍倒映水面,红色、白色,配合着草木的绿色镶嵌其间。

    然而三年前,芦山地震曾经将这片现在看来像世外桃源的地方夷为平地。村里绝大多数房屋被震毁,多户人家流离失所。三年后,在政府、社区、农户和壹基金的共同努力下,烟溪村凭借轻钢房将一道道“伤痕”修复,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

    “现在重建聚集点的绝大多数房子都是轻钢房。”壹基金项目官员郭云哲介绍说。钢结构抗震农房成本适宜,更接近钢混结构建筑成本,而且采用农户自建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户的参与权。

    所谓轻钢房,其主要材料是由热镀锌钢带经冷轧技术合成的轻钢龙骨,经过精确的计算加上辅件的支持与结合,起到合理的承载力,以取代传统房屋结构。这种材料的耐久性极强,更关键的是——抗震效果极佳。

    这一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尚未得到推广的房屋设计和建造理念,率先在一个西部小村庄的废墟上得到了可行性证明。壹基金将烟溪村的轻钢房项目作为重点试点项目,总结经验,希望最终可以在更多地震断裂带示范推广。此外,壹基金还在雅安市其他受灾严重的城镇和村庄,给当地的困难户援建了一部分轻钢房。在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箭杆林三组,村主任黄永兴喜滋滋地将一块牌子贴到一家农户的门口,牌子上印着“壹家人钢架援建”,上面还有统一的编号。

    “这房子,看起来比城里的房子还牢固。”黄永兴拍打着村民们钢结构的房子外墙说,“村民们都想要一个坚固的家,就不怕地震了。”

    但目前一栋房屋对农户的资金投入,以及一系列尚未完全建立支持体系,轻钢房在全国地区,尤其是地震断裂带农村地区推广起来依然困难重重。不过目前形势开始慢慢变化,壹基金项目人员称,壹基金在雅安灾区援建了358套钢结构抗震农房,该经验也被应用在云南鲁甸地震的农房重建工作中。

    “人安定了,也觉得有了奔头”

    在烟溪村,目前壹基金参与援建的55户轻钢房,至少给这一地区的老百姓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村民陈宗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5年底,陈宗强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发起成立了种养合作社,以养殖土鸡、野鸡、家猪、牛、羊,种植茶叶、中药材为主业,现在已经有近30户农户、70人入社。

    为了这个合作社,陈宗强下了“血本”。2015年,他从外地买来500只野鸡,在距离自家小楼几十米外的溪畔盖了一座养殖棚,开始摸索野鸡的养殖方法。野鸡的售价比土鸡高,当地虽然也有不少人知道这可能是个致富的门道,可陈宗强却是全村头一个真正做起来的人,他还打算把自己的种鸡全部用于合作社。

    “现在的小陈和两年前简直像变了个人。”壹基金雅安重建办公室的项目官员喻东说。2014年年初,他曾在雅安碰到来给母亲买药的陈宗强:“那时他虽然也是笑着,但笑得特别苦涩,牙齿上粘着菜屑,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没精神。”

    “那时候房子还没建好,我带着老母亲、儿子借住在邻居的房子里,我母亲生了重病,哪有好心情哦!”陈宗强接过话头,回想起地震后那段最难的日子,他的表情看起来也很沉重。“后来,政府关心支持我们,壹基金在我们重建轻钢房给予部分支持,我家的房子是2014年4月11日建成的,我终于带着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子,有了新家!”

    有了家,人就安定了,也觉得有了奔头。此前一直在外打工的陈宗强说,目前家园安定了,他已不打算再外出打工,“我现在一心就想着怎么把合作社办好,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壹基金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办公室主任魏明涛说,作为NGO中的一员,雅安三年之后,我们期望看到的景象是,灾后民众能够从一个坚固的家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重新追寻自己的新生活。

    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经历了地震,但震后依旧能快乐的生活。硬件设施条件的改善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基本物质的保证,但内心的挣扎与修复还需要长年的关怀。

    ■ 本报记者 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