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广州西关:富而好仁的慈善故里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广州西关:富而好仁的慈善故里

    光绪十七年,光绪皇帝下旨为湖南水灾捐出巨额善款的白纶生建牌坊以示表彰,白纶生是设立广东省内第一家民间善堂“爱育善堂”的粤商。

    清末的粤商推动了广州西关民间慈善的繁荣景象

    在这个有着古老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人们对商人的印象多半是负面的,“无商不奸”、“为富不仁”之类的标签随处可见。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回到一两百年前的广州西关,访一访街头的多家善堂,想一想这些善堂的主要投资者——粤商群体为保障它们的可持续运作所付出的脑力和心血,再看一看乱世里的一介贫民多半只能在这里求得一碗稀粥、一味草药,乃至一口薄皮棺材的情形,你大概也会同意,历史事实要远比那些标签复杂。作为个体,粤商必也有好有坏,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收留弃婴、赠医赠药、施粥捐棺……种种努力给那个乱世增添了不可多得的亮色。仔细审视这段历史,我们或许可以由小见大,重新发现与思考粤商群体的历史贡献。

    昔日“弃婴岛” 粤商来买单

    说起位于东山闹市的百子路,在广州几乎无人不知,但若说起“百子”二字的由来,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这个地名恰与两百年前附近一座育婴堂有关。据《两广盐法志》记载,乾隆七年,广州盐商沈宏甫等人征得地方官的同意,在大东门外买了20多亩地,盖起了一座育婴堂,专门收养被遗弃的婴儿。这座育婴堂有哺乳房230间,雇佣了300余名专职奶娘。粗略盘算一下买地、盖房、维护、支付奶妈和工作人员的薪水、弃婴衣食等各项花销,这的确是个“烧钱”的工程,而在育婴堂的修建以及运作过程中,主政者不过是写个批条,再帮着吆喝吆喝。掏出大把真金白银,并且奔走忙碌的,还是商人。

    不过,百子路附近的育婴堂并不是广州第一座抚养弃婴的机构。事实上,它是由西关第七甫的育婴堂迁建而来,后者才是弃婴收养机构的“鼻祖”。按《两广盐法志》的说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两广总督石琳、巡盐御史沈恺曾等人发动多名盐商捐钱捐物,在第七甫买下一座废弃的园林,盖起了广州第一座育婴堂,设有哺乳房20多间。这座育婴堂一用就是90多年,只是后来收养的弃婴越来越多,地方越来越不够用,才搬去了百子路的“新家”。

    那么,广州为什么早在300年前就开办了弃婴收养机构呢?这个还要从康熙当年的“最高批示”说起。话说康熙吸取明朝亡国的教训,从维护社会稳定起见,不但向百姓承诺“永不加赋”,而且多次对地方官颁发上谕,要求他们实行“恤政”,兴办慈善机构,收养“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天子命令一下,广东的地方官闻风而动,然而,在“官商合办”的模式之下,真正买单的还是粤商。

    现在的“弃婴岛”,收留的多是令父母失去信心的残疾婴儿,300多年前的育婴堂,收留的则多是女婴。当时,由于“男尊女卑”的制度规范,民间溺女成风,有的人家接连生下女孩,就接连溺死,直到生了男孩为止。因此,育婴堂开办之后,就在城内各处张榜告示,收留弃婴,尤其是被弃女婴;如果有人将弃婴送至堂内,育婴堂还会依照路途远近,向对方支付路费。育婴堂最重要的雇员是奶妈,她们多是贫家少妇,并且一定要身体强壮,才能达到“入职”要求。一个专职奶妈,每月能挣一两银子,此外还有定量米面发放,足可支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面对溺女成风的社会现实,育婴堂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但粤商的慷慨和在管理细节处的用心,令人时隔数百年之后,仍然钦佩不已。

    林立西关的“九善堂”

    如果说清代中期的育婴堂还因天子命令的存在,而与官方有千丝万缕之联系的话,晚清年间林立于西关一带的善堂则带上了更为鲜明的民间色彩。彼时的清政府江河日下,连对外赔款、对内平叛的钱都没有着落,根本管不了慈善机构这样的“闲篇儿”。本来已是乱世,老天爷偏偏还变着法,用水灾、旱灾、瘟疫、饥荒轮番欺负人。于是,嗷嗷待哺的人、衣不蔽体的人、缺医少药的人以及倒毙路旁的人,几乎随处可见,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悲惨世界”。

    官方救济不力,这个“悲惨世界”仅有的庇护者就是由民间力量主导的善堂。根据学界的研究,当时的老广州少说也有十几家善堂,资金实力最雄厚的有九家,史称“九善堂”。以建于十八甫南的广州第一家善堂——爱育善堂为基点,隔壁是述善善堂;往东走几里地,就到了位于当时靖海门外的广济医院和广仁善堂,再往东就是惠爱医院了;往北走一点,则是位于十一甫的崇正善堂和位于第七甫的明善善堂;再往北多走几步路,则是最有名的方便医院。

    这些善堂有一多半位于西关工商业发达之地,另有一小半虽在西关之外,却也是由富有的商人主持打理。比如,成立于1871年的爱育善堂,是由在洋行打工起家、后成巨富的商人白伦生投资创办的,崇正善堂则有知名企业家陈启沅的投资,方便医院也是由穗港绅商乃至华侨的捐款办起来的。可以说,粤商群体与善堂的存在如影随形,盛衰与共。

    合办救灾公所联手赈灾

    与育婴堂、普济院等“功能单一”的慈善机构不同,广州各大善堂的“业务”几乎都是“综合性的”。施粥施衣、赠医送药是善堂最主要的工作。各善堂都雇有专职医生,替人免费看病,365天不间断,一般上午堂内坐诊,下午上门治疗。如果病人实在无家可归,有条件的善堂也会收留他们住下,待痊愈之后再离开。

    等到天一转冷,各大善堂又会忙着设粥摊,送寒衣。粥摊多在善堂附近,根据1926年《广州民国日报》的一份报道,善堂施舍的免费粥熬得很稠,还加了姜片御寒,“足可果腹”。

    话又说回来,乱世之中,能获得救助者终归是幸运的少数,冻毙、饿毙乃至病毙街头者屡见不鲜,因此,各善堂都有一项特别的“救助业务”——买墓地,设义冢,替那些莫名倒毙街头的人收尸,让他们入土为安。

    赈灾也是善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翻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老报纸,每有灾荒报道,总会提及善堂。1898年,广东闹饥荒,米价飞涨,各善堂纷纷购米入穗,平价销售,救助饥民;1903年,广东火药库被烧,各善堂火速派医生前往现场救治伤者;1908年夏,三江暴涨,水灾严重,各善堂合办救灾公所,联手赈灾……在官方救助几乎瘫痪的情况下,善堂的确是灾民在凄风苦雨中的唯一指望了。

    百年前的“可持续发展”

    不管是现代的慈善机构,还是近代的善堂,若想做出规模,经费筹集和资产打理就一定是重中之重。因为不管是多良好的意愿,没有财力落实,就只能沦为空谈。广州的各大善堂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商人主持打理的。他们不管是在善款募集,还是在资产打理上,都费心费力,各显其能,以求长远发展。

    说到募集社会捐款,方便医院的管理层绝对是一流高手。“沿门劝捐”是方便医院的独家法宝,劝捐的足迹从粤港澳一直延伸到南洋和北美。

    根据上世纪30年代方便医院的一份收入表,“沿门劝捐”募得的善款占到医院总收入的一成还多。此外,工作人员在“沿门劝捐”的过程中,必然还会向各界人士作各种推广,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要知道,当时的方便医院在粤港澳乃至海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院捐钱捐物的好心人络绎不绝,慷慨解囊的大公司也不在少数。在这其中,除了有宅心仁厚、医术高超等关键要素之外,医院“沿门劝捐”的推广模式或也功不可没。

    不过,如果善堂运作全靠社会捐款,就会面临收入不稳定的困局。因此,没有一家善堂是只用“一条腿”走路的。不管是创办者的自有资金,还是募来的善款,善堂多会使用其中的大部分资金,或买地买铺,再到市面上放租;或放入典当行,收取相对较高的利息。这样,租金和利息就可以支付善堂的各项开支,本金得以不动。用行内的话来说,前者叫做“以土养业”,后者称为“发典生息”。

    不管说法如何,这样的资产管理模式其实已与现代的基金会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了。在资产规模方面,爱育善堂绝对是各善堂中的“翘楚”,它在鼎盛时期曾拥有近200间店铺和2500多亩沙田,仅一年的店铺和田地租金就有2万多两白银;民国初年“改两为元”后,方便医院一年收取的租金也达到了近2万银元,约合白银1.4万两。正是这样雄厚的财力,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了善堂的可持续发展。

    (据《广州日报》)